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鲢鳙是个什么玩意儿”那一节里说过鲢鳙生活在水的中上层,所以钓它也要在水的中上层,就是所谓的钓浮。
钓鲢鳙要钓浮,浮多少?从1米到5米都行,没试过用7米2手竿钓鲢鳙,觉得那个对体力要求太高了,所以不知道手竿钓6米或者更深的效果。
到底钓多深合适呢?原则是鱼有多深钓线就应该有多深。
鱼有多深这事不好说,没有探鱼器这事真不知道,有了探鱼器这事也不准。一般经验来说,早晨赶在日出前到水库大坝,随着朝霞悄悄潜入水边,往水里扔一块石头能看见成群的鲢鳙跳起来,当然没有鲢鳙的水库除外,扔一块磨盘也没有鲢鳙跳,蛤蟆跳还有可能。中午的时候,很少看见鲢鳙上跳,晚上要是水边没人,也许还能看见鲢鱼成群的起浮。
这说明一早一晚的时候鲢鳙是比较“浅”的,中午是比较“深”的。好像跟大部人的认识不同,这是一个原则。
开始钓的时候可以钓的较浅,比如从一米开始,钓个10来竿,如果没鱼再钓1米2,依次类推直到你线长的终点,不要反过来,因为饵料向下飘落形成立体的窝子,从上往下试验不耽误诱鱼。这是原则二。
多人同时垂钓,可以分别试验不同的钓深,看哪个先上鱼就向哪个钓深靠近。这是原则三。
一般来说,钓的越深鲢鳙越大,这是原则四。
钓水下斜坡处有个特例,比如说大坝,一般都是30度的倾角,鲢鳙从5米深的远处而来,对于鲢鳙来说还是从整个水库的中上层来的,对于钓者,6米3的杆子也快钓底了,所以,在大坝上钓微离底也许是恰到好处的。这个就不叫钓底,还叫钓浮,所谓钓浮,不是你线的长短,而是鲢鳙在水中的感觉和位置,这是第五个原则。
如果坐在一排人的水流的下方向,要比上游的人钓的深一些,这个上一集已经说了,算原则六。
有时候浮漂颤动但是不中鱼,抬竿的时候能刮到鱼,可能钓的太深了,鲢鳙在上面吃窝子料的时候碰线了,那就钓浅一点试试,这算原则七。
关于钓深,没有更好的建议了,总之,不上鱼就乱调吧,反正饵料都雾化在自己的周围,就当打窝了。
我个人喜欢钓深水钓离底,总觉得遇到大鲢鳙的几率高。钓离底就要精确找底,找底这事不用说了吧?
在水库的大坝上钓离底有个注意事项,因为水流的作用,钩子要飘动,有时候那钩子往回飘,饵团都挨在水底了,空钩就卧底了,很难上鱼。
钓浮的时候也有意外,如果一条鱼上钩了,而那种逃窜的力度和速度很特别,比如很沉稳很决绝,可能是钓上鲤鱼了,我就浮钓过一条五斤二两的鲤鱼,真是五斤二两,人生第一次钓这么大鲤鱼,特意臊不嗒的跑到菜市场称了一下。
那个欢采小梦朋友今年浮钓鲢鳙的时候还上来一条青鱼,二十多斤的。
至于钓浮上草鱼那就更稀松平常了。
返回:垂钓鲢鳙鱼技巧大全
在鲢鳙是个什么玩意儿那一节里说过鲢鳙生活在水的中上层,所以钓它也要在水的中上层,就是所谓的钓
鲫鱼钓水湾鲤鱼钓铧尖,鲢鳙要钓大水面。鲢鳙这东西食性不同于鲫鱼鲤鱼,不会跑到水边找小鱼小虾山花野果,鲢鳙这东西,成群的在水面游弋,越宽敞的地方越好,越深越好。对于水库来说,大坝是首选的兵家必争之地,闸门那地方水更深更有吸引力。砬子头如果
小药小药,据说大师的箱子里都是瓶瓶罐罐的小药。“小”“药”这俩字越看越神秘。其实,无非是增香增色增味的添加剂罢了。钓鲢鳙最常用的小药有两样:蒜粉和白粉。都说鲢鳙喜欢酸、甜、香、臭,蒜粉是什么味道?浑浑噩噩腻腻歪歪,鲢鳙真的喜欢?其实我也不知道,那些大师也不敢拍
钓鲢鳙要打窝子,要让垂钓水域持续的被食物化才能引来并留住一群群的鲢鳙。打窝子的材料首选豆腐渣,便宜、状态好。鲢鳙窝料需要密度较轻,它的物理性状需要能悬浮于水中并缓缓下沉且随风远去,它的营养学要求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微酸微甜像刚发酵的葡萄酒,
因为是浮钓,因为要承受一颗较大的饵团,所以浮漂要用长尾大浮力的浮漂。具体用什么样的浮漂,参照下面的描述。假定饵团的大小是中指第一关节那么大,或者说红枣那么大,那么带饵调漂剩一目,记住饵团化净后正好露出的漂目,以后每到这个漂目就是钩上没食了,可以换饵了。不要让漂
用钩的原则是结实,钩尖锋利,好像钓什么鱼都应该这样,那就算我白说。我比较爱用伊势尼钩型,特点是钩柄较短,整体比较紧凑,想象中比较容易被鲢鳙吸进嘴里。从5号钩到8号钩都用过,效果差不多,重来没有被拉直过,顶多断子线。12号钩的线组也有两套,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