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钓法 又称悬坠钓法,主要是以铅坠悬空饵代坠的组配的钓鱼方式,它由悬坠钓浮、悬坠底钓、跑铅钓和一标深等多种钓法构成。台湾钓法除诱钓合一的特点外,还有竿梢入水,风线埋入水中的特别之处,它是我国台湾地区的钓鱼高手们总结出来的一种操作规范、反应灵敏、上鱼率高的钓鱼方法。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我国著名的钓鱼大师廖心阳先生将台湾钓法传入内地,并很快在全国掀起了台湾钓法热。
台湾钓法高效快捷、灵活快捷、操作轻松、规范,上钩率和中鱼率高,这些优势使钓鱼活动升华到体育竞技的领域,把钓鱼引入了较为规范的竞争机制,成为健身、娱乐休闲的一项重要活动。台湾钓法独特之处表现在:装备齐全、动作规范、反应灵敏。
台湾钓法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细线小钩、立标双钩、边钓边诱、诱钓合一。
台湾钓法的四大特点
一是装备齐全、可操作性强。如轻、细、弹性好、高质量的钓竿;粗细不一、切水性能好、拉力强的鱼线;无倒刺的鱼钩;多支设计特殊、灵敏度高的超长立标;可伸缩、调节的支竿架;能伸缩、轻巧的尼龙抄网;超长敞口鱼护。
二是动作规范,便与普及。为了适应激烈的竞争比赛,台湾钓法动作规范化、标准化。
三是灵钝两便,上鱼率高。鱼饵投鱼所好,诱、钓结合。
四是上鱼快,竞技性强。上鱼快,其娱乐性、竞技性强。
一、台湾钓法与传统钓法的主要区别
(一)浮标和铅坠配比恰当
台湾钓法的浮标和铅坠重力加浮力等于零,在二力平衡的条件下灵敏度高,任何微小的变化都能及时迅速地反应在浮标上。这与传统底钩钓钝有着明显的不同;底钩钓钝则要在鱼咬钩后,拖动钩坠、浮标上浮时,才可看见动作。由此可见,台湾钓法与传统钓法有着明显的灵、钝区别。前者以钓灵为主,后者以钓钝为主。
(二)抛竿动作规范严谨
台湾钓法抛竿动作规范、严谨、利用竿的弹性,使钓点、鱼线、鱼竿形成一条直线,并在轻松自如中完成抛竿的系列动作,将钓饵的落点准确地控制在拟定的范围内。而传统钓法中的抛竿就没有那么规范,根据竿长短,所钓鱼种的不同,分别采用甩大鞭、侧甩、前抛等抛投技法,与台湾钓法相比钓具没有同意规范,更多了一些随意性和休闲性的成分。
(三)用饵为粉状商品饵
台湾钓法使用粉状商品饵,并以甜香味或腥香味合一型饵为主,兼用动物腥味型饵。传统钓法所钓的鱼种多,所用饵五花八门,难以计数,在用饵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多为植物类固态饵和动物类虫饵。传统钓法先抛诱饵后下钩,而台湾钓法则是诱饵、钓饵合二为一,仅从省饵、省时、高效的角度讲,台湾钓法 优于传统钓法。
台湾钓法又称悬坠钓法,主要是以铅坠悬空饵代坠的组配的钓鱼方式,它由悬坠钓浮、悬坠底钓、跑铅钓和一标深等多种钓法构成。台湾钓法除诱钓合一的特点外,还有竿梢入水,风线埋入水中的特别之处,它是我国台湾地区的钓鱼高手们总结出来的一种操作规范、反应灵敏、上鱼率高的钓鱼
钓竿的调性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调性决定了一支钓竿的基本性能。钓竿的调性不同,其控鱼时的操作有较大差别。下面简单介绍不同调性钓竿在使用时的特点。一般来说,竿越硬,控鱼性越好。
钓竿的筛选,功夫并不在渔具店,更多的应在店外。在进店之前必须做足调研,走进渔具店才不会无所适从。店外的功夫有三,一查、二问、三感受。一查一查是指查询钓竿的相关资料。
1、钓翻身。钓翻身也称钓水皮,是指钓点在水面下0.3-0.5米。钓翻身一般运用在鱼已经明显上浮,并且鱼的摄食欲望极强,甚至鱼饵刚一入水,鱼就马上前来抢食吞饵。由于不断地抛竿、换食,有经验的钓者几乎完全不用看漂,仅凭打节奏就难呢过钓到鱼。
开钓已有一会,不但没上鱼,漂连点反应都没有,这是垂钓最不愿碰到的事情,但又不罕见。遇到漂无动作,需要认真分析,找出其原因所在,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低密度的大型水体在大型水体中野钓,水体中鱼的密度不高,生口鱼、或钓位选择不对常常是漂无动作的主要原因。
钓点有鱼,窝点或窝点附近鱼星点点,甚至炸了窝,但就是鱼不咬钩,或者说上鱼率不高。这主要是用饵不对。如果诱食剂的浓度用的过大,诱食剂就变成了抑食剂,鱼被诱到了窝点附近(诱食剂的浓度适宜),就是不进窝吃食(诱食剂的浓度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