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料的重要性:
因为很多钓友心里认为,我钓不住鱼是因为我的食不好。人家狂拔是因为人家有绝密配方。其实非也。饵料好固然重要。但是最终的钓获是和天气、水质、座位、钓技、钓法等综合因素的一种体现。甚至你调钓是否准确,线组的搭配是否合理,钩的大小是否合适,以及你抛竿的准确度等等。更别说你抛竿的频率和饵料的状态起到的作用。这些微小的细节都会决定你最终的钓获量。老化说“钓技饵料三和七,综合应用要仔细” 。今年在小口塘,我和钓友用同一盆饵料有七十多斤对九条的差别。所以我个人认为,饵料的配方固然重要,但饵料绝不是万能的。拿到好的配方就能狂拔的心理绝不可取。功夫在“饵”之内,也在“饵”之外。钓技与饵相辅相成!
饵料与状态 :
大致可分为干散,湿散,软,软粘等状态,早上到塘,开饵之后,五指分开,顺时针方向打匀,水量稍小,静置几分钟,自成干散状态,小枣大小,装钩抛窝。此状态饵入水即化,在水中飘飘洒洒,状态极活,香味散发极快,诱鱼效果极佳。窝子成立体状,上有飘洒粉状饵料,窝底有颗粒状态饵料和小米。如果鱼情好,数杆过后即会有接口和撞线现象,说明鱼儿已经进窝。或者在窝边徘徊,此时把饵料拿出一部分,五指弹水,稍作搅拌,柔软度和嘴唇耳垂相似为佳,稍停几钩即可见口,如果上鱼几条,停口。继续干散抽几钩,软饵再钓。如此反复,诱钓结合。如果鱼情好窝口不断。中午过后,新鱼大部分塘都已经出了差不多,此时大部分口为老鱼或者是老滑鱼。口很叼,冷口居多,此时应把饵料多错几下,打成软粘状态。饵装小一些,多停一会,会有意向不到的效果!怎样才能把饵料达到散、软、粘的状态?在水比合适的情况下,稍搓散,再搓软,多搓就发粘。
饵料与水比:
曾在黄河边一鱼塘看见一老爷子甩大鞭,一鞭下去,歪了,拉出来饵料完好。再来一鞭。然后稳坐泰山,十分钟不用换饵。这里绝没有嘲笑老爷子抛竿的意思。而是我在想这个饵料应该有多硬?雾化的应该有多慢?诱鱼效果和适口性不言而喻应该是很差的。所以饵料的水比,雾化和比重是至关重要的。老化曾打个和恰当的比喻,鱼和人吃东西是相似的,吃到太硬的东西,咯牙!吐!有时候我们常常遇到一个冷口没来得及提杆,就再也没有信号。就是和饵硬有关系。适当的软粘饵有时候会出现连续顿口,而不吐的现象。可能对于初学者抛竿掉饵是个问题。建议用荡送抛竿法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饵料的雾化与鱼情:
在水比合适的前提下,雾化这一关就要把握起来,你是让一分钟化完还是几十秒?还是几分钟?个人认为和鱼情的快慢以及垂钓的前后有关系,鱼情好,雾化的就要快,鱼情慢雾化就要稍慢一些。雾化快诱鱼好。雾化慢。诱鱼差。这个没有具体的时间能表达,要长时间的垂钓经验和自己的感觉来定。雾化的快慢和雪花粉及状态粉比例来决定的。想快就多加些,慢就少加一些。有时候饵已经开好了,雾化太快,不符合当时的鱼情。多打几把雾化就慢了。总之,鱼情好,雾化快。鱼情慢,雾化慢,垂钓前期雾化快,后期雾化慢。
饵料的装钩方法:
一般分为三种:一、水滴形状,二、葫芦状 三、长条颗粒状、从诱鱼效果来说,葫芦状和长条状最好。因为葫芦状是上面开花的,长条状是两头开花的。入水之后开花的部分会迅速化掉。到底后只有钩部分不化。留作钓鱼。如果有小杂鱼或者钓者用麻团钓法,水滴状最合适,不怎么招小鱼,颗粒粘的也好。漂像最好的是长条状,本人尝试过多次,水滴状饵顿口之后漂会立马起来,而长条状顿口之后,会稍作停顿在起来。钓友不妨尝试一下。因为长条状类似颗粒,对于有一定的诱惑。再者长条状一旦入口,吐出会有困难。所以会稍作停顿才起来,能给钓友更多的杀杆时间。
饵料与频率:
“进攻钓法要有频率,防守钓法要放信号”。同级别的饵料。差不多的钓位。旁边的钓友频率如果能比你高出一倍。打闭口的可能性就极大。这些我想大家都很清楚的。无论饵料的配比再好。状态再好。频率上不去。效果会有极大的差别。频率有没有具体的数字表达出来。我想这个有点困难。对于本人来说有点困难。特别是钓鲤鱼。频率太快,不能给鱼留出吃饵时间,太慢诱鱼和絮窝都不好。我觉得还是根据当时的鱼情和个人的经验感觉来把握最好。
饵料与小药:
大体来分有二类, 一类是化学合成的,一类是利用天然动植物提纯的(也叫浓缩)。化学合成小药(不含蛋白质, 就是说没有营养),天然动植物提纯的(里面含蛋白质,有营养).这才是二类诱鱼剂最本质的区别。从诱鱼效果来说,小药对老鱼差,对新鱼诱惑强。化学合成对新鱼强,动植物提取对老鱼强。我个人在垂钓过程中,小药的添加一般选择四种。选一主香型香味最为主味。例如玫瑰香,玉米香,薯香等根据天气和不同的鱼情而定,选择一款缓释型药酒,作为辅助,和留窝香味。选择一款淡味的果香型小药中和调节整体味道。春秋季节点入动物提取类小药。现在市场上小药成百上千种,良莠不齐。本人不再推荐某些东西。请根据自己对某些小药的了解和习惯来用。建议宁少无多,再建议辅味莫把主味盖。其实除了小药之外。添加剂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比如红糖,蜂蜜,曲酒等等。
饵料的重要性:因为很多钓友心里认为,我钓不住鱼是因为我的食不好。人家狂拔是因为人家有绝密配方。其实非也。饵料好固然重要。但是最终的钓获是和天气、水质、座位、钓技、钓法等综合因素的一种体现。
各个按天垂钓的商品鱼池(通称天坑或者黑坑,下同),全国各地每个地区的天坑(黑坑)比赛每日都有。虽然没有高额的奖金,没有人颁发奖杯,但是这里面钓者与钓者之间,也是明争暗斗、你追我赶,如火如荼:黑坑钓友的装备、每次垂钓之消费,一点也不亚于那些专业比赛
人工养殖的池塘、山塘、小水库(以下简称塘、库),尽管鱼密度大,但分布并非平均。有的地方鱼多,有的地方鱼少,有的地方甚至很少有鱼光顾,钓点选错,不但鱼难钓,甚至可能让你当空军。那么在养殖塘、库钓应该怎样选择钓点呢?我想谈自己的看法。
红虫拉饵适合在黑坑竿塘钓鲫鱼,在水温低的情况下,效果要明显好于面饵,有些钓友在钓竿塘的时候经常使用肉夹馍钓法,就是面饵里面加红虫,其实直接拉红虫效果也很不错,就是有点费虫子。野钓的话不建议使用,野钓可以直接在钩上挂几个红虫即可。红虫拉饵准
说到陌生水域施钓,就必须开动脑筋,对当地环境、条件、地形、地物进行一番侦察、探索与判断。1、察看周边环境及地形、地物。有无影响抛竿、甩钩的障碍物,岸边有无靠岸极近的大树、高压电线杆,是否存在岸坡陡峭、悬崖高耸等安全隐患。这是垂钓之前必须注意的首要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养鱼业的发展和休闲垂钓市场的需求,休闲渔业兴起,逐渐取代了那种免费垂钓的历史,这种新兴的休闲垂钓渔业采用两种收费方式:一种是论斤收费,另一种是论竿收费。论斤收费的鱼塘鱼个体较大,密度也较高,要求的条件也宽松,而论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