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古称鲫壳子、鲫瓜子。野鲫两年长到约10厘米长,体重100克左右。土鲫鱼长到500克,就是大鲫鱼了,杂交鲫长到1000克也不算大。
鲫鱼是底栖杂食鱼,他们的食谱相当宽:动物饵、粮食饵都吃。用酒米、豆粉做窝饵,用蚯蚓、灰面做钓饵,是传统的常用作法,用膨化粉诱饵钓合一,主要用作竞技比赛。
鲫鱼吃食的动作很有特点,当它发现钓饵后,会抬起尾巴,侧身用嘴唇轻触饵一到两次,确认食物性质及大小后,便将钓饵吸入嘴中。在没有干扰的情况,鲫鱼会在原地将身体拉平细细咀嚼享用食物。
正是鲫鱼的这种吃食的习惯动作,构成沉坠钓鲫鱼咬钩先点标后抬标基本标相特征。标相具体形成动作过程是:标尖首先向下点动一至两次之后,标身接着匀速慢慢升起,如不拉竿,浮漂会上升至侧倒横卧于水面。
值得掌握的是这种标相从升标开始至平标之间拉竿,都是可以上鱼的,而且无论小鲫鱼、大鲫鱼。这种先点后抬的标相是基本一致的。至于出现先点标后沉标,先点标后走标等变化标相,主要是吸饵时有其他因素影响所致,如同伴争抢食物,大鱼进窝吸食等。不过先点后沉,先点后走都是钓饵在鱼口内的标相,拉竿是能上鱼的。
要注意的是,鲫鱼咬钩有快速吐饵悔饵的习惯,凡在点标、抬标过程中出现缓升回位,并停留在调目上不再动作,都是钓饵已经离开鱼口的标相,拉竿是会没有鱼的。
至于悬坠粉饵触底的鲫鱼咬钩标相,是没有升标过程的,鲫鱼会将诱钓合一的膨化饵同时吸入嘴中。钓饵在急速运动中拉动坠体浮标会直接下挫,形成钝标,多数情况下,只要拉竿及时,钝标是可以上鱼的。同样,悬坠钓的上升复位标相,也是没有鱼的标相。
鲫鱼古称鲫壳子、鲫瓜子。野鲫两年长到约10厘米长,体重100克左右。土鲫鱼长到500克,就是大鲫鱼了,杂交鲫长到1000克也不算大。鲫鱼是底栖杂食鱼,他们的食谱相当宽:动物饵、粮食饵都吃。
鲫鱼的种类很多,但生活习性却基本相近。他们是底栖性鱼类,习惯生活在水体下层。由于生长期缓慢,极少有超过1000克重的。鲫鱼繁殖能力很强,抗病能力也强,还能耐低水温,故冬天也有鲫鱼出来觅食。不过,鲫鱼采食比较有规律,一般春季里是旺季,它们几乎昼夜不断的采食
水库、湖泊、河滩、池塘、化工野坑等水域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水生植物,有水草、青蒿、浮萍、芦苇等,其中芦苇水域所占比例很大。芦苇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浅水里,茎中空,可造纸、编席等。到了夏天,芦苇生长旺盛,根深叶茂,到了秋天,芦苇叶落了,苇杆倒伏了,这样年复一年。
由于环境水质的污染,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过度捕捞,野生鲫鱼已越来越少,市场上500克野生鲫鱼的价格是人工饲养的鲫鱼的数倍,而且很难买到。能钓到野生鲫鱼确实是—件不易的事。但是,若选准了钓场,运用好的钓法,还是可以钓到野生鲫鱼的。这里介绍一些钓野生鲫鱼的诀窍。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乃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间,特别是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这段时间,更是骄阳似火,让人热得喘不过气来。水里的鱼儿感到极不舒服,食欲不振,懒得游动,躲在阴凉的水域避暑。在这酷热的三伏天,要想钓到野河里的鲫鱼,必须多动脑筋“巧”
一、串钩加星漂的特点脑线受星漂的悬浮力使鱼钩悬垂于水之上中下各水层,应对深水中各层次的大鲫鱼;而星漂在水中的晃动使诱饵更加灵活地起到诱鱼的作用。二、串钩加星漂的栓法用2米连接线穿上8粒星漂,然后每隔25厘米拴一只鱼钩配一粒鱼漂,脑线长15~18厘米为宜。底端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