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饵撒得适宜才能较好发挥诱鱼作用,撒的不好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1、定点。
要做到定点并非难事,只要看准前面的目标,以手握鱼竿处为基点,将诱饵用“打窝器”钓在鱼钩上垂直下水,就可以达到定点目的了。河对岸的电线杆、小树、石块、数根、一丛野草等等均可作为定点的目标物。一经定点,则在每次补窝时都应补在同一点上。
2、忌将诱饵捏成团甩入水中。
这样撒饵有三个不足之处:一是成团的诱饵便于鱼群吞食,只能喂鱼而不能诱鱼,因粉末状虚饵捏成团后无法在水中扩散,二是成团的诱鱼甩如水中会发出很大的声响而将附件的鱼惊走;三是手抛饵团不易定点,反将鱼群引开。
3、摸清水底“行情”再下诱饵。
水底一般不是很平整的。人工养鱼池虽然较湖塘、自然河流平整,但在开挖时常会有意识的挖出深沟,供鱼盛夏、晚秋和寒冬栖息。至于自然形成的水域,高低深浅就相差悬殊了。因此,下窝之前,首先应用钩线试试深浅,默默水下是否平整。倘若水底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则不宜下窝,因下窝后窝饵掉入坑洼处鱼群不易发现,既浪费饵料,又耽误时间。
除试水底是否平整外,打窝还应避开水底杂草稠密处。在这样的地方下窝,鱼群不易发现饵料。即使鱼儿上钩,亦常常在挣扎、逃窜时钻入草丛中造成折钩短线。
4、撒诱饵的距离一般以鱼竿的长短为准。
鱼竿有长有短,打窝自然有远近之分。
5、窝点应在垂钓者对光的侧面。
打窝是垂钓的前奏,窝点也即是钓点。垂钓者若面对阳光,不仅阳光刺眼,伤害视力,且不易看清浮漂。倘若背对阳光,则人的倒影与鱼竿的倒影会映入水中,鱼群发现后常不敢靠近,影响垂钓效果。
6、千万别弄错窝点。
有经验的垂钓者往往不是在一处打窝,而是连续打两至三个窝点进行试钓。做个记号,双脚站在记号处,看准对岸目标,根据三点一线的原理打窝,也能根据这一原理准确找到垂钓点。
7、加撒“引路”饵。
“引路”饵也称“向导饵”。为了诱鱼向窝点集中,有经验的垂钓者常常以窝点为中心,向窝点的正前方、左前方和右前方成放射状星星点点抛撒少量的饵料。抛撒时应由远及近,越近窝点饵料是要加大密度,直到将鱼群引入窝中。
诱饵撒得适宜才能较好发挥诱鱼作用,撒的不好有时候会适得其反。1、定点。要做到定点并非难事,只要看准前面的目标,以手握鱼竿处为基点,将诱饵用“打窝器”钓在鱼钩上垂直下水,就可以达到定点目的了。河对岸的电线杆、小树、石块、数根、一丛野草等等均可作为定点的目标物。
一、不同环境和不同对象鱼的诱饵选择诱饵的使用不是随意的,还是必须和垂钓环境与垂钓对象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发挥诱饵的聚鱼作用。一般来说,做到使用的诱饵和环境要相互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控制诱饵味与水体的差距不能太大,就是水体越肥,诱饵的气味就要越浓
诱窝为的就是将分散的鱼聚集在钓点的腹地。掉什么鱼就用什么诱饵,而且要讲究方法。常做诱窝的方法有:直接送入法:出钓之前先将窝料配制好,林场使用时加水调和捏成大枣甚至乒乓球大小,包在鱼钩上,以不散开为基本要求,然后像正常钓鱼一样用钓竿送到窝点,缓慢放入水底
窝子的类型较多,根据所打成的窝子特点,可分为实窝、虚窝、虚实结合窝三种类型。根据打窝的方式,打窝又有活动窝和固定窝之别。此外,包食的做法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均可以看成是提高打窝精度的打窝方法。
制作发酵诱饵的主料可以使高粱、青稞、小麦、碎玉米,可任选一种,不限数量。配料是大曲,即酿造白酒的大曲,一般在白酒厂能够买到,用量比例可以按照制曲单位的使用说明,稍多点或稍少点均可,但不能用小曲代替。因为小曲的曲香味不如大曲,配制出来的饵料自然也是有差别的。
自古以来甘薯便是最好的饵料,一般用于钓取鲫鱼、鲤鱼、草鱼等鱼类。煮熟的甘薯不但色相,而且味浓,最适合鱼的口味。首先来看看甘薯的选择。甘薯亦称红薯、白薯、地瓜等。甘薯皮呈浅黄色、心是淡黄色的称红心薯,还有黄皮白心薯、红皮白心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