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节:秋季(8月7日至11月6日)分初秋(8月7日至9月6日);仲秋(9月7日至10月6日),晚秋(10月7日至11月6日)。1.初秋。初秋尚未出“三伏”,除早、晚之外,仍是酷暑的延续,闷热天气,气温居高不下,鱼儿潜入深水或树阴下避暑,无心游弋、觅食。小阴雨天,全天可垂钓,2. 仲秋。秋老虎天气已消失。仲秋气爽,气温宜人,水温20℃左右,不冷不热,全天可钓。3. 晚秋。北方寒流时常侵入,气温越来越冷,同时,秋雨也时常来临。一场秋雨一阵寒,寒风、秋雨使气温、水温下降,鱼儿敏感地纷纷游到深水域避寒。但是,阳光明媚的天气,水温8℃鲫鱼仍游弋觅食;10℃以上的水温,其他鱼类也游动、觅食,可望钓获。同时,晚秋多秋风,岸上的种子、昆虫,树上的水果,被风吹落近岸水域,成为鱼儿的美食。多数库、塘、河流的岸边是浅水域,太阳照射下,水温渐暖,鱼儿趋温纷纷从深水游向水温适中的岸边浅水域觅食,储备越冬所需能量。7~17时左右在浅水钓获量可观。
二、钓位:秋季要钓近、钓草,也要兼顾钓阴凉。1. 初秋。晨钓阳岸浅水,阳光下水温升高,鱼儿会在浅水处寻食;11时换位钓深水;午钓阴岸。2.仲秋。同样钓浅,11时后钓深水阴岸。3.晚秋。浅水面结冰后,7~10时钓未上冻的深水。午时,在阳光下,浅水薄冰融化,鱼儿随水温升高,趋暖游到浅水域觅食,午钓浅。16时后,水温下降,岸边浅水域水温比深水水温降得快,水凉,鱼儿趋温游人深水域栖息、觅食。据此,追温下钩钓深水。
三、秋季不宜垂钓天气:1.早秋闷热天。 2.晚秋雨凉,连续几天下雨后,水温低。
一、季节:秋季(8月7日至11月6日)分初秋(8月7日至9月6日);仲秋(9月7日至10月6日),晚秋(10月7日至11月6日)。1.初秋。初秋尚未出三伏,除早、晚之外,仍是酷暑的延续,闷热天气,气温居高不下,鱼儿潜入深水或树阴下避暑,无心游弋、觅食。小阴雨天,全天可
一、鱼草有缘秋季,水草在光合作用下,使得水中氧气充足、食物丰盛,给鱼儿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有水草的地方可以降低强烈的阳光照射,符合鱼类避强光、趋弱光的习性;加之秋季水草已经不像夏季那样浓密,即使鱼藏身其间,也不会感觉缺氧。从秋钓的实际情
晚秋以至,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气温明显下降,天气逐渐变冷,鱼儿也由仲秋时的靠边觅食,而逐步转向深水区游动聚拢,觅食已不太积极,有的鱼类甚至停止摄食,唯有鲫鱼是较耐寒的鱼类,仍然会觅饵摄食,只是表现为食饵动作轻微,活动范围局限在深水区,但只要方法得当,仍是可以钓
秋季是一年当中第二个垂钓黄金周。从节气看秋高气爽,昼夜气温比较平衡,人舒鱼欢。从垂钓角度来讲,理应黄金时期鱼觅食无拘束,为何钓绩低微,甚至鱼篓空空,虽然分析其中原因诸多,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原因。一、秋钓钓位选择问题休闲野钓时鱼在哪儿?应
一、观温度:临水秋钓,温度是垂钓的先决条件,秋季的气温走向是从高趋低,表现为由热向冷转换,从开始到结束,温度变化很大。处暑过后秋高气爽,适宜的温度不仅让人感觉舒爽,鱼类摄食也格外积极。过了霜降气温骤变,温度的突变会改变鱼的摄食规律,甚至会
一、初秋钓边与钓阴钓谚云:春钓浅水滩,秋钓近岸处。每年从立秋开始,时令即进入了秋季。但由于初秋还未出三伏,除早晚较凉爽外,其他时段仍似盛夏,气温依然很高。垂钓时自然还要沿用夏天钓法,仍采取放中间、抓两头的做法,即避开中午时段钓早晚。因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