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温早晚鱼活跃
夏末初秋正是高温炎热时节,鱼类是一种变温动物,它具有趋温、趋饵、趋氧和趋自身安全的性能。在炎热高温天气下,唯有早晚或是风雨过后,才能满足鱼类“四趋”的需求。
首先,从气象变化来说,早晨傍晚的气温与白天的气温,有明显的落差。光照区由灼热变得柔和温馨,微风习习,碧波荡漾,水中的溶氧量增多,能满足多种鱼类的需求,鱼儿可自由自在、舒舒服服地游向近岸水域寻食或玩耍。日出前、日落后的几个小时,岸边较为安静,少有喧哗和其他的干扰,鱼儿到此,可放心大胆寻食、嬉戏,出现了下钩获鱼的极好时机。
其次,从水清来说,早晨8时以前,傍晚16时以后,近岸的水温较低适鱼所需,水的温度一般在18℃~28℃,天暖水暖,促使许许多多水生植物以及水中有机生物,大量繁殖;水陆相连,也常有风雨吹落,流入在水中谷物、草籽、树叶成为鱼儿的美食佳肴,自然成为鱼儿喜欢光顾的场所,且十分兴奋在水中穿梭腾跃,争夺食饵。鱼儿到此,怎肯舍弃离去,给钓鱼人提供钓获的机遇。
再次,从鱼的摄食规律来说,炎夏天气的鱼儿,每天有两次摄食高峰,即早晨8时以前,傍晚16时以后,早晨的鱼儿,一夜未进食,饥肠辘辘,天一放亮它们就会纷纷游向近岸水域寻食,大有饥不择食之势,当光照到了八九点钟,水温回升后,鱼急速游回深水区域避暑休息。待到傍晚时分,鱼儿又有了大半天未进食,况且又感到夜幕即将降临,鱼腹空空,必须在天黑前吃饱肚子,便会纷纷从深水中游向近岸,形成一天之鱼儿摄食的第二次高峰。饥不择食,无忧无虑,四处寻食,此时的钓鱼人,在此下钩,定能如愿以偿,钓出丰厚钓绩。
二、具体钓法
1、钓具
早晚鱼儿,多在靠岸边浅水区域活动,竿宜短不宜长,以2.7米或3.6米为宜,操作方便。至于线的粗细,钩的大小,要以可钓对象鱼来定。
2、钓饵
炎热天气的钓饵,宜用素,不用荤,素饵宜淡,不宜浓。至于打窝与否,可通过试钓来定,如投出第一杆很快就有鱼咬钩吸钩,并连连上鱼,就不必喂窝,反之,可撒少量诱饵,尽量做到虚实兼备。
3、钓位钓点
要选钓近,不钓太深远;要选亮水区,不钓暗水区;要选钓老鱼窝,不钓新开窝;要选钓弯曲处,不钓太直处。以上所选钓位钓点,水流缓慢,易存积食饵,且无太大风浪干扰,鱼儿到此有食饵可食。至于不钓草的原因是早晚时分,鱼儿已离开水草,游向亮水区觅食嬉戏。
4、钓法
依据早晨、傍晚,鱼儿靠近岸寻食的实际,采取台钓的方法比较合适。因为台钓具有挂饵、摘鱼速度快,灵敏度高,不必人为续窝等等优越性,上鱼会比采取其他钓法多,但必须使用优质的钩、线。
三、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
钓早晚最好就近选择钓场,钓时也不宜过长,否则归途天热易中暑,天黑行走不便,也不安全。
2.早晚出钓,要结伴同行
尤其是老年人,有利于相互有个照应,切记独来独往。
3.施钓时要保持钓场安静
抛竿提竿要不急、不猛,要防人影、竿影和噪音惊散鱼群。
4.做到精力集中
要手不离竿,眼不离漂,时刻把握提竿时机,实现咬钩鱼不跑。
一、高温早晚鱼活跃夏末初秋正是高温炎热时节,鱼类是一种变温动物,它具有趋温、趋饵、趋氧和趋自身安全的性能。在炎热高温天气下,唯有早晚或是风雨过后,才能满足鱼类“四趋”的需求。首先,从气象变化来说,早晨傍晚的气温与白天的气温,有明显的落差。光照区由灼热变得柔和温
夏天到来后,气温、水温都在不断升高,鱼也不好钓了。尤其是在气压低、水位下降的时候,近岸的鱼情实在是不怎么样,使用手竿很少有鱼咬钩,就是有鱼咬钩,浮漂动作也不大,一天钓下来,基本没有什么收获。但近几年来,在炎热的夏天和初秋时节,经过垂钓,笔者却发现在手竿不上鱼时
酷暑是一年中最热的三伏节气,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酷暑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风速小,酷暑烈日鱼难钓。要想酷暑钓鱼有收获,笔者总结了酷暑钓鱼“四要四不要”,可以为你在酷暑天气钓鱼做参考。一、要钓早晚,不要钓日间酷暑期间,不但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夏季的气温和水温都比较高,在不流动的静水中施钓,钓者常常会因为水体缺氧及其他客观因素而收获寥寥;如果在江河等流水中施钓,则可能是另一番景象:鱼儿上钩率较高,钓者通常会收获颇丰。由此看来,夏季在流水中施钓比在湖库等静水中施钓更有乐趣和挑战性。流水区散热较快,在同
盛夏,一年当中钓鱼人向往的守钓大鱼的好时节,在这个时节里,钓大鱼最大的梦想就是自己能够斩获一尾真正的大鱼,以圆自己的大鱼梦。然而,钓鱼人也知道大鱼可遇不可求的道理,这不仅仅是由大鱼数量的稀少决定的,还因为钓获大鱼还有着很多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前期准备工作。知道哪
前辈渔翁谚语: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分 四个阶段进行归纳,对于每一名钓手来说已经刻骨铭心、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夏季入梅季节,将面临高温、狂风暴雨时节,对于鱼类已经度过甩卵繁殖温床期,急需 要食物补成能量,处于主动找食吃时期。针对夏季高温期鱼有“一日三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