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第二个钓鱼的黄金季节,但并非这季中的任何时候、任何位置都好钓鱼。若想钓到的鱼大而且多,还需遵循以下几个要点。
1、勤钓仲晚秋,懒钓处暑前。每年的立秋,多半在公历8月上旬。这期间,虽然已经进入秋季,但刚刚入秋的气候与夏末没有多大差别,气温、水温仍然还很不适合鱼类的正常生活。一天中,鱼类除了早晚短暂的一两个小时游到岸边的浅水和遮阴处觅食外,大多数时间还是栖息于深水,显得停而少游、动而不吃。所以,这时候最好是少跑多息,养精蓄锐,为下一步真正的“黄金”时节做好准备。进入白露后,天气已逐渐凉爽,水温也下降到鱼类适宜的温度。此时,饱受了盛夏苦日的鱼儿游开始活跃起来,四处游弋觅食。尤其在寒露、霜降节气的晚秋,鱼儿为填肚越冬贮存食料,就显得更加馋嘴贪吃,易上钩、易钓获。钓者需把握住这一大好时机。
2、主钓阴凉处,也要钓阳边。立秋后,大晴天还是较多,中午时分日照紫外线对水层的辐射穿透力也仍然强烈,致使水温常居高不下。不过,这时与夏天相比,在日照相背和阳光辐射不到的大树下、竹林边、房屋旁,水温会比无遮挡的亮水处要低。所以,秋天垂钓,主要应选择阴凉处下竿。但这期间的早晚,特别是秋分过后多为阴雨的晚秋,有要考虑改“阴”钓“阳”。
3、勤钓雨雾日,莫钓骤变天。秋天的天气比较多变,一旦出现突发性的骤冷骤热,水温也受气温的影响忽高忽低,鱼类不但对这种水温失常特别不适,还hi由于突发性的骤热更加缺氧,导致鱼儿突然少摄食,甚至不摄食。所以,骤冷骤热天气不宜垂钓。同样,秋天也多阴雨连绵或晴有早雾天气。若是有小风细雨或是早上有雾气,这种天气环流的情况能增加水中的氧气,使得水活鱼欢。这时,钓者就正好“秋钓雨蒙蒙,晴钓早雾中”。
4、夏天钓鲤莫大忙,好钓还在菊花黄。鲤鱼喜欢阳光,但怕强光。进入秋季,尤其在秋分到寒露的“八月桂花香,九月菊花黄”这一期间,不仅气温、水温很适合它的生存,晴天日照的强弱更适宜它的恋光习性。这个时候,在水深2-3米的桥墩下,或者大树旁、暗礁边以及河底多卵石、底沉多泥沙的地方下竿,一般都能有钓获,甚至常会遇到大鲤。
秋天是第二个钓鱼的黄金季节,但并非这季中的任何时候、任何位置都好钓鱼。若想钓到的鱼大而且多,还需遵循以下几个要点。1勤钓仲晚秋,懒钓处暑前。每年的立秋,多半在公历8月上旬。这期间,虽然已经进入秋季,但刚刚入秋的气候与夏末没有多大差别
一、初秋:是指农历节气立秋至处暑时段。这个时段由于未过三伏,暑气依然炎热。因此我们出钓,除了阴雨天外,要继续沿用夏钓的方法,二、仲秋:是指农历节气白露至秋分时段。这个时段,秋高气爽,气候宜人,钓友不会因白天炎热而烦躁,也不会因酷热中暑而发
一、季节:秋季(8月7日至11月6日)分初秋(8月7日至9月6日);仲秋(9月7日至10月6日),晚秋(10月7日至11月6日)。1.初秋。初秋尚未出“三伏”,除早、晚之外,仍是酷暑的延续,闷热天气,气温居高不下,鱼儿潜入深水或树阴下避暑,无心游弋、觅食。小阴
渔谚:“春钓浅,秋钓深。”在这句广泛流传的渔谚召唤下.广大钓鱼爱好者,特别是还没有实践经验的初学钓鱼人,从立秋开始,便由浅钓改为深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和错觉。事实证明,秋天的气温、水温仍然不低,并有“秋老虎”的称谓。所谓“秋老虎”,顾名思义,不言而喻,即酷
一、季节:秋季(8月7日至11月6日)分初秋(8月7日至9月6日);仲秋(9月7日至10月6日),晚秋(10月7日至11月6日)。1.初秋。初秋尚未出三伏,除早、晚之外,仍是酷暑的延续,闷热天气,气温居高不下,鱼儿潜入深水或树阴下避暑,无心游弋、觅食。小阴雨天,全天可
一、鱼草有缘秋季,水草在光合作用下,使得水中氧气充足、食物丰盛,给鱼儿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有水草的地方可以降低强烈的阳光照射,符合鱼类避强光、趋弱光的习性;加之秋季水草已经不像夏季那样浓密,即使鱼藏身其间,也不会感觉缺氧。从秋钓的实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