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线长鱼口会明显点,短了有点钝,还有就是如果走漂的话应该子线短一点会好些!!
本人子线一般20CM
一般大家都用20CM左右的子线,但是我一般用30CM的子线,为什么我要用长的子线呢,那是因为子线长了可以过滤掉很多假信号,还有长子线不容易打结和缠绕。长子线中大鱼比短子线韧性足不容易切线跑鱼。
我一般要用到比20厘米左右、太短不好用一般不用漂才用短的在流水中还是长一点的好
以前对台钓一点也不懂,后来边学边摸索。一开始子线都是15-20cm的,钓着钓着,发现有时候必须得变一变了,比如钓大鱼,我用的子线都是25cm左右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鱼的警觉性;钓快鱼,也就是打频率,都是短子线,大致在10-15之间。
如果是採取戰鬥釣法一般我喜歡使用1~2cm的長度~ 一般休閒釣法約20~30cm~ [attach]95877[/attach]
子线长度根据目标鱼来确定: 1、钓鲫鱼的话。一般喜欢用20-22CM的,(下钩22cm,上钩20cm)感觉子线短点信号比较直接,不过缺点是有时候信号比较杂, 2、钓大型鱼的话我一般25CM的子线,由于大鱼警惕性高,我一般钓跑铅,铅坠可以移动10厘米左右,等于延长子线,这样就不会引起大鱼的警觉。
本人通常是用的30CM的成品了线,个人认为这个长度比较合适,两钩相差5至10CM为宜,空钩用力过猛时容易绕线。
我一般钓小鱼用20至30公分子线,钓大鱼则用40至50公分子线。钓小鱼用短子线反应灵敏,长子线反应迟钝。但是,钓大鱼长子线增强了拉力,短子线更容易拉断。钓大鱼不用特灵敏,大鱼力道大、咬钩实,不存在迟钝问题。
长与短其实就是灵与钝的区别,没那么玄乎
从整体上说,子线越长,饵料摆动幅度越大,越钝;子线越短,饵料摆动幅度越小,越灵;对于不同的鱼种,子线要求也不同,用活饵钓肉食性鱼,子线偏长,例如鲈鱼,子线都是半米到1米,以便虾能游动,吸引鲈鱼的注意。不同季节,子线长短不同,冬天长,夏天短;钓法上来说,想打行程,子线宜长,想快速到底,子线宜短;不同材料的子线,长短也不同,普通胶线可稍长,PE线不宜过长,容易缠绕打结。
我觉得短点的子线好用些,我的子线一般在10-15公分。我主要是传统钓,子线长了灵敏性就差了。如果是台钓的话可以长一些。
子线长短要根据鱼情来定。如果要增加诱鱼或增加线的拉力(钓大鱼)就应该用长子线;反之子线用短点。我一般子线长度在10-15厘米之间,钓鳙鱼、鲢鱼时可以加长到20-30厘米长,不过子线长了容易缠绕,特别是细子线,所以新手不建议用长子线。
一般子线长度在20CM左右,这是用于钓底的。如果我钓浮,钓翘嘴,白条之类的,我会用长点的子线,30-35CM,然后双钩距离也要稍微大点,一般是3个钩距,这样做是为了增加行程,形成一个弧线行程,增加双飞几率。
我的习惯是,拉饵的话子线短点大概在10公分左右,短子线不易缠绕,可以更好拉饵,钓大鱼搓饵的话我都是长子线大概在20 公分左右(钓大鱼的线组基本上是我自己绑的,菜鸟不会准确控制线长,所以大概就在20公分左右了,钓大鱼子线长了易控鱼!
小鱼10-15CM,大鱼20-30CM.
我一般情况下 子长度20公分至 10公分长
我钓大水库一般用长子线30cm左右,钓野河一般用中长15-20cm,休闲塘就15厘米。钓大鱼钓滑鱼就25厘米以上,钓小鱼就15厘米左右
我一般情况下子线一般15-20CM
春天钓鲫鱼我用的子线长度,20cm--25cm,因这时鲫鱼越冬后,胆小警惕性高。聚鱼较慢,却对活饵较为敏感,这个长度的子线,两个钩的间距大,不会引起鱼的怀疑。夏天钓鱼,子线长度15cm--20cmm,因这时鱼吃口极好,只要把漂调准确,中鱼率很高,一般大家都是休闲钓,没必要那么精确,我的子线基本上都是25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