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者近几年的冬季钓鱼经验而言,在冬季配制鱼饵时,一定要在饵料的“活”和“香”两字上多做文章。这是冬季钓鱼时制作鱼饵的重中之重,甚至是直接决定渔获多寡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说春夏秋三季中钓友们在配制鱼饵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话,那么如果照搬这种鱼饵思路到冬季野钓时,则不一定灵验了,这是因为鱼类的习性使然。冬季气温和水温太低,水生植物和藻类大量的死亡,导致鱼类的生存都成问题,它们也就不会有太高的活性和摄食欲望了。所以冬季制作鱼饵时,唯有“活”和“香”两字方能奏效。下面笔者就简单的聊一聊这两个字如何体现在冬季鱼饵的搭配上。
一、冬季鱼饵要用活饵
上面已经说过了,冬天里鱼儿的活性很差,它们很少再进行大范围的巡游和觅食,常常会藏匿在某一个温度相对高一些的地方,而且它们的摄食欲望非常低。我们在制作鱼饵时,要尽量的使用活饵来刺激鱼类摄食的本能,因为活饵在水下有非常鲜明的动态诱鱼效果,鱼儿对于会动的物体,是非常有兴趣尝试的。所以冬天在鱼的活性本就不高的情况下,依旧使用不会动的鱼饵,那结果往往是人受罪还钓不爽。适合冬季钓鱼使用的活饵大概有蚯蚓饵、红虫饵、蛆虫甚至是蟑螂和一些昆虫等等。这些虫类在水底会拼命的扭动身体,活脱脱的一块鲜美饵料,鱼儿当然会来者不拒啦。
除了使用自身鲜活的饵料以外,我们还可以人为的通过操控钓竿来赋予饵料“动”的特性。这就是提拉钓竿、引逗等操作,我们通过轻轻抬放钓竿,使得钓线和饵料被牵引起来,鱼饵会再一次进行缓慢下落的过程,这就是我们赋予饵料的动态效果。当然在冬季配制鱼饵时,如果使用商品饵的话,一定要尽量多的选用腥味、鲜味的饵料,比如虾粉、红虫粉、蚯蚓粉甚至是蚕蛹粉等等,这类蛋白质含量高的鱼饵,在冬季对鱼类的吸引力也是远远超过其它鱼饵味型的。
二、冬季制作鱼饵时要提升香味
在众多鱼饵中,笔者认为哪种味型都可以称之为香,只是这些“香味”我们人类觉得异样而已。比如常见的植物香、谷物香、动物腥香、酵香、酸香甚至是臭味等等,我们在制作鱼饵时,需要通过不同的组合,按照鱼类对这些味型的喜爱程度来合理的使用。在冬季配制鱼饵时,这里说的用香,指的是一定要让饵料有足够强的味型,用这些味型去刺激鱼类进窝和摄食。比如自制鱼饵时常用的谷物类粮食,我们可以把他们用火炒制一下,味型就会浓烈数倍;把饵料微微发酵之后,酸香和酵香也会变得非常突出;当然还有就是直接选用商品饵来制作鱼饵啦。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浓香型或是浓腥型的商品饵来诱鱼,笔者比较喜欢选用浓香的商品饵,比如果香类、奶香类甚至是麝香类,麝香至少我自己在冬季或是低温季节里,使用的频率会很高,因为它的穿透力极强。
好了,今天关于冬季制作鱼饵的技巧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吧!再次强调一下哦,鱼饵一定要尽量选用活饵和味型浓烈的饵料。笔者给大家推荐《冬季垂钓时正确选择三种红虫的技巧》,有兴趣使用红虫的朋友们可以借鉴一下。
钓鱼123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以笔者近几年的冬季钓鱼经验而言,在冬季配制鱼饵时,一定要在饵料的“活”和“香”两字上多做文章。这是冬季钓鱼时制作鱼饵的重中之重,甚至是直接决定渔获多寡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说春夏秋三季中钓友们在配制鱼饵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话,那么如果照搬这种鱼饵思路到冬
对于我们钓鱼人而言,通常情况下,饵料是我们最关注的环节之一。更有甚者,四处寻求配方,按照配方上说的比例,原封不动的把各种饵料买回家,统统的、精心的、一丝不苟的按照配方上“神奇饵料”的比例配好。可结果往往是坐在水边,依旧只能看着别人频频提竿收鱼罢了。在笔者看来,
在冬季大棚垂钓的饵料方面,总的原则是宜“腥”和“活”。“活”指的是可以使用活饵饵料,如红虫和蚯蚓等。另一部分则多以腥或浓腥商品饵料为主,但开制钓饵时一定要注意饵料的状态。冬季大棚钓鱼时饵料状态的原则:第一,要选择比重轻的饵料,这样的饵料有利于吃口很轻的鱼吸入最
钟爱于野外作钓的钓友,喜欢那纵情于山水之间的畅快与豁达之感。但是在作钓时,遇到小杂鱼来闹窝了,心情可就会开心不起来了。并且有的时候,不管是换饵还是改变饵料的软硬状态,依然会引来小杂鱼那不依不饶的骚扰。另无数野钓人高高新兴而来,垂头丧气而归。在此笔者介绍一种,野
野钓中,很多钓友喜欢使用拉饵。但常出现前半段时间钓饵状态较好,后半段由于风吹日晒和拉饵时揉捏,饵变得较黏、较硬了,状态也就较差了。垂钓中如何使钓饵保持较好的状态呢?野钓中我采取了以下方法(不适用竞技钓),介绍给钓友们参考。到达钓场,根据垂钓时间的长短,适当多制
沙蚕是近似于活虾的海钓饵料,特别适合于夜间垂钓各种凶猛海鱼,但沙蚕的采集不如购虾方便,易受时间、地貌等条件的限制,而海钓爱好者一般都会尝试就地取饵来检验鱼的喜好,事实证明,沙蚕是一种很好的垂钓海鱼的饵料。采集前提:大退潮是采集沙蚕的前提。每年5-8月间的每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