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江河湖泊中垂钓肉食性鱼类时,基本上都会选择使用肉类来制作鱼饵,比如动物内脏的肝类、肠类甚至是心脏和肉类脂肪类等等。同时大多会选择使用抛竿来作钓,比如手车竿、筏钓竿、矶竿、海竿等等,因为这种可以垂钓更远水域的钓组,在钓肉食性鱼类时非常有优势。其次就是要求我们一定要掌握串钩、爆炸钩、灯笼钩、盒饭钩等等钓组的使用技巧了。今天笔者主要是来介绍一下垂钓肉食性鱼类时,我们所使用的鱼饵,还有就是鱼饵制作的技巧。
当我们使用抛竿来垂钓肉食性鱼类,如钓黑鱼、鲶鱼、鳜鱼、鲈鱼、鲳鱼、黄颡鱼等等鱼类时,比较常用的鱼饵就是动物内脏中的肝脏类鱼饵了。这种鱼饵无论是制作成本还是使用难度,都要比其它动物脏器要低很多,其中效果比较好的肝类鱼饵就属羊肝、鸡肝和猪肝了。这些脏器类的鱼饵颜色非常鲜明、肉质细嫩,而且带有浓重的血腥味和膻味,对于肉食性鱼类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甚至有时还可以钓到一些杂食性鱼类,如鲮鱼、鳟鱼、罗非鱼,鲤鱼也会中钩。
几种肝类鱼饵的制作方法:
1、鲜肝用来制作鱼饵
鲜嫩的肝脏富含血液非常多,当我们使用这种肝脏来制作鱼饵时,利用的就是它的鲜和血腥气,所以要尽量随用随去。这样可以保证它有足够的血腥味道,能够引诱周边的肉食性鱼类来摄食。
2.发酵后的肝类制作鱼饵
另一种肝类鱼饵就是通过人工发酵的方式来实现了。我们主要垂钓的肉食性鱼类都具有食腐的习性,这里以大体型鲶鱼和黄颡鱼最为典型。当我们主要垂钓这两种鱼类时,在制作鱼饵时,可以将买来的肝脏切成小丁或是肉条,然后用视频袋子装起来,尽量把封口处弄紧,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进行发酵(提示一下,发酵后的味道极其恶臭,但是这种制作鱼饵的方式,在民间垂钓肉食性鱼类时非常常用,常见的还有发酵肠类鱼饵)。使用时捧一些水边的干土或是沙子装在袋子里,制作好的鱼饵就比较好装在鱼钩上了。这时制作好的鱼饵有着非常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这对于食腐习性强的鲶鱼和黄颡鱼而言,非常致命!其实如果是专门钓大鲶鱼的话,将整只鸡来进行发酵效果比较好;如果是主钓黄颡鱼的话,用鸡肠、鸭肠来制作鱼饵比较好。
对于如何使用肝类来制作鱼饵的方法,暂时介绍到这里。其实钓肉食性鱼类的话,笔者还是比较习惯使用蚯蚓,毕竟心理压力和嗅觉压力都要小很多。最后推荐《野钓使用红蚯蚓和黑蚯蚓你用对了吗》给大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借鉴一下。另外推荐一篇《垂钓肉食性鱼类的钓点选择技巧》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钓鱼123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我们在江河湖泊中垂钓肉食性鱼类时,基本上都会选择使用肉类来制作鱼饵,比如动物内脏的肝类、肠类甚至是心脏和肉类脂肪类等等。同时大多会选择使用抛竿来作钓,比如手车竿、筏钓竿、矶竿、海竿等等,因为这种可以垂钓更远水域的钓组,在钓肉食性鱼类时非常有优势。其次就是要求我
以笔者近几年的冬季钓鱼经验而言,在冬季配制鱼饵时,一定要在饵料的“活”和“香”两字上多做文章。这是冬季钓鱼时制作鱼饵的重中之重,甚至是直接决定渔获多寡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说春夏秋三季中钓友们在配制鱼饵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话,那么如果照搬这种鱼饵思路到冬
对于我们钓鱼人而言,通常情况下,饵料是我们最关注的环节之一。更有甚者,四处寻求配方,按照配方上说的比例,原封不动的把各种饵料买回家,统统的、精心的、一丝不苟的按照配方上“神奇饵料”的比例配好。可结果往往是坐在水边,依旧只能看着别人频频提竿收鱼罢了。在笔者看来,
在冬季大棚垂钓的饵料方面,总的原则是宜“腥”和“活”。“活”指的是可以使用活饵饵料,如红虫和蚯蚓等。另一部分则多以腥或浓腥商品饵料为主,但开制钓饵时一定要注意饵料的状态。冬季大棚钓鱼时饵料状态的原则:第一,要选择比重轻的饵料,这样的饵料有利于吃口很轻的鱼吸入最
钟爱于野外作钓的钓友,喜欢那纵情于山水之间的畅快与豁达之感。但是在作钓时,遇到小杂鱼来闹窝了,心情可就会开心不起来了。并且有的时候,不管是换饵还是改变饵料的软硬状态,依然会引来小杂鱼那不依不饶的骚扰。另无数野钓人高高新兴而来,垂头丧气而归。在此笔者介绍一种,野
野钓中,很多钓友喜欢使用拉饵。但常出现前半段时间钓饵状态较好,后半段由于风吹日晒和拉饵时揉捏,饵变得较黏、较硬了,状态也就较差了。垂钓中如何使钓饵保持较好的状态呢?野钓中我采取了以下方法(不适用竞技钓),介绍给钓友们参考。到达钓场,根据垂钓时间的长短,适当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