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野钓时饵料味型和状态哪个更重要(中)》里面,笔者跟大家聊了野钓在配制饵料时,关于饵料的软硬问题,今天再来跟大家聊聊野钓配制饵料的黏散度问题、粗细问题和用饵大小问题等,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大家出外进行水库钓鱼或者是江河钓鱼时,能够用得到。
一、野钓中饵料的黏散度问题
饵料的黏散度,既跟饵料中的黏性物质含量相关,同样也跟饵料的粗细、加水量、打揉次数、装钩力度等等相关。有一点要牢记:装到钩上的饵料不宜过黏,应该保证水能够侵入,这样在饵料入水后才好变软散落。最好是饵料在到达水底后,能够很快变得如棉絮般没有骨感,并散落出细颗粒,这样鱼才愿意去吞吃。有人讲,饵料不太黏的时候,多打揉几下就行了,不过也要注意,打揉过度或是反复的揣揉对饵料并不是很好,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影响饵料的效果。饵料的黏度不够时,可以在里面适当地加入些粘合剂来调节,这比揉捏的效果要好很多。特别是在选用软散饵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搓揉饵料的次数过多,就会对饵料的溶散性造成很大影响。当然如果你配制的饵料吸水性非常强,很容易膨胀,变软,变散,通过打揉的方法来调节黏散度也是可以的。
二、野钓中饵料的粗细问题
野钓选用饵料讲究粗细结合,虚实结合。将几种商品饵料进行互相搭配时,不仅要考虑味型间的搭配,饵料的粗细搭配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细为虚,在水里面能够快速扩散,诱鱼过来;粗为实,使鱼在吞吃的过程中,感觉嘴中有物。钓鲤鱼等大体型的鱼时,需要粗饵多一点,这样更便于在窝子里留鱼。不过如果粗粒成分过多,也会影响口感,入口性变差。这时可以在里面加入适量的雪花粉、可揉蛋白、状态粉等含有高薯粉类成分的饵料来调节,使得饵料变柔变软。细饵成分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粉状饵,饵料根本粘合不起来。另外,它们还可以增加饵料的柔软度,提高适口性。因此,钓鲫鱼等小体型的鱼类时,细饵成分宜多一些,这样才更便于它们吞钩。
三、野钓中饵料的比重问题
野钓时,饵料的比重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特别是钓鲫鱼时,它们体小力弱,太重的钓饵在它们吸食的过程中,会让它们感到相当费劲,从而不那么愿意去吃了。饵料比重的大小还决定着浮漂信号的强弱,特别在水温低、气压低、鱼的活力小时,会表现得特别明显。除此之外,比重的大小还决定着钓饵的下落速度,鱼接口时容不容易接住,水底淤泥较厚的时候会不会陷落里面等。想要减轻饵料的比重,可以在里面适当地加入轻麸、雪花粉、状态粉等较轻的膨化制品。处理好了这个问题,野钓时,同样可以明显提高钓获。
四、野钓时的用饵大小
野钓时,用饵大小的问题也需要好好考虑。用饵大小,直观来说,就是饵团达到底部时,在鱼钩上还残余多少的问题。钓饵的饵团太大的话,鱼吸食不便,太小的话,留底诱鱼的量又不够,很容易成空钩。如果是钓大鱼,这个问题还好解决,用大饵即可,如果是钓鲫鱼等小鱼,就需要慎重考虑这一点了,因为钓饵的饵团过大,肯定要影响到鱼吸饵时间的长短,上鱼速度势必受到影响。
钓鱼123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在前面的文章《野钓时饵料味型和状态哪个更重要(中)》里面,笔者跟大家聊了野钓在配制饵料时,关于饵料的软硬问题,今天再来跟大家聊聊野钓配制饵料的黏散度问题、粗细问题和用饵大小问题等,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大家出外进行水库钓鱼或者是江河钓鱼时,能够用得到。一、野钓中
本人喜欢扬竿垂钓,更喜欢野钓。十几二十年的垂钓记意里,几乎没有进入过鱼塘、黑坑边布阵作战的过程。野钓的目标鱼基本上都是鲫鱼,也许我在洪泽湖边长大以至如今的白发沧桑,每次都是选择野河、湖內的钓位垂钓,且渔获总是让人兴奋不己。大的鲫鱼过斤小的鲫鱼上两,再小的随钓随
在前面的文章《解析野钓时饵料味型和状态哪个更重要(上)》中,笔者跟大家聊了野钓配制饵料时,关于饵料状态方面的散落与雾化问题,下面,再来跟大家聊聊饵料方面的软硬问题,希望大家喜欢。关于饵料的软硬问题,也是每个钓者在配制饵料时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通常来说,调制过程
很多的台钓高手在谈到野钓选用鱼饵技巧的时候,都觉得应该将重点放在饵料的味型上,对饵料的口味和气味特别重视,但是对饵料的状态方面则并不是很看视。很多的大师也不止一次说过,野钓时,饵料的味道第一,状态的作用并不是特别重要,特别是饵料的雾化性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大师
在水库野钓时,很多钓友都会选取鱼儿经常会去吃食的位置当做钓位,因为这样的位置基本上不用怎么打窝,就能有鱼儿来吃食,这样的位置就是老钓位。在上篇《钓友分享秋季水库野钓的实战技巧(中)》文章中,我们探讨过了野钓时如何判定鱼情好坏,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分享秋季在水库钓
入秋以后,天气是越来越凉了,钓者外出野钓虽然也算是占据了天时,但是还是要多多注意判断好鱼情好坏才好。在上篇文章《钓友分享秋季水库野钓的实战技巧(上)》中,笔者已经为大家分享了观察水色和鱼儿活动来判断鱼情,今天我们继续老探讨秋季野钓究竟应该怎样判定鱼情好与坏,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