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钓者都习惯将钓饵投到窝子中间,有的人甚至是小心翼翼的下钩,生怕投不准。其实,钓饵有时不应投在窝子的正中间,而是 投到窝子的旁边。
这里说的窝子,就是投放诱饵的地方。钓鱼人的习惯是先投诱饵,后下钩。诱饵因多是虚实兼备的糟食,糟食入水后会散开,由一团向四周漂散成一片片粉屑状物质。鱼通过饲料的气味和碎屑逐渐发现诱饵,然后由诱饵区的外侧向诱饵区中间游过来,鱼首先接触的就是诱饵区最外围的少量饲料,钓饵入水沉底的落点若是在诱饵的外围,那么鱼就很容易最先发现钓饵,又因为钓饵的质量(香味)比诱饵高,所以鱼儿自然放弃那些怎么吃也吃不了多少的碎屑,而吞食实实在在的美味——钓饵。这就是为什么要将钓饵投放到诱饵区外围的原因。
钓饵应投到诱饵区外围的那个方位呢?是左侧,右侧还是前方后方呢?这也要根据当时的水情风向灵活掌握。
首先,无风浪时,钓饵应投到诱饵的外侧,这是因为钓点不远,鱼总是由深水区向浅水区游弋觅食,钓饵在窝子的前方,最容易被从深水区游到浅水区的鱼发现,及早接触到钓饵,另外诱饵入水后往往是小鱼抢先到窝边吃食,而大鱼显得老成稳重,总是后来诱饵区,有时甚至是现在外围观察,然后才见机行事,钓饵投到窝子的外侧,不正迎合了大鱼的这种习性吗?此时一旦大鱼咬钩,收获更好。
依据风向投钩。水中的饵料会随水浪扩大,也就是说,刮南风,饵料会向北扩散,刮北风,饵料向南扩散,所以钓饵应该一句风向水浪而落——落在窝子外侧的水浪波动的方向。
钓饵距离窝子多远为好呢,要根据风力的大小灵活掌握,无风无浪,钓饵自然离窝子近一些,可在窝子的中心点30cm以内,有风有浪,距离窝子的中心点可稍微在远一点。
这个问题不少钓友容易忽视,应引起注意,以便取得满意的钓鱼效果。
不少钓者都习惯将钓饵投到窝子中间,有的人甚至是小心翼翼的下钩,生怕投不准。其实,钓饵有时不应投在窝子的正中间,而是投到窝子的旁边。这里说的窝子,就是投放诱饵的地方。钓鱼人的习惯是先投诱饵,后下钩。诱饵因多是虚实兼备的糟食,糟食入水后会散开,由一团向四周漂散成
钓鲫鱼秘方:冰片10克、花露水5克、白大米500克,用白酒100克浸泡7天可用,钓鱼时用此药米撒入水中“打窝子”,用红蚯蚓做钓饵。钓鲢鱼秘方:用油糠1000克、白酒100克、白醋150克、花露水10克,另加面粉适量。以上各料拌在一起搓成条状上钩,钓鱼有奇效。
说起丝袜大家很难将它和钓鱼联系在一块,但在实际野钓过程中丝袜却有着妙用。使用废旧丝袜装诱饵,诱饵在丝袜中,不会被水浪冲散,由于鱼只能闻到饵料的气味,吃不着,或吃得极少,不浪费饵料,扎一袋诱饵可用半天或者一天。钓鱼结束后,袜中的饵料仍可留着下次使用。下次使用时应
想要钓的多必须先打窝,打窝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本站有篇文章“制作诱饵窝料要掌握八个技巧”详细介绍了诱饵窝料的制作过程,饵料制作完了到底每次钓鱼要投多少窝料呢?诱饵的投放量取决于钓情,少时用鸡蛋那么大一团即可,多时可一次投放十多千克,甚至数十千克。怎么样才算投的适
(一)虚实兼备:虚,指的是粉末状物质;实,指的是颗粒状物质。二者合二为一。饵团投入水中后,粉末状物质雾化快,会在水中形成一片粉末状雾区,以吸引周围的鱼。颗粒状物质沉入水底,可供游来的鱼食用。由于颗粒十分小,鱼难以一时吃得很多,吃不饱,可是又舍不得离去。这时钓鱼
钓鱼者都知道“鱼食儿”重要,视其为专门学问。其实,若论对渔获量的影响之大,“做窝儿”与制饵一样,占有垂钓的半壁天下。但对这一点很多的钓者认识不足。即使有所认识,实践中也多是“粗放经营”,以为无非弄点好嚼货往里一扔,在窝饵配制,做窝技法,因鱼施窝等方面都极不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