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垂钓过程中,熟练掌握鱼饵的制作技巧是一门需要勤学苦练的学问。如果按照构成的成份分类,可分为荤腥鱼饵、素食鱼饵、模拟鱼饵、蘸饵。在作钓时,配制一款优秀的鱼饵,有时甚至要比诱饵窝料的作用还要明显。钓鱼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鱼上钩,只有适口的鱼饵才能够让水中的鱼儿咬钩就饵。所以鱼饵的成分构成,必须针对不同的对象鱼种适时改变。虽然现在市面上的商品饵料配方越来越多,鱼饵的味型也越来越丰富,可供钓友们选择的也是层出不穷。不过仍旧有很多的钓鱼人,喜欢自制鱼饵施钓,笔者也是其中之一。本次就从鱼饵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其具有的几个特点,希望可以帮助到那些钓鱼新手们,让大家对于鱼饵有个进一步的认识。
1.配制鱼饵时的颜色搭配技巧
大部分的鱼儿视觉都比较弱,因此钓友们所配制的鱼饵,需要具有鲜明的颜色。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商品鱼饵都具有这个特点,其作用就是靠着鲜艳的颜色把附近觅食的鱼儿给吸引过来。钓饵通常比较有效的颜色是比较鲜亮的颜色,因此有很多钓友会在鱼饵里面加入白面粉、维生素(A、D),使鱼饵变成金黄色,或者是用与诱饵颜色对照比较明显的颜色。
2.配制鱼饵的个体大小
根据所钓对象鱼的大小,来确定鱼饵的大小。开口大的鱼儿要用大一些的鱼饵,开口小的鱼儿要用小一些的鱼饵。不同大小鱼饵所产生的重量,要与调漂时浮漂的浮力相匹配。在鱼饵被水中的鱼儿吞食时,就会正确的反映出来,从而告知钓鱼人到了提竿刺鱼的时候了。
3.配制鱼饵的软硬度
鱼饵的硬度要适中,既不可过软,也不可太硬。太软的鱼饵下水没多久就会雾化成粉末,起不到诱鱼上钩的效果。太硬的鱼饵又不易鱼儿的吞食,从而放弃咬钩,甚至会出现频繁脱钩跑鱼的现象。鱼饵的硬度可以参考人耳垂的柔软度。
硬度有了参考的基本条件后,还需要考虑到作钓时的水情、鱼情来适时调整硬度。有风有浪的水域,鱼饵硬度应该硬一些,反之宜软。水浅水面又小的水域,鱼饵硬度就应该软一些,反之宜硬。鱼儿密度高的,适当把鱼饵调的软一些。鱼儿密度小的,为了要达到长时间的诱鱼效果,鱼饵就需要硬一些。
4.配制鱼饵的味型
不管是何种类型的鱼饵,都需要保证有较强的味型。因为很多的鱼儿是靠嗅觉来觅食的,必须要让它们感受到钓饵的味型,才会另它们乖乖的咬钩就饵。为了保证诱饵和鱼饵味型保持一致,鱼饵与诱饵所散发的味道应该相同,要不然会另谨慎的鱼儿产生警惕。
5.配制鱼饵的动态诱鱼效果
钓友们在使用活虫类鱼饵时,应该尽量保持它们的活性。因为很多鱼儿是只吃活食的,当看到水中有活着的小虫在蠕动的时候,将会放松警惕游过去将其吞食。而且动态的鱼饵还可以刺激鱼类的视觉,易于被发现。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使用鱼饵的一些浅显的经验总结。如果钓友们还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不妨多来交流一下。相信靠着钓友们的聪明才智,定会有着无数实用的钓技、钓法,展现在大家面前的。
钓鱼123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在我们垂钓过程中,熟练掌握鱼饵的制作技巧是一门需要勤学苦练的学问。如果按照构成的成份分类,可分为荤腥鱼饵、素食鱼饵、模拟鱼饵、蘸饵。在作钓时,配制一款优秀的鱼饵,有时甚至要比诱饵窝料的作用还要明显。钓鱼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鱼上钩,只有适口的鱼饵才能够让水中的鱼儿
由于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水情、鱼情,自然也顺应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钓技钓法和鱼饵的使用方法。本次笔者就以民间钓法中的“包食钓法”为例,来为钓友们分享一下此种钓法的鱼饵搭配方法。一、包食钓鱼法简介包食钓是使用多种素食面末配合米酒、香精等提味的香料,捏制成花生米大小的状
今天主要跟大家介绍一些冬季钓鱼时的钓组搭配技巧和鱼饵的制作技巧,希望对喜欢冬季钓鱼的朋友们能够有所帮助。一、冬季搭配钓具钓组时要突出“小”鉴于冬季里气温和水温都是一年中最低的水平,一般鱼儿在巢穴里比较懒惰金口难开,游动的范围比较小,而且很少开口摄食,游动缓慢,
我们在江河湖泊中垂钓肉食性鱼类时,基本上都会选择使用肉类来制作鱼饵,比如动物内脏的肝类、肠类甚至是心脏和肉类脂肪类等等。同时大多会选择使用抛竿来作钓,比如手车竿、筏钓竿、矶竿、海竿等等,因为这种可以垂钓更远水域的钓组,在钓肉食性鱼类时非常有优势。其次就是要求我
以笔者近几年的冬季钓鱼经验而言,在冬季配制鱼饵时,一定要在饵料的“活”和“香”两字上多做文章。这是冬季钓鱼时制作鱼饵的重中之重,甚至是直接决定渔获多寡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说春夏秋三季中钓友们在配制鱼饵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话,那么如果照搬这种鱼饵思路到冬
对于我们钓鱼人而言,通常情况下,饵料是我们最关注的环节之一。更有甚者,四处寻求配方,按照配方上说的比例,原封不动的把各种饵料买回家,统统的、精心的、一丝不苟的按照配方上“神奇饵料”的比例配好。可结果往往是坐在水边,依旧只能看着别人频频提竿收鱼罢了。在笔者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