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台钓高手在谈到野钓选用鱼饵技巧的时候,都觉得应该将重点放在饵料的味型上,对饵料的口味和气味特别重视,但是对饵料的状态方面则并不是很看视。很多的大师也不止一次说过,野钓时,饵料的味道第一,状态的作用并不是特别重要,特别是饵料的雾化性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大师的话自有其合理性,关键在于我们这么去理解。这话对于对鱼的食性和配饵方面不太懂的初学者来说,非常有用,但是对于那些已经了解了这些的钓友来讲,就不太适用了。
一些钓友特别喜欢收集各种饵料的配方和秘方,认为只要有了好秘方就能够有好的钓获。还有一些钓友,垂钓时喜欢将做好的饵料拿在手里,边钓边捏,揉来揉去,或者是为了图方便,提前将钓饵搓成小球,用一个拿一个,但是对于饵料的状态却不大考虑。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很多时候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野钓时,饵料的状态特别重要,其重要性甚至不亚于对于饵料的味型方面的诉求,特别是在钓鲫鱼的时候,效果更为明显。野生鱼的食性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除了在一些放养塘中,因为经常被投喂颗粒饲料存在偏口情况,或者是因为水质过肥或酸碱度不正常等原因存在鱼口不佳情况外,大部分水体里面的鱼都不是特别挑食。只不过是如果能够找准鱼喜爱的口味和气味,诱鱼能够更快一些,鱼吃饵也会更为积极一些。事实上,经过反复试验过的商品饵料有着非常广泛的适应性,只要调配的时候味道气味不那么怪,大部分的野生鱼都还是很爱吃的。相对来讲,饵料的状态可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想要更多更快地钓鱼,增强钓饵的入口性,达到既能招来鱼又能够留住鱼的效果,饵料的状态适不适合是关键。
下面就先来跟大家聊聊在调制饵料状态时,需要注意的散落与雾化问题。
除了钓鲢鳙的时候,需要特别注重饵料的雾化性外,底钓时,对于饵料的雾化性却是特别忌讳的,此时调制饵料时应该尽量降低饵料的雾化性。钓浮和钓离底时,饵料的雾化性也同样需要适度。雾化性太强容易让鱼儿在窝子里乱冲乱撞,影响浮漂的信号,还特别容易招引来小杂鱼。除此之外,还会将钓点里的水搞混,溶氧量降低,使得一些钓点附近的鱼不愿进入里面。
不过饵料的散落在垂钓过程中却是并不可少的。饵料抛入水中后,一部分自然散落,使得钓饵不至于被鱼一口吃掉,扩大钓饵的影响范围,增长饵料的留鱼时间。钓点里散落的小颗粒饵料,让鱼一方面在钓点里能够吃到东西,同时却又吃不饱、吃不净,从而一直逗留不去。在细颗粒成分慢慢散落的过程中,饵料的气味同样能够释放出来,达到很好的诱鱼效果。
饵料的雾化主要是由饵料中重量比较轻的粉状物形成的,并跟饵料的黏度关系密切。因此底钓时,配制饵料时,细腻的粉状物含量宜少,并需要稍微打揉一下。以前开拉饵时,在饵料充分吸水后,是不主张打揉的,握成团就行,但现在却强调进行适当打揉,正是为了解决这一弊端。
钓鱼123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很多的台钓高手在谈到野钓选用鱼饵技巧的时候,都觉得应该将重点放在饵料的味型上,对饵料的口味和气味特别重视,但是对饵料的状态方面则并不是很看视。很多的大师也不止一次说过,野钓时,饵料的味道第一,状态的作用并不是特别重要,特别是饵料的雾化性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大师
在水库野钓时,很多钓友都会选取鱼儿经常会去吃食的位置当做钓位,因为这样的位置基本上不用怎么打窝,就能有鱼儿来吃食,这样的位置就是老钓位。在上篇《钓友分享秋季水库野钓的实战技巧(中)》文章中,我们探讨过了野钓时如何判定鱼情好坏,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分享秋季在水库钓
入秋以后,天气是越来越凉了,钓者外出野钓虽然也算是占据了天时,但是还是要多多注意判断好鱼情好坏才好。在上篇文章《钓友分享秋季水库野钓的实战技巧(上)》中,笔者已经为大家分享了观察水色和鱼儿活动来判断鱼情,今天我们继续老探讨秋季野钓究竟应该怎样判定鱼情好与坏,还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已经到来,而天气也随之变凉。不过,此时天气舒适,鱼情正好,钓友们可以安心备好钓具饵料出门垂钓。野外的鱼儿是那样的肥美,钓友们一起约上三五好友,在天气晴好的日子来到户外野钓,不失为一大乐事。秋季,钓者野钓想要收获多多,最重要的就是判断鱼情了,
秋季,非常适合钓友外出野钓,那我们在野钓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正好最近看到好多人都发调漂的问题。我能理解新手刚开始没人教确实会有很多烦恼,因为我也是过来人。所以今天主要给大家讲一下秋季在适合野钓的环境下,大家需要掌握的调漂技巧。我们在野钓的时候,调漂这个问题
这几天上班没时间出去疯玩,晚上回家没事做可是还不能出去钓鱼,实在是手痒难耐呀!自己动手准备点野钓用的饵料,时刻准备这有机会去钓鱼时狂拉爆护。为做好这款适合野钓使用的自制鱼饵,首先准备了小米3斤、大米2斤跟玉米碴子1斤,将它们均匀混合,然后下锅用小火将其炒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