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鲢鳙要打窝子,要让垂钓水域持续的被食物化才能引来并留住一群群的鲢鳙。
打窝子的材料首选豆腐渣,便宜、状态好。
鲢鳙窝料需要密度较轻,它的物理性状需要能悬浮于水中并缓缓下沉且随风远去,它的营养学要求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微酸微甜像刚发酵的葡萄酒,它的工业化应用需要物美价廉并容易取得。豆腐渣无疑是最适合的。渔具店里没有卖的,超市里也没有,需要到小区里的菜市场,跟卖豆腐的师傅说:“大哥,明天下午给带五十斤豆腐渣,这是五块钱定钱”然后再密封发酵两天,那效果就更好了。
新鲜干净的豆腐渣可以加葱花炒一炒宜酒宜饭,秘诀是边炒边少量加水,加豆浆最好。你可以把这道菜取名“意大利雪花泥” 忽悠一下家里那个崇洋媚外的小兔崽子。
第二好窝料当选苞米面,在物理性状和营养价值及性价比上都不错,但最好加工一下。按照蒸发糕的路数就行,就是说先把蒸锅里加适量水(你要是问多少是适量,我只好说适量就是适量)蒸帘洗净无油,铺纱布,把苞米面加水呈稀里咣当状,稍干也可,倒于纱布上,大火烧开,中火五分钟。然后密封于干净无油塑料袋内自然发酵,可稍加曲酒或少量酵母,头天晚上做第二天就可以用,发酵三两天更好,开袋可闻到悠远绵长的杜康气味为佳,前提是别长毛。
实际用的时候,以上两种混合效果最好,因为豆腐渣偏轻,苞米面偏重,掺一起就完美了。
如果到水边你发现忘了给自己带吃的了,以上的窝子料也是可以食用的,在那万恶的六零年三年自然灾害加人祸的时候,这都是珍馐美味。
窝料的总原则应该是鲢鳙喜欢吃的,并且要价格低廉的,否则就直接用商品饵打窝了。理论上说鲢子吃藻类等植物类,鳙鱼的食物组成是轮虫、甲壳动物的枝角类和藻类。藻类死亡发酵后也许是酸的,轮虫死亡发酵后也许是臭的,所以在窝料中加红糖陈醋臭豆腐也许有道理,但我的实践表明效果不是很明显。
到了水边经常见到有人半袋子半袋子的往水里倒,要是水库小点,那就成一锅豆腐汤苞米粥,鲢鳙为啥非得大老远的跑你钩上来吃那一口饵料?一般的饵料盆有个一两盆就够了。
巨窝不可取,尤其是有水流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大水面的水都是流动的,在水流的作用下窝子也会长江东逝水为他人做嫁衣。
到水边先找底,后调漂,顺道就知道水流的大小和方向,往上流方向扔两团就行,速效做法是加水调成粥状扬进去,但千万抓紧别把盆子扔出去。
打窝不仅是技术活,也包括道德品质的反应。某次,我都钓了一个小时了,后来一位哥们离我五米远坐定,然后砰砰的打窝像抛铅球,早来为主晚来是客,要是给我也打两团我也就忍了,也算他初来贵宝地的礼节,但那哥们吝啬的很,很让人无语。
如果手头有蚊香,可碾成粉末,加在窝料里,打在他的上流你的下流,效果呱呱叫。我当时是不是这么做忘记了。但千万要记得水库的水流方向上下午有可能改变。
少打窝勤补窝,补窝也不用太剧烈,鲢鳙这玩意虽然没有猴子聪明,但是对于噗通噗通的行为还是要条件反射逃避的,要轻抛慢砸。上鱼之后补鸡蛋大小的两团即可。不上鱼的时候也可以补两团,闲着也是闲着,扔着玩呗。本着细水长流的水里持续有窝子的原则。
浮漂颤动的时候说明鲢鳙已进窝,要集中精力等黑漂等下顿。
也许可能是白鲦进窝了,那你就哭吧。
返回:垂钓鲢鳙鱼技巧大全
钓鲢鳙要打窝子,要让垂钓水域持续的被食物化才能引来并留住一群群的鲢鳙。打窝子的材料首选豆腐渣,便宜、状态好。鲢鳙窝料需要密度较轻,它的物理性状需要能悬浮于水中并缓缓下沉且随风远去,它的营养学要求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微酸微甜像刚发酵的葡萄酒,
因为是浮钓,因为要承受一颗较大的饵团,所以浮漂要用长尾大浮力的浮漂。具体用什么样的浮漂,参照下面的描述。假定饵团的大小是中指第一关节那么大,或者说红枣那么大,那么带饵调漂剩一目,记住饵团化净后正好露出的漂目,以后每到这个漂目就是钩上没食了,可以换饵了。不要让漂
用钩的原则是结实,钩尖锋利,好像钓什么鱼都应该这样,那就算我白说。我比较爱用伊势尼钩型,特点是钩柄较短,整体比较紧凑,想象中比较容易被鲢鳙吸进嘴里。从5号钩到8号钩都用过,效果差不多,重来没有被拉直过,顶多断子线。12号钩的线组也有两套,大概
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阵前亡,是玻璃总要碎的,每把竿子都是有极限的,如果你的线组足够结实,竿子是可以拉断的,所以,我们就要让线组不足够结实,至少比竿子脆弱一点,宁可断线不可断竿,舍卒保帅,很合算的。这是用线的大原则。
钓鲢鳙什么竿子好?普遍看法是用比较硬的竿子,因为鲢鳙滤食的特性,钩子仅能被鲢鳙吸到嘴唇边缘,很少见到象鲤鱼那样深吞入喉,硬竿子的提竿动作可以更快的传导到鱼钩,瞬时提竿刺鱼,相对来说提高中鱼率。硬竿子强力控鱼遛鱼的范围较小,短时间内可以抄鱼上岸,在左右两边都有人
一说到鲢子,总喜欢说成抽鲢子抽风的抽。这说法很形象,钓鲢子提竿动作一般比较猛、比较狠,只要见到浮漂的一点点动作就臆想为鲢鳙刚刚把钩吸进嘴边,本着钓不上也要刮上的原则,采取虎虎生风、风驰电掣的姿势猛抬竿,经常的不是钩在鲢鳙嘴里而是钩在嘴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