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四钓二是台钓的基本调标方法。顾名思义,调四钓二就是指调标的时候空钩半水调四目,即示标露出水面四目;钓的时候挂上双饵,调整浮漂位置,使示标露出二目。
如何实现调四钓二
把漂向钩的方向移动到最小距离,保证漂尖到钩的距离不得超过水深。开始调试:多在铅皮座上绕一些铅皮,光铅皮的重量足够大于漂的浮力,抛入水中,漂沉到水中不见出来,这时你可以确认铅皮已经沉底,然后提出,一点点剪去铅皮,直到漂尾露出水面四目。这种状态,就是台钓中所说的水中天平!就是说:漂四目出水这种状态下,漂的浮力与底下的太空豆、铅皮、连接环、双钩等处于一个平衡状态,即:重力=浮力。忽略鱼线的浮力因素的话,鱼钩可以悬浮于水中任何位置。
将钓饵挂在双钩上,为保证钓目准确稳定,要让双饵大小与后面垂钓的时候的双饵大小基本一致。抛到钓位,这分两种情形,一种情形(也是大多数的情形)是示标露出水面不是二目,则反复多次调整浮漂位置,直到让漂露出二目;另一种情形是示标恰好是二目,则上下或向下很小范围内拉动浮漂,直到漂目发生改变,则退回到最近一次示标维持二目的位置。这就算实现钓二了,也真正找到底了。
调四钓二与灵钝转化
调四目钓二目垂钓后,由于气候及鱼性的关系,往往也会出现浮标反应正常,但是钓不到鱼;或是反应模糊,钓饵却在不知不觉中己被鱼吃掉。以上情况,前者称为浮标反应过于灵敏,后者称为浮标反应过于迟钝。这些现象统称为异常现象。
过于灵敏的调整处理:当发现过于敏感的情况时,应及时把钓目增加,改为钓二目半或三目、三目半,甚至钓到四目。如还不能钓到鱼时,可在铅片上再一点一点地加铅片,把调的目数减少,直到上鱼为止。
过于迟钝的调整处理:方法和上面所讲的相反,把钓目减少,即把原来钓二目改为钓一目半或一目,甚至钓水平。亦可一点点地剪掉铅片,使调的目数增加,达到理想的上鱼效果。
按照以上浮标调整的道理,我们可把浮标反应的现象归纳: 调的目数越少,越迟钝;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钓的目数越少,越敏感;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同时我们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水域环境,使用不同的方法垂钓,对浮标进行调整。
调四钓二是台钓的基本调标方法。顾名思义,调四钓二就是指调标的时候空钩半水调四目,即示标露出水面四目;钓的时候挂上双饵,调整浮漂位置,使示标露出二目。如何实现调四钓二把漂向钩的方向移动到最小距离,保证漂尖到钩的距离不得超过水深。开
几次看到有些钓友对“找底”提出种种疑问,找底找到2目挂饵过后为什么又不是2目而是4目、3目了?水下钩饵究竟是什么状态,是钓灵、钓钝还是钓的不灵不钝?有人说:“找底——在钓鱼过程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赛后当头脑清醒下来,想重新找找底,验证一下自己的怀疑
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众所周知,浮漂(包括漂尾)具有一定的体积,排开水能够产生浮力。浮力的大小和方向,遵从阿基米德定律: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只有正确认识浮力,才能够创造正确的调漂理论
为"调高灵"还是"调低灵"的事情迷惑了两天,到处查资料,下来苦苦思索,脑袋都快想破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以前脑子里灵顿的概念很清晰,这几天被这两个词弄得满脑子都是调高调低的问题,最后仔细琢磨程宁的"调低灵",靠,终于明白了,他是专门针对浮漂来说的,不针对线
钓鱼调漂是大家在钓鱼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如果浮漂没调好,对我们钓鱼会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竞技钓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在平时的休闲野钓过程中,对浮漂的调整不是很讲究,但是如果浮漂调整的好,鱼吃口的信号会很清晰,增加我们的钓获量。对于一些钓鱼新
七星漂最适宜静水,或风浪影响较小的水域钓。它的优点:入水轻,扬竿时不易惊扰钓点中的鱼,出水时也不会产生太大的阻力。使用简单,通常在匹配钓组时,只需调一次漂,以后无需再调,即使由浅钓深,只需将浮子向上抹抹即可,需要钓浮时,可将浮子悉数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