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斑鳜这一路亚鱼种,众多路亚爱好者虽然并不陌生,却了解得不是很透彻。本篇笔者就从斑鳜的习性入手简单介绍一二,希望可以对想要路亚斑鳜的钓友们,有所帮助。
1.斑鳜的简介及地理分布
斑鳜又名石鳜、岩鳜、鳌花、花鲫子,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素有“淡水石斑”之美誉。一般认为斑鳜属鲈形目、鲈亚目、鮨科、鳜亚科、鳜属,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应隶属于鲈形目暖鲈科。斑鳜是东亚特有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内陆水域、朝鲜半岛和越南,是朝鲜半岛鳜亚科中唯一具有养殖意义的鱼种。在我国,除西北地区、青藏高原以及台湾、黑龙江水系、图们江外,辽河、鸭绿江及海河、黄河以南的长江至珠江各水系均有分布。近年来,被路亚钓友发现的鳜鱼密度较高的水域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南、浙江、广西、贵州、福建、湖北等地。
2.斑鳜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
斑鳜体色较暗,一般为暗褐色,头部及腮盖具暗色小圆斑,体表遍布大黑斑或古铜钱状斑。不同地理群体中的斑鳜体形明显不同,西江斑鳜的体长、体高较库河流域的斑鳜大,其它性状也存在差异。斑鳜是典型的肉食性底层鱼类,栖息在多石砾、岩缝的流水环境中,喜欢在水质清澈、溶氧丰富、透明度在45厘米以上的水域中活动,适宜水温为15摄氏度~32摄氏度,当水温低于7摄氏度时,斑鳜活动减缓,且不爱摄食。通常,斑鳜白天潜伏在水底,夜间开始四处活动觅食。
3.斑鳜的食物链特性
斑鳜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因此捕食对象多为一些纺锤形或棍棒形鱼类,也喜食水生昆虫幼虫,偶尔吞食蝌蚪和小蛙。
4.斑鳜的摄食行为特征
斑鳜摄食行为主要以伏击为主,可分为4个阶段,即注视、袭击、咬住、吞食,这与翘嘴鳜有所区别。翘嘴鳜的摄食行为可分为注视、跟进、识别、袭击、咬住、吞食6个阶段,属于伏击偷袭式。斑鳜摄食体形较小的饵鱼时,常将其头部咬住吞食。摄食体形较大的饵鱼时,斑鳜先将饵鱼的侧部和尾部咬住,然后将其调整至尾部进行吞食。斑鳜较翘嘴鳜的吞食时间短。体长31厘米的斑鳜可捕食体长12厘米的鲫鱼。幼鱼阶段的斑鳜喜食团头鲂、鳊鱼及其它鱼苗。在饥饿难耐又无其它饵料时,它们会互相残杀以维持生命。经观察发现,斑鳜的食量较大,通常饱食状态下的食量可达自重的10%~15%。斑鳜的胃很大,但胃部不发达,肠道很短,仅占体长的三分之一,吃饱后腹部会鼓起。在自然条件下,斑鳜成鱼的摄食高峰期为晚间和拂晓,在晚间摄食的个体明显大于在拂晓摄食的个体。月圆之时,斑鳜极少觅食。每年的1~2月份斑鳜的摄食行为较差,6~7月份为斑鳜的摄食旺盛期。处于生殖期的斑鳜摄食量略有下降。秋季斑鳜的摄食区域逐步从浅水转向深水,为越冬储藏能量。冬季,斑鳜虽然不会完全停止进食,但食量显著减少,这也说明斑鳜的食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5.斑鳜的年龄与生长
幼鱼期的斑鳜生长速度较快,成鱼期的斑鳜生长速度比较稳定,体长和体重的增长相对较小,生长指标较低。在自然条件下,三冬龄斑鳜的平均体长在19.2厘米,体重120克~250克。江河中的斑鳜生长速度较慢,体长一般在10~30厘米。野外路亚钓获的体重1~3斤左右的斑鳜成长周期基本在四冬龄以上,目前全国路亚斑鳜的最高纪录是8斤多。
6.斑鳜的繁殖生物学特点
斑鳜属多次产卵型鱼类,自然水域中的雄性斑鳜一冬龄即达到性成熟,雌性斑鳜需二冬龄才能达到性成熟。从外形上看,雄性斑鳜较雌性体长,腹部颜色较深。南方水域中的斑鳜的繁殖期为每年的5月中旬至8月。据江西武宁源口水库渔民介绍,这里的斑鳜有两个生产期,分别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以及7月下旬至8月上旬。斑鳜属于洄游产卵型鱼类,鳜鱼卵为漂流性卵。斑鳜产卵时的适宜水温为20摄氏度~26摄氏度,斑鳜一般选择在水深20~60厘米的江河上游中有一定水流的环境中产卵,产卵时间多为夜间或凌晨。产卵时,雌雄斑鳜游向有水流的砾石堆或有水草及被雨水冲刷的水域,顶水游动激起水花进行产卵。卵随水流飘动,附着在石砾或水生植物上,大概经过120个小时可孵化成仔鱼。
对于斑鳜这一路亚鱼种,众多路亚爱好者虽然并不陌生,却了解得不是很透彻。本篇笔者就从斑鳜的习性入手简单介绍一二,希望可以对想要路亚斑鳜的钓友们,有所帮助。1.斑鳜简介及地理分布斑鳜又名石鳜、岩鳜、鳌花、花鲫子,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素有“淡水石斑”之美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鱼是终生与水为伴的水生动物,水是鱼的生活之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水质的清浊,酸碱度的高低,浮游生物的多少,对鱼的生长、摄食、栖息和繁殖等生理活动,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钓谚说:“水清则无鱼”,这不光是指鱼儿无处藏身,主要是因为这样的水域
不管是野钓、坑塘钓、还是水库钓,钓友们一定都遇到过鲢鳙闹窝的现象。明明不想要钓鲢鳙,但是水下的鲢鳙却像是打了兴奋剂一样,频频咬钩就饵。而自己本来想要钓获的对象鱼,却是一条都见不到。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钓友们应该研究一下鲢鳙鱼的鱼性。针对其特点找出解决之法,
一是动静相宜的引逗法钓友们都知道,鱼类没有保持恒温的功能,体温随着环境水温而变,一旦水温高于或低于自己的适温范围,便形成了制约鱼类正常生活与进食能力的主要障碍。就算是耐低温的温水性鱼类,当水温降到4摄氏度左右时,也处于少吃懒动的半冬眠状态。如果我们运用引逗法让
一、气候突变关于气候对垂钓的影响,许多钓友写过不少文章,我对水中温度和含氧量的变化对鱼所产生的影响,也写过一些东西,避免赘谈,在这里只作简单介绍。先说一个大家熟悉的现象:在春末至秋初,早晚凉快,水面的温度也适合鱼儿,加之水面在阳光风浪的影响下,含氧量高于水底,
节奏,指演奏、唱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用于钓鱼指抛钩、刺鱼、提竿、脱鱼快慢有序,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如钓快鱼是一个节奏,钓鳗鱼是另一种节奏,改变节奏则有放一口快鱼慢钓,打浮数1、2、3提竿和轻口、小口见信号就提的慢鱼快钓等等。节奏的强弱、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