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野钓时饵料味型和状态哪个更重要(上)》中,笔者跟大家聊了野钓配制饵料时,关于饵料状态方面的散落与雾化问题,下面,再来跟大家聊聊饵料方面的软硬问题,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饵料的软硬问题,也是每个钓者在配制饵料时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通常来说,调制过程中,加水多,饵料就软,加水少,饵料就硬。对于鱼儿来说,软一点的饵料入口性更强。所以在保证饵料附钩性的同时,应该将饵料调制得更软一些。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要求,实际作钓时,还需要根据钓场的环境进行具体调整。通常来说,拉饵的入口性相较搓饵为好,因此选用拉饵时的上鱼速度通常会比搓饵要快一些。
常常在作钓过程中,有临近的钓友看我上鱼多,就忍不住跑来蹭饵料,但是过不多久肯定就要抱怨用不来,不好用。往往是一抛饵就掉了,刚入水就化完了。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钓组没搭配好,特别是选的鱼竿抛投不顺手。二是基本功不行,抛竿时用力不均。三是对于鱼饵的认知存在问题。很多钓技不精的钓友在调制饵料时,恨不得让饵料在水里面能够八分钟十分钟地不散化,甚至希望提起竿时饵料仍旧还在鱼钩上挂着。却不懂得饵料的入水声、下落声还有化散后气味的扩散对于招鱼留鱼方面的重要作用。这种钓鱼思路跟传统钓法中的用小米打窝、蚯蚓做钓饵的思路差不多,说白了,就是懒得勤换饵,这样又怎么能够好的钓获呢?
野钓时不可避免会遭遇到大量小杂鱼的干扰,但是这也并非就一无是处。小杂鱼在抢食过程中闹出的动静很容易引起鲫鱼和其他一些大鱼的注意,其作用甚至比饵料自身所散发出的气味的作用还要更大。为了抵御小鱼中途截饵,使得钓饵能够顺利到底,有时候不得不将钓饵做得硬一点,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小鱼的干扰程度在不同水域里面是不一样的,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如果通过换用大漂、缩短子线、钓跑铅、搓大饵、粘饵等方式能够让饵料到底,还是要首要考虑钓饵的入口性和柔软度问题。另外钓者的心里也要会算这样一笔账:如果十分钟内用硬饵只能够上鱼两次, 而选用软饵时,每十竿有超过五竿都能到底,并且在一分钟内又有鱼咬钩,那么此时无疑还是选用软饵的效果要更好一些。只不过选用软饵时,钓者要更辛苦一些罢了。
野钓大鱼时,通常会用散落饵,小鱼多的话,饵料就干散一些,小鱼少的话,饵料就软散一些。因为饵团的量大,散落快,能够在窝子里留下较多的饵料,招鱼留鱼的效果都不错,不过将鱼钓上来的效果却一般。大家在作钓时,可以从饵料中分出一小部分出来,加点水,有时还可以加点面粉、粘粉、拉丝粉等,做成软黏饵。选用下钩挂软饵,上钩挂干散饵进行作钓,效果会好很多,既可以留鱼又能够很好地将鱼钓获。除此之外,也可以先用干散饵来招鱼留鱼,待鱼进窝后,改为软饵作钓,效果也非常好。
以上主要跟大家介绍了野钓选用鱼饵技巧方面的软硬问题,下一期的文章中,会继续跟大家分享野钓配制饵料时关于饵料的散黏问题、粗细问题和大小问题等,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大家在出外作钓时,无论是到江河钓鱼,还是水库钓鱼,都能钓得开心。
钓鱼123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在前面的文章《解析野钓时饵料味型和状态哪个更重要(上)》中,笔者跟大家聊了野钓配制饵料时,关于饵料状态方面的散落与雾化问题,下面,再来跟大家聊聊饵料方面的软硬问题,希望大家喜欢。关于饵料的软硬问题,也是每个钓者在配制饵料时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通常来说,调制过程
很多的台钓高手在谈到野钓选用鱼饵技巧的时候,都觉得应该将重点放在饵料的味型上,对饵料的口味和气味特别重视,但是对饵料的状态方面则并不是很看视。很多的大师也不止一次说过,野钓时,饵料的味道第一,状态的作用并不是特别重要,特别是饵料的雾化性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大师
在水库野钓时,很多钓友都会选取鱼儿经常会去吃食的位置当做钓位,因为这样的位置基本上不用怎么打窝,就能有鱼儿来吃食,这样的位置就是老钓位。在上篇《钓友分享秋季水库野钓的实战技巧(中)》文章中,我们探讨过了野钓时如何判定鱼情好坏,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分享秋季在水库钓
入秋以后,天气是越来越凉了,钓者外出野钓虽然也算是占据了天时,但是还是要多多注意判断好鱼情好坏才好。在上篇文章《钓友分享秋季水库野钓的实战技巧(上)》中,笔者已经为大家分享了观察水色和鱼儿活动来判断鱼情,今天我们继续老探讨秋季野钓究竟应该怎样判定鱼情好与坏,还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已经到来,而天气也随之变凉。不过,此时天气舒适,鱼情正好,钓友们可以安心备好钓具饵料出门垂钓。野外的鱼儿是那样的肥美,钓友们一起约上三五好友,在天气晴好的日子来到户外野钓,不失为一大乐事。秋季,钓者野钓想要收获多多,最重要的就是判断鱼情了,
秋季,非常适合钓友外出野钓,那我们在野钓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正好最近看到好多人都发调漂的问题。我能理解新手刚开始没人教确实会有很多烦恼,因为我也是过来人。所以今天主要给大家讲一下秋季在适合野钓的环境下,大家需要掌握的调漂技巧。我们在野钓的时候,调漂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