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刚结束,早晨已来临,环境和鱼的状态还未从冬季完全恢复过来,钓法上与冬季很相似。下面将从适钓时间、钓点、钓具、鱼饵料、钓法技巧五个方面来说说北方早春钓鱼技巧。
一、适钓时间
天来临时,北方各地温度是有差异的。从气候学的标准来说,各地进入春季的时间是不同的;气候学季节划分标准是5天之内平均气温在10~22℃为春季或秋季;所以,北方早春出钓最好选连续三日最低温在10℃以上的天气;但有些地区要等到公历4、5月才能达到这个温度,如果要提前的话,连续几日最低气温在5℃以上也可以。可选晴天无风或微风的暖和天气出钓;遇寒流入侵、连日低温阴雨或5级以上大风天气时,则不宜出钓。一日之中,最好选择上午10点至下午2点,这个时段气温和水温相对较高。
二、钓点的选择
早春,鱼不活跃,活动范围不大,多数在相对温暖、水流平稳的水域栖息在一处,往年常去的老钓点可参考。春季鱼常在向阳石坡、腐植草窝等障碍物多、水流缓慢的地方觅食。最好是有水草的浅滩,水深在1.5米内。太阳直射的浅滩温度上升快。水面宜选小的,小水面受阳光照射升温快。
三、钓具的选择
钓组的搭配主要以软竿、细线、小钩为主,春天鱼吃口轻,挣扎力小,小杂鱼等较少,可调灵一些。竿子一般用3.6米的,线组主线可用0.8号以下的,子线用0.4号以下的,袖钩或者伊豆鱼钩都可以,浮漂用1~3号细尾小漂。如果是在水库,因水面大,最好还是用矶竿或者筏竿,可远可近;主要以串钩钓法为主,鱼钩可使用细条钩。
四、垂钓饵料
北方最先开口的鱼是鲫鱼,偶尔有小鲤鱼拐子上钩。鲫鱼开口后,主食浮游生物等动物蛋白。鱼饵料首选荤饵,主要有红虫、蚯蚓等。用面食等素饵效果不好。红虫挂钩时,以一钩一虫为好,顺着虫子的头部穿到尾,如果可能,留一点在外面蠕动引鱼也不错。早春不必打重窝,窝食以味为主,即以动物蛋白粉末腥香诱饵为主,其它为辅。在窝饵里多加些红虫粉,蚯蚓粉等,少量勤打。也可用酒米作窝。大约二十几天后,鲫鱼开始食面饵,这时是钓鲫鱼的黄金季节。收费塘子要比自然水域开竿稍晚,可多观察几天再下竿,饵料可荤饵素饵兼用,也可以把红虫或蚯蚓捣碎和在面食里,效果不错,味型上以腥为主。
五、钓法技巧
北方早春钓鱼,钓饵入水几分钟没鱼咬钩时,可采用轻提慢放、左右牵动的方法增强引逗。在一个钓点较长时间无鱼咬钩时,不可固守,要换钓位找鱼。要手不离竿,眼不离漂,发现浮漂稍有上送或下顿时,可迅速提竿,宜早不宜迟;有时浮漂缓慢上送1目或下顿1目不动,多为大鲫所为。
羊年新春到,刚过去年坎,现在已是早春时节。冬天刚结束,环境和鱼的状态还未从冬季完全恢复过来,钓法上与冬季很相似。下面将从适钓时间、钓点、钓具、鱼饵料、钓法技巧五个方面来说说北方早春钓鱼技巧。一、适钓时间天来临时,北方各地温度是有差异的。从气候学的标准来说,各地
一季有三个月,三个月中,前后气候和气温有较大变化:初春时,气温还较低,鱼儿还很少活动,所以二月、三月上旬还不是很适合钓鱼的时期。真正适于春钓要到春末的四月。
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这句垂钓谚语用在我们中原地区,可谓适宜。既诠释了鱼类喜好逐草而居、逐草繁殖、逐草隐藏的生理特征,也成为众多钓友确定钓位的基本原则。然而,中原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的池塘、水库,因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岸边水草较少,那
在我们这一带,每年的早春(立春、雨水)后半期,最迟3月初惊蛰前,封冻了一冬的大小水体的坚冰都已化开,将整个水体暴露在早春的凛冽冷风中,整个水体的水温急剧下降。这时,趋温性很强的鱼儿会逃到哪儿去呢?过去,我们认为,在早春气温仍然很低的情况下
早春季节,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惊蛰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鱼儿从深水处慢慢开始到岸边来觅食。采用糠饼打窝,长竿短线七星漂,钩挂红蚯蚓的传统钓法能取得非常好的渔获,有时候20~30厘米的水深都能钓到七八两以上的大鲫鱼。如果连续天晴气温不断的走高
鱼谚说:“钓者莫听外行哄骗,桃树开花才下竿。”这条鱼谚说明古今钓者掌握天时地利,懂得在啥时令下竿钓鱼为佳,每当3月桃花盛开时节,那时人们把纷纷细雨叫桃花雨,把河里的涨水叫桃花汛水。蛰居一冬的钓者闻到扑鼻的桃花浓香,沁人心脾。此时桃花把钓者从冬令中唤醒,他们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