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很多贴子谈调标的方法,往往把人看得头晕,到水边怎么也想不起来怎么调了。本来钓鱼就是为了娱乐,把自己弄得晕头转向,最后还因为没调好标没有好收获还玩得不开心。其实,从我多年野钓的经验来看,一般在野外水底环境复杂,并不需要如竞技钓那样精确,所以我一般只用二个简单的步骤就调好标了,这二步既简单易记,而且实践效果明显。在此介绍给大家,一起探讨探讨:
第一步:带钩调标,不断剪铅调调目。整个线组组装好后(带钩),在铅皮座上裹上铅皮(大致估算一下大于浮漂浮力就行,多了也没关系,但千万别裹轻了,这点非常重要。要不然你剪的这块铅皮就不能用了,只能再重新剪一块重一点的了),然后把浮漂拉到离铅皮座20~40厘米处(或用浮漂长度量一下,从8字环到浮漂座稍大于一个浮漂的长度就好),抛杆入水,然后慢慢剪铅皮让浮漂露出4目(调4钓2的话)。调好4目后把浮漂上拉10厘米,如果入水后浮漂还是4目的话,这一步骤结束。
第二步;拉高浮漂,不断找底找钓目。第一步完成后,把浮漂向上拉(拉到估算的水深位置),挂饵(搓饵,正常大小)后不断找水深。当浮漂不断上拉至浮漂肚露出水面(最迟钝)时,将一粒太空豆留在这个位置,记为最迟钝点,这个点也是水深+浮漂肚到尖的长度。然后再挂饵向下慢慢拉浮漂直至能钓到鱼为止。钓到鱼的位置再用太空豆作个记号。上下太空豆之间就可以根据水情鱼情随时调整。在找底和找钓目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打窝,这个过程也是引鱼入窝的过程。
最近看了很多贴子谈调标的方法,往往把人看得头晕,到水边怎么也想不起来怎么调了。本来钓鱼就是为了娱乐,把自己弄得晕头转向,最后还因为没调好标没有好收获还玩得不开心。其实,从我多年野钓的经验来看,一般在野外水底环境复杂,并不需要如竞技钓那样精确,所以我一般只用二个
6月底的一个周末,我闲来无事,便回到老家钓鱼。老家附近有一座50亩左右的水库,依山建坝用来灌溉农田,水质非常好,而且无人承包,库中的鱼来都是纯野生鱼。虽说水库中的鲤鱼、草鱼和鲫鱼不少,但是白鲦的数量也多得惊人。杂鱼闹标是困扰这很多钓鱼人的问题,而笔者通过这次出
不论哪种鱼,当不同程度地接触到饵钩时,从浮漂的不同动静上都能反映出来,垂钓者可以从这些动静中了解到时哪种鱼咬钩,鱼的个头有多大,以及鱼儿只是碰撞钓饵作探测,还是已经咬进口中,或是已经吞咽进嘴里等情况。在垂钓者中,对于鱼儿咬钩的各种表现和动作,有一些常用的习惯术
实际上在垂钓时,鱼儿的摄食过程,是看不到的。所以只能从观察鱼漂的反应来判断,确定提竿时机。什么是点漂“点漂”即浮漂上下轻微跳动或轻微晃动。这是鱼在触碰钓饵的信号,表明鱼已经发现钓饵并有可能要吃钩了,此时垂钓者应引起警觉,随时准备提竿。什么是“送漂”“送漂”即上
不论哪种鱼,当不同程度地接触到饵钩时,从浮漂的不同动静上都能反映出来,垂钓者可以从这些动静中了解到是哪种鱼咬钩、鱼的个头有多大、以及鱼儿只是碰撞钓饵作探测、还是已经咬进口中,或是已经吞咽进嘴里等情况。在垂钓中,对于鱼儿咬钩的各种表现和动作,有一些常用的习惯术语
钓浅水时使用哪种浮漂悬坠钓法用于野钓是一件非常鱼有趣的事,但是,受到的制约也多,不是因为水草,就是因为水浅,有水草的问题好办,遇到水浅就比较难办了,因为悬坠钓法使用的浮漂长度在40~50厘米,而很多水域只有100厘米的深度,恐怕刚好是浮漂和子线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