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秋,南于天气逐渐变冷且夜间水温较低,在日照充足的情况下,鲫鱼会离底。但是出于本能,野生鲫鱼一般又不会上浮到中上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钓底部截口是个不错的办法。
一、浅水短竿。钓位应当选择深度在1~1.5米的水域,使用3.6米的钓竿(太长的钓竿钓截口鱼相对来说反应较为迟缓,短竿使用灵活,便于迅速提竿),选择细线保证钓组的灵敏度。
二、选对饵。使用雾化好、比重适中的商品饵,在不闹小鱼的情况下可以做拉饵垂钓;如果小鱼闹得厉害,应当搓饵,保证钓饵顺利穿过水的中上层,从而避开小鱼的干扰。雾化好的钓饵经过中上层水域短时间的浸泡到中下层开始雾化,达到了钓底部截口鲫鱼的目的。
三、硬尾漂。选用浮漂是钓底部截口的关键。通常钓鲫鱼用的7目软尾浮漂在钓底部截口时就显示不出其自身的长处,选用长硬尾枣核型漂身在钓底部截口时有着不可代替的优势。因为长尾浮漂在入水后行程较长,有利于在鱼截口时观漂,枣核形漂身上部较为尖细,截口时如果是送漂动作较为明显。
四、长脑线。对于脑线的长度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短脑线在钓截口鲫鱼时的灵敏度高,空钩率低,本人认为,在钓野生鲫鱼时使用长脑线较为合适。原因就是野生鱼基本都是生口鱼,长脑线在水中到位时间长,相对摆动大,诱鱼效果好。
五、注意事项。
1.钓底部截口鱼并不是钓离底,调漂时应尽量调高一些,钓底一些,加大浮漂在底部的行程。找底就按照正常找底进行,由于鲫鱼喜欢追逐移动的钓饵,钓离底的钓过远远没有钓底部截口好。
2.浮漂翻身后要注意观漂。有时鲫鱼截口时浮漂的反应跟小杂鱼闹钩一样,当浮漂加速下沉或送上来都要提竿。
3.钓位水浅。中午温度高时,截口减少,就应当及时钓底。
进入中秋,南于天气逐渐变冷且夜间水温较低,在日照充足的情况下,鲫鱼会离底。但是出于本能,野生鲫鱼一般又不会下浮到中上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钓底部截口是个不错的办法。一、浅水短竿。钓位应当选择深度在1~1.5米的水域,使用3.6米的钓竿(太长的钓竿钓截口鱼相对来说
一、溪钓鲫鱼用什么漂为好按常规来讲,钓什么鱼就该用什么漂。目前市售浮漂种类繁多,从漂型上来说,以立漂居多,就是钓友们习惯上称呼的台钓漂。目前市场上的立漂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水滴形长身漂。这种浮漂漂身细长,主体根部收成斜平面,漂脚与漂身混成一体,漂尾短。
温度、水溶氧是鲫鱼活动、觅食、生儿育女的先决条件。根据初秋、仲秋、晚秋的不同情况,联系实际,机动灵活,才能十拿九稳,夺取秋钓肥鲫的全面丰收。一、钓初秋初秋是夏秋交接时节,我地气温处在20℃-28℃,最高可达30℃。近岸水草、藻类、浮游生物、小鱼、小虾繁多,且水
参加过竞技垂钓的选手们都要经历一项比赛就是钓鲫鱼,掌握钓鲫鱼的基本技法在竞技钓圈内也叫基本功。在过去多年前的沉坠底钓被称之为传统钓法,后来与经过国际交流和台湾钓友赴大陆推广逐步演化到悬坠底钓,也成为台钓。随着近十几年国内钓鱼水平的日益提高和钓鱼技术的不断更新,
一、钓位钓点钓谚曰:“七分钓点,三分钓技”,如果钓位选择不好,鱼再怎么好钓,也是钓不着鱼的。小水库秋钓野鲫应根据鱼的习性,初、仲、晚三秋不同时间段灵活选择钓点。初、仲秋应选在浅水近岸树荫、高山砬体的阴凉处,深水区与浅滩交界处,浅水区缓流处,浅水区水底有乱石窖处
早春与立冬封冻前的这一段时间,大多数钓友都会把钓点定在深水。因为浅水区的水色很清澈,而且气温比较寒冷,大家认为鱼是不会在浅水觅食的。其实这种观念让不少钓友失去了很多钓鲫鱼的机会。多年的野钓经历证明,天气寒冷,浅水区一样可以钓到鲫鱼,而且多是大鲫。因为这两个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