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友来电话询问:怎样才能钓到大鱼?我回答:首先必须到有大鱼的地方去钓。钓友说:我钓鱼的地方就有大鱼,但总是切线,就是钓不上来。号钓他还说使用的是小钩,用的是2线(线径大约0.235为毫米)。我说:钓大鱼应换大钩和粗一些的钓线。钓友说:大钩粗线,反应不灵敏。他还说:报刊上经常有小钩细线钓上大鱼的报道。我怎么钓不上来?
从这段对话中不难看出这位钓友过分地强调灵敏,即使是多次断线,仍笃信小钩细线能钓上大鱼来。
我对小钩细线钓大鱼的看法是这样:如果按众钓友用小钩细线钓上来的大鱼,和用小钩细线跑掉的大鱼相比,可能是一个十分不相称的比例,跑掉的鱼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只是因为用小钩细线钓上大鱼之后造成钩折线断,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而用小钩细线钓上大鱼之后,这种意外之喜,得意之作,即使不加渲染,亦有感人之处。给人的印象是小钩细线是可以钓大鱼的。而且往往又将功劳归到小钩细线上,这恐怕有失公允。
我认为小钩细线能将大鱼钓上来,总的说是带有一定偶然性,而且还要有许多先决条件。
首先是钓技:钓手能运用娴熟的遛鱼技巧,以“软巧”对硬撞,巧妙地化解大鱼的冲突,将它制服。
钓具:虽是小钩细线,但都是优质产品,有较强的抗拉力量。竿当然是中性或软竿,较易于与大鱼纠缠。如若是短硬竿,很可能在第一个回合的较量中,就抬不起竿。
气候与水情:在水冷的季节,鱼不活跃,冲撞力不强。或因气压低水中缺氧,或水质偏肥等,鱼的冲撞力也会减弱。遇到这些情况,即使用小钩细线,也易将大鱼钓上来。鱼情:如果是带籽的雌性鱼,大腹便便,无多大冲撞力,上钩后只是以自身的重量坠着线。只要慢慢牵引,较易将其降服。还有养鱼池的鱼,因饲料充足,竞食性不强,冲撞力亦不及野鱼。
在垂钓中如遇到以上客观条件或具备其中一些主要条件,小钩细线就有可能将大鱼钓上来。在这里,“条件”应是起主要作用的。
垂钓时钓具的“灵敏”是非常重要的,但在许多情况下,“迟钝”同样重要,也应将它看作一种技巧。谈到钓大鱼,首先要使钓具具有足够的抗大鱼冲撞的钓力,在此基础上再去寻求灵敏度,这样做比较合理。如果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说,是否可以概括为:钓小鱼钓具要求灵敏;钓大鱼钓具要求结实。这大小两者的兼容量有限的,如果要以小钓大,或以大钓小,使钓具充当不称职的角色,不会有结果。还有一种“中间路线”的设想,使钓具“中”性化,希望钓大小鱼均适宜。
不过,我总认为中号钓具,它的能力也就是钓“中间”(大小居中)这部分鱼,对真正的大、小鱼,是很难兼顾的。
钓友来电话询问:怎样才能钓到大鱼?我回答:首先必须到有大鱼的地方去钓。钓友说:我钓鱼的地方就有大鱼,但总是切线,就是钓不上来。号钓他还说使用的是小钩,用的是2线(线径大约0.235为毫米)。我说:钓大鱼应换大钩和粗一些的钓线。钓友说:大钩粗线,反应不灵敏。
钓友来信称:参加垂钓有年历史,只是由于自己钻研不够,钓鱼成绩总是平平,在许多时候,和大家钓点钓饵都一样,可钓的鱼总不及别人多,自己觉得运气不好,可钓友们说他手潮,有时真不服气。不知从何做起,来提高自己的钓技。请予指点!钓友在信中提出了三个
钓友来信称:参加垂钓已经年,对制作钓饵方面进行过钻研,也有一些经验。可上鱼情况不稳定,时好时坏,虽用同样的钓饵,好时达到夺冠的水平,可有时就是钓不上鱼来。难道鱼的胃口经常会变,或者是气候及别的原因所致,求答。钓友所谈的问题,还有其他几位钓
手竿上大鱼后,首先要有效控制其“前三冲”,这是钓大鱼的关键技术之一。所谓“前三冲”,指开始时大鱼被溜三次回头(鱼儿逃窜外冲时被拉回头为上次)。钓者在处理“前三冲”的过程中,以控制第一冲最为重要。大鱼感到被钩住后开始逃窜,钓者应利用竿、线、钩的最大承受力
垂钓是件修身养性,磨练意志的事情,如果整天上急下跳的肯定会钓不好鱼的!一、一急前夜难以入睡行前万事俱备,躺下仍难入睡。浮想联翩,辗转反侧,毫无困意。想垂钓中会遇到的各种情况;担心睡过头,次晨误起程,越思越想越着急。二、二急误时难应约与
钓友们钓鱼时,遇到个体大一点的鱼都要使用抄网,但往往由于抄鱼心切而照成断线跑鱼,因此抄鱼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保证把鱼抄上岸。一、鱼不遛乏不能抄鱼上钩后,尤其是钓到比较大的鱼,一定要将它遛得无力挣扎,浮在水面不动了再用抄网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