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钓浅
夏天,不论气温还是水温,只要天晴朗,总是直线上升,趋温较强的鲫鱼,自然而然地由深水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觅食。鱼变人变,钓2米左右深的浅水为宜。浅水不仅温度适宜,而且草丰,水生微生物繁多,溶氧量大,伍贯而人,在此垂钓,必有收获.
二、钓草
水草是鲫鱼必去之处:这是因为繁多的水生微生物依附于水草的茎叶上;小鱼小虾穿梭于水草缝隙;农田、果园、地堰残存的粮食颗粒、烂果、草种子,被风雨刮冲进近岸水草间聚集积淀。这些水生物及积淀物,是鲫鱼产卵、觅食补充大量营养所必须的美食佳肴,同时,这些场所也是鲫鱼因受惊吓,暂时躲避藏身的有利地方。
钓草可戳孔钓、戳拱钓,也可草边钓,适宜长竿短线单钩。竿长5.4~7.2米,主线长4~5米,脑线0.8—1.0号,3~5号伊势尼钩,用信号准确的长尾芦苇浮漂。
三、钓阴
鲫鱼敏感、喜温但讨厌闷热高温。夏钓钓点,要占领优势地利,选择水下铧尖、凹凸、河弯处,选择有树枝树桩、石洞、障碍物等处;水上选择山、高坡、果园及大树,建筑物遮刚
处,这些场所温度较低,适宜鲫鱼觅食。
四、钓活
夏天,气温水温双高,不论素饵还是荤饵,都极易变质变坏变味,鲫鱼遇见失去原味的变质饵料,避而远之,为此,钓饵更换不要间隔时间过长,同时,钩饵入水后,要上下左右引逗,死饵变活饵;选择流动及风吹动的活水进口处为钓点,必有鱼获。
五、钓早晚及阴雨天
晴朗的上午9点后下午5点前,气温水温特高,闷热缺氧,鲫鱼感到不舒服,觅食减弱不活跃,难钓。鲫鱼活跃觅食的适宜温度是15℃~20℃,超过30℃,基本不爱吃食。所以,夏钓鲫鱼要躲避晴朗的日中、午后,早晚钓和阴雨全天钓为上策。
一、钓浅夏天,不论气温还是水温,只要天晴朗,总是直线上升,趋温较强的鲫鱼,自然而然地由深水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觅食。鱼变人变,钓2米左右深的浅水为宜。浅水不仅温度适宜,而且草丰,水生微生物繁多,溶氧量大,伍贯而人,在此垂钓,必有收获.
夏季是最让钓鱼人头疼的季节,垂钓者除了感受到酷热的天气外还觉得鱼儿特别的难钓,尤其是以使用传统钓法钓底为主的朋友,在垂钓中好像找不到鱼了。
夏天到来后,在强烈阳光的辐射下,气温、水温大幅上升。尤其是入伏后,在热带低气压暖湿气流的影响下,带来的是潮湿闷热的天气,受低气压影响,大气压力降低,从而导致水体中含氧量降低。让钓鱼人难解的是,水体中最普遍的鲫鱼失去了踪迹,钓谚也有“高手难钓伏天鲫”之说。
长竿短线一般竿长8-15米,为碳素竿;短线为细线,0.6-0.8号线做主线,0.3-0.4号线为子线,要求光滑柔软、拉力强。长竿短线为传统钓法,经常被钓鱼者们使用。长竿短线钓的优点是:打窝准,钓法灵,上鱼也快,可以不离窝子逗引,还可以“抖竿”钓。
鲫鱼古称鲫壳子、鲫瓜子。野鲫两年长到约10厘米长,体重100克左右。土鲫鱼长到500克,就是大鲫鱼了,杂交鲫长到1000克也不算大。鲫鱼是底栖杂食鱼,他们的食谱相当宽:动物饵、粮食饵都吃。
鲫鱼的种类很多,但生活习性却基本相近。他们是底栖性鱼类,习惯生活在水体下层。由于生长期缓慢,极少有超过1000克重的。鲫鱼繁殖能力很强,抗病能力也强,还能耐低水温,故冬天也有鲫鱼出来觅食。不过,鲫鱼采食比较有规律,一般春季里是旺季,它们几乎昼夜不断的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