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钓鱼调整浮漂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渔获的好坏很大程度是由浮漂的调整是否正确决定的。要调漂先找底,因此如何找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从如何找底及浮漂调目钓目的设定来讲解一下浮漂的调整。调漂之前粗略找底线组上面先不挂子线,在铅皮座上面加多点铅皮
浮漂漂讯的判断正确与否,决定上钩率的高低。采用台钓获取的鱼类,其摄食的动作反应在标漂的信号是有章可循的。以台钓调四目钓二目为例,在一般水域和水情、鱼情、气候均属正常的情况下,其规律如下:(1)抛钩入水后,浮漂在铅坠重力的作用下依次出现翻身、站立、下沉等标讯。
1、浮标的种类及作用(1)腰鼓形标腰鼓形标示身如腰鼓,两头细中间粗的短身浮标。用它适合钓离底接口的底层鱼,在有涌流的水域垂钓效果不错。(2)流线形标流线形标标身自然顺畅,从标肩到标脚无明显的突起或收缩。它的优点是稳定性好,沉浮反应明显,适合搓饵钓底。
悬坠调整是台湾钓法的核心内容,也是掌握台钓的关键,要得心应手的运用台湾钓法,必须熟练的掌握悬坠调整方法。悬坠调整前先要配制好钓组,元件在主线上的配制按顺序为:两粒太空豆(用于定位)、浮标座、浮标、两粒太空豆、太空豆、铅皮座、铅皮、太空豆、连接环、双子线、钓钩。
过去我也曾用“502”胶水修补过浮漂,感到不太令人满意。它的缺点主要是干得快、补不平。用“502”胶水修补过的浮漂,手感比较粗糙,好像上面有一层沙子。无疑这会增加浮漂在水中的阻力,如用砂纸来打磨,又会损伤漆膜,这样修补浮漂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一支台钓的专用浮漂,由上往下可以分为漂脚、漂体与漂尾三个部分。漂脚浮漂漂体一下的部分称之为漂脚。即浮漂通过漂座与钓线相连的部件,具有平衡整支浮漂中心的作用。漂脚一般用比较坚硬、牢固的材质制作,分为碳脚、竹脚、钢脚、玻璃纤维脚等。
提问:如何使浮标的灵敏度达到最高?回答:最灵敏的调标方法是用细尾标带饵调标。如果水层比较浅,使用细线时,我们可将浮标拉到铅皮座附近,挂两粒饵后修剪铅皮,直至浮标露出你满意的目数,施钓时就钓该目数。浮标露出的目数也可以比该目数短0.1或0.2目左右
做足了前期的调研,只要稍作一下检查,就可以做出最后的购买决策了。漂尾检查漂尾是我们观察鱼讯的参照物,它的清晰、可视度如何,将直接影响我们对水下鱼讯的判断。漂尾的可视性最为重要,一定要保证能看清楚,还要注意漂尾的色目环是否清晰,间距是否过大或过小。
台钓讲究针对性用漂,浮漂的配备自然是多多益善。虽然一支浮漂的价格不算太高,但浮漂要求的配备数量多,稍不注意,浮漂的投资总额可能要比钓竿还要高。因此,浮漂的配备要有计划着买,要遵循“按需购买、逐步增加”的原则。垂钓需求要合理配备好的浮漂,首先要了解垂钓需求。
浮漂的反应灵敏度对提高垂钓效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要求选好漂的同时更要调好漂。每支立式浮漂的漂尾,都有一格一格的颜色符,用中间的黑色小色带隔开,每一格就是一目,不管什么颜色,通常都是由浮漂最顶端开始往下数,有多少格就是多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