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友来信称:近日用组钩钓到一 条约8千克重的鲤鱼,由于采用先抄鱼头的方法,结果当牵鱼进入抄网口时,“鱼儿见到异物一个翻滚,嘴边的钩子钩住了抄网,由于鱼大,一个劲向水库中间冲,无奈,只好将抄网扔入水中,随鱼拖拉,游出不到5米,那种最令钓手痴迷的手感消失……”
因此,他觉得抄鱼应从鱼尾向上抄,他说:第一可以避免鱼体外的钩子挂抄网,第二把鱼头提离水面使它接触空气,加速鱼的疲劳。
从来信中看,鱼见到抄网尚能翻滚,说明鱼并没有完全遛乏。另外下抄网入水的角度如何?如果抄网下得过平,网口的前沿接近鱼头,这时外面的钩子就很容易挂住网衣。抄这等大鱼一定要用大抄网,操作时牵着鱼头从网口当中进入。如果用小抄网去套鱼头,那么鱼体外的钩子必定会挂网衣,使鱼身进不了抄网。
钓大鱼一般要采用硬质网口圈,其直径在45厘米以上的大口长兜抄网。具体操作时,必须先将鱼完全遛乏,当然,这需要很有耐心,必须使鱼完全失去抵抗力量,就像一段大木头浮于水面,才可抄取。下抄网最好取90°角,斜插入水,鱼头对准网口中央,顺势将抄网前推,抄鱼入网。如果是请人抄鱼,抄网不必事前插入水中。
抄鱼还有两个应注意的地方,就是当鱼儿入网后,一定要放松钓线,鱼才能顺当入网。最近我帮人抄鱼时曾发生了这样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有人钓上一条4千克重的鲤鱼,我 去帮他抄,待鱼进入抄网后,突然,又出去了,当时使我很纳闷。已进抄网的鱼为什么会出来?原来是钓手特别紧张,怕鱼儿跑掉,仍使劲拉住钓线,结果将入网的鱼又拖出来了,幸喜钩得牢,第二次才抄上来,这就是抄大鱼一定要配合好。另外鱼入抄网后,一定要网不离水,水托着鱼,拖到岸边后,用手握着抄网圈,提鱼上岸。这样提抄网鱼在水中不易受惊,鱼的重量又由水承托。如果抄鱼后,平端抄网离开水面,有可能造成网破或抄网柄折断。
因为跑了鱼,就设想抄鱼时先从鱼尾抄的办法。我觉得先抄鱼尾弊端更大:如果钩上的鱼处于半昏迷状态,这时用抄网去碰鱼的尾巴,好似赶着鱼儿跑,它最易受惊逃窜。再者鱼鳍是向后伸展,抄网由后向前推,存在鱼鳍挂网的可能。我们在钓鱼时,将钓上的鱼往鱼护中放的时候,头先人护,顺顺当当;如果先进鱼尾,鱼鳍会挂在鱼护的网孔上,难得入护,放鱼与抄鱼,情同一理。这位钓友还说抄鱼前将鱼头轻轻提出水面。如果处于半昏迷状态的鱼,提鱼头时有可能受惊挣脱,用钓线提大鱼,也容易将钩线拽断。
总之,抄鱼尾的弊端不少。建议将这次抄跑鱼的情况仔细分析,而后再在实际垂钓时,将两种抄鱼法作对比试验。这样不仅有助钓技的提高,还可以从中得到渔趣。
钓友来信称:近日用组钩钓到一条约8千克重的鲤鱼,由于采用先抄鱼头的方法,结果当牵鱼进入抄网口时,“鱼儿见到异物一个翻滚,嘴边的钩子钩住了抄网,由于鱼大,一个劲向水库中间冲,无奈,只好将抄网扔入水中,随鱼拖拉,游出不到5米,那种最令钓手痴迷的手感消失……”因
所谓大小窝子,主要是指投放诱饵的数量而言。在水面小的地方使用小窝子比较适宜。用特制的打窝子罐,每罐装用曲酒或其他香料泡过的小米(南方可用碎米)约50克,待窝子罐沉底后,它有一自动装置,触底即自动打开。这种打窝子的方式在水底悄悄进行,不惊鱼,发窝快。
钓友来信称:他是一个新钓手,没有想到垂钓有这么大的魅力,一下子把他给钓住了。上鱼时总是非常兴奋和紧张,生怕鱼儿跑掉,总想很快将鱼弄上来,有时急了就用手去抓线;有时提着钓竿就往岸边退。钓友们就喊:不要后退。不要用手去抓线。他弄不明白为什么不
钓友来电话询问:怎样才能钓到大鱼?我回答:首先必须到有大鱼的地方去钓。钓友说:我钓鱼的地方就有大鱼,但总是切线,就是钓不上来。号钓他还说使用的是小钩,用的是2线(线径大约0.235为毫米)。我说:钓大鱼应换大钩和粗一些的钓线。钓友说:大钩粗线,反应不灵敏。
钓友来信称:参加垂钓有年历史,只是由于自己钻研不够,钓鱼成绩总是平平,在许多时候,和大家钓点钓饵都一样,可钓的鱼总不及别人多,自己觉得运气不好,可钓友们说他手潮,有时真不服气。不知从何做起,来提高自己的钓技。请予指点!钓友在信中提出了三个
钓友来信称:参加垂钓已经年,对制作钓饵方面进行过钻研,也有一些经验。可上鱼情况不稳定,时好时坏,虽用同样的钓饵,好时达到夺冠的水平,可有时就是钓不上鱼来。难道鱼的胃口经常会变,或者是气候及别的原因所致,求答。钓友所谈的问题,还有其他几位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