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谚:“春钓浅,秋钓深。”在这句广泛流传的渔谚召唤下.广大钓鱼爱好者,特别是还没有实践经验的初学钓鱼人,从立秋开始,便由浅钓改为深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和错觉。事实证明,秋天的气温、水温仍然不低,并有“秋老虎”的称谓。所谓“秋老虎”,顾名思义,不言而喻,即酷暑、炎热、高温。秋高气爽,只是显露在早、晚的凉意。山东半岛,从立秋至立冬,整个秋天的气温在26~8℃,水温也很适宜鱼儿在浅水里生存,鱼游向较深的水位也是暂时的、短促的:即仲、晚秋的早、晚水较凉时,鱼会待在深水处,其余时间它们还是在浅水区活动。鱼儿所以恋恋不舍浅水,是因为浅水近岸温度较高,氧气充足,水草丰富,藻类、浮游生物、小虾、蚯蚓活跃;秋收,自然落地的高粱、谷子、黍子、大豆、豇豆、绿豆、豌豆等杂粮子粒及菜叶、草种子,甚至地瓜小根茎,都很容易被秋雨冲流进近岸浅水域,变成鱼儿的佳饵美餐。所以,浅滩近岸,是鲫鱼、鲤鱼、鲢鱼、草鱼、鲇鱼、鳅鱼等休息、聚集、嬉戏、觅食的最好场所,只要6℃以上,各种淡水鱼,不会轻易离开浅水区域。我认为,秋天以钓浅为主,钓深为辅,钓浅钓深相结合,灵活机动,抓住金秋有利时机,大显身手,鱼获丰收。
渔谚:“春钓浅,秋钓深。”在这句广泛流传的渔谚召唤下.广大钓鱼爱好者,特别是还没有实践经验的初学钓鱼人,从立秋开始,便由浅钓改为深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和错觉。事实证明,秋天的气温、水温仍然不低,并有“秋老虎”的称谓。所谓“秋老虎”,顾名思义,不言而喻,即酷
一、季节:秋季(8月7日至11月6日)分初秋(8月7日至9月6日);仲秋(9月7日至10月6日),晚秋(10月7日至11月6日)。1.初秋。初秋尚未出三伏,除早、晚之外,仍是酷暑的延续,闷热天气,气温居高不下,鱼儿潜入深水或树阴下避暑,无心游弋、觅食。小阴雨天,全天可
一、鱼草有缘秋季,水草在光合作用下,使得水中氧气充足、食物丰盛,给鱼儿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有水草的地方可以降低强烈的阳光照射,符合鱼类避强光、趋弱光的习性;加之秋季水草已经不像夏季那样浓密,即使鱼藏身其间,也不会感觉缺氧。从秋钓的实际情
晚秋以至,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气温明显下降,天气逐渐变冷,鱼儿也由仲秋时的靠边觅食,而逐步转向深水区游动聚拢,觅食已不太积极,有的鱼类甚至停止摄食,唯有鲫鱼是较耐寒的鱼类,仍然会觅饵摄食,只是表现为食饵动作轻微,活动范围局限在深水区,但只要方法得当,仍是可以钓
秋季是一年当中第二个垂钓黄金周。从节气看秋高气爽,昼夜气温比较平衡,人舒鱼欢。从垂钓角度来讲,理应黄金时期鱼觅食无拘束,为何钓绩低微,甚至鱼篓空空,虽然分析其中原因诸多,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原因。一、秋钓钓位选择问题休闲野钓时鱼在哪儿?应
一、观温度:临水秋钓,温度是垂钓的先决条件,秋季的气温走向是从高趋低,表现为由热向冷转换,从开始到结束,温度变化很大。处暑过后秋高气爽,适宜的温度不仅让人感觉舒爽,鱼类摄食也格外积极。过了霜降气温骤变,温度的突变会改变鱼的摄食规律,甚至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