在江南,许多养鱼人大都用糠饼和菜籽饼做鱼饲料喂鱼,所以在本地钓鱼人大都习惯用糠饼和菜籽饼打窝诱鱼,用糠饼粒上钩做饵垂钓。本钓法就是用一小块糠饼既做诱饵又做钓饵,且一天钓下来也不需再换第二块饵料,省事、经济、高效、不脏手。钓具和钓饵的配制方法和要略如下。
一、竿的选用。此种钓法饵料重量超过100克,所以用手竿不合适,可选用3石一6.3米的抛竿配上卷线器,可近钓可远钓。
二、钓线选用。卷线器上的主线可用直径0.3毫米,脑线用直径0.2毫米即可,也可根据所钓对象鱼的大小临时调整用线。
三、钩的选用。一般情况下选稍大二点的钩,主要是为了避免上小鱼影响垂钓效率,用7一9号伊势尼钩较合适。
四、钓饵制作。用做钓饵的糠饼最好选用当年新压制的糠饼,发霉、生虫的陈年货最好别用。把糠饼用钢锯分割成边长10厘米的正方块,然后在炭火上烘烤至糠饼表面焦黄发出锅巴香味时为好(经烘烤后的糠饼人水后特别耐泡且诱鱼效果好,一般用6个小时不会散掉)。然后找一卷略比糠饼厚度宽1厘米的不干胶带,绕糠饼四周拉紧粘牢,突出部分压向糠饼两面。其作用是防止水从糠饼四周浸人溶化糠饼。然后找一根长度约50厘米、直径1毫米左右的细铁丝,对折处拧3圈留一个直径2毫米的耳环留作穿线。将铁丝沿糠饼四周栓金。
五、组钩制作。用直径0.2毫米棉纶线(拴爆炸钩的那种线)绑6只7~9号伊势尼钩,脑线长7~8厘米,拴在活动别针耳环眼中。
六、浮漂选用。浮漂可选择钓鳙、鲢鱼的大号浮漂(此种钓法不求浮漂灵敏度,以能依靠它的浮力拉拽糠饼饵在池底不卧倒为准)。配重时可先在水桶中进行;找到糠饼落底直立时的浮漂状态,施钓时临时调整至糠饼饵落底直立即可。此种钓法扬竿要领和时机与用手竿垂钓有所不同,掌握不好影响上钩率。鱼儿在水下喙食糠饼时,会看到浮漂左右摇晃摆动,此时鱼儿并未上钩,如扬竿必无鱼获;有时鱼儿在水下喙食会拱得糠饼移位带动浮漂移动,此时扬竿仍无鱼获。只有出现黑漂和浮漂突然上浮并快速移位时扬竿十拿九稳。此时浮漂出现鱼讯时,鱼儿已被钩钩牢,所以扬竿时用力应适度,动作过大、过猛反而会将已上够的鱼嘴拉豁使其逃跑。
七、装钩要领。在糠饼上部靠近连接耳环1厘米处(也就是糠饼饵上部十分之九处部位)套上一根橡皮筋,其作用是6只组钩分别从橡皮圈中穿过,每一面布3只钩,使钩紧贴糠饼饵,鱼儿喙食糠饼饵时就会误吞钩而被擒。
用此法在一般鱼儿较多的静养池中垂钓可不用打窝,如在水库、水面较大的池塘垂钓,可用糠饼打2~3个窝,在几个鱼窝中轮流垂钓,效果更佳。
在江南,许多养鱼人大都用糠饼和菜籽饼做鱼饲料喂鱼,所以在本地钓鱼人大都习惯用糠饼和菜籽饼打窝诱鱼,用糠饼粒上钩做饵垂钓。本钓法就是用一小块糠饼既做诱饵又做钓饵,且一天钓下来也不需再换第二块饵料,省事、经济、高效、不脏手。钓具和钓饵的配制方法和要略如下。一、竿的
一、了解钓场水情夏季气温偏高,坑塘等静水域和浅水水体升温较快,鱼儿为了避开不适的热水域(层),纷纷潜浮到较深的深潭处或有遮荫的障碍物附近,如木排下、码头船舶旁、大桥树荫下、沉船、木桩、水草边等避暑养息。如果水质较好,选择大水面,在较深的地段选点打窝为佳。
钓鱼活动中,天气因素影响永远是第一位的,夏季尤为突出。夏钓中流传的鱼谚“夏天到,鱼难钓”就说明这一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夏季的天气变化快,起伏大,直接或间接地给垂钓带来影响。那么我们首先要了解天气变化特征及对鱼类的影响,才能有的放矢采取对策,才能取得好成绩。
在南方,夏秋季节,很多时候都是高温。以我地为例,端午之后、中秋之前,一般气温均在30℃以上,至于岭南,高温时节就更长了。每当高温季节到来时,往往有一些钓友感到害怕,就不想钓鱼了。以我的一位老朋友为例,还在端午前夕就曾长声叹气:“哎,又要刀枪入库了。”我知道他的
盛夏高温时节,我们钓鱼所面临的最大影响就是高温、高湿、低气压和水体中含氧量低。高温、高湿的天气,我们钓鱼人坐在水边虽然不好受,但鱼口还可以,如果遇到个高温、高湿并且还是气压低的天气,人受罪不说,鱼还不开口。因水体中的氧气主要靠空气中的氧气供给,在高温季节,受低
一、高温早晚鱼活跃夏末初秋正是高温炎热时节,鱼类是一种变温动物,它具有趋温、趋饵、趋氧和趋自身安全的性能。在炎热高温天气下,唯有早晚或是风雨过后,才能满足鱼类“四趋”的需求。首先,从气象变化来说,早晨傍晚的气温与白天的气温,有明显的落差。光照区由灼热变得柔和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