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目前在市面上主要流行的浮漂材质有三种:芦苇、巴尔杉木和孔雀翎。三种浮漂各有特点,我们在选用浮漂时可以根据战术和鱼情特点,扬长避短,挑选到合适的浮漂。
第一种:芦苇漂
芦苇漂的材质其实就是南方的茅草,而非芦苇,取其茎干制作成漂,内包海绵体,在制作的过程中,会有少量水分,遇到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明显,会热胀冷缩,因此稳定性不是很高。我们在使用时如果温度变化过大,要特别小心一些。在冬天较为适合使用芦苇漂,因冬天的温度相对稳定。
其特点是整体密度平局,重量偏轻,可以负担重饵、大型鱼、大线组,因此多用于钓混养、钓大鱼。芦苇漂的动作非常灵敏,在钓小鲫鱼的时候应当要注意。
第二种:巴尔杉木漂
巴尔杉木是生长于热带雨林中的一种植物,它的特点是重量很轻,毛孔多,一般用于航天航空领域、电影特技材料、飞机模型制作等,因为木材的浮力分配很平均,所以它是最容易掌握的浮漂。
巴尔杉木漂是比较大众化的,一般人都很容易调漂,因为它比较稳定,又没有贯穿,而且是外面重里面轻,很多人不管是习惯钓孔雀翎漂还是芦苇漂,他们去改钓巴尔杉木漂,也会比较习惯,因为巴尔杉木漂是处在这两种浮漂中间的。
第三种:孔雀翎漂
孔雀翎漂的海绵体是动物脂肪,所以其稳定性相对于植物性的芦苇漂和巴尔杉木漂来说要高。在制作工艺上,以前使用玻璃纤维棒,比重较大,但今年在技术和材料上都有所突破,现在使用的碳棒较轻一些,而且碳棒可以贯穿其全部。这种浮漂的制作工艺决定了孔雀翎漂的反应动作的规范性。孔雀翎以老年自然脱落的为佳品。因为这种羽毛体内的海绵体已经老化,对气温度影响引起的冷缩热涨反应更小。
问:不同的漂形与其产生的动作有什么关系?
何:首先,传统的漂形是长身,其浮力分布垂直,多用于底钓。
而接口浮漂是短身,因为漂身的直径,横切面积加大,浮漂下沉到翻身这个过程会慢一点。
长身浮漂比短身浮漂下沉速度快,因此相同的浮力条件下,不同的造型,其特点也不同。
问:浮漂有什么样的功能?
何:第一是控制悬坠,以产生调目。调目就是调整铅皮的大小使浮漂达到你要的那个格。钓目,则是通过调节浮漂的位置,也就是所谓调节水线的长短,来使浮漂达到你设想的那个格。设定调目和钓目,目的是让整个线组在水中达到我们需要的灵敏和迟钝状态。
第二是控制线组下沉的速度。
问:软尾漂和硬尾漂有什么特性和用处?
何:软尾漂即空心漂,它是两“浮”一“沉”,就是漂苗和漂身的比重小于水,漂脚的比重大于水。硬尾漂即实心漂,是两“沉”一“浮”,即漂苗和漂脚的比重大于水,漂身的比重小于水。只要我们记住软尾漂:两“浮”一“沉”, 硬尾漂:两“沉”一“浮”这公式,无论软尾漂是否一定浮于水,但比重一定小于硬尾漂,这是事实!这两个问题说通了,区别也就出来了,问题就出在浮漂的比重不同,而物体相同的情况下,浮漂比重越轻,浮力就越大,众所周知,我们钓鱼时使用及调整的是浮漂的剩余浮力。
软尾漂比硬尾漂的稳定程度高,假动作少,适于钓假口多的鱼情。而在天气寒冷、鱼口少的情况下,使用硬尾漂效果比较好。当然,这些都是普遍规律,我们钓手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加以灵活运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问:如何挑选一支质量好的浮漂?
何:首先一支好的浮漂,其自重要适中,相对轻一些的要好一点,这样浮力大,运动的阻力小。
其次漂的表面要平滑、顺畅,不能有疙疙瘩瘩。浮漂表面的涂装要好,越是难干的漆面越好,因为速干油漆的工艺会比较粗糙。
第三要看漂的整体工艺,主要是看漂的垂直度,看漂苗、漂身、漂脚的同心度。
问:最后请您和我们谈谈维护浮漂有什么方法?
何:一般好的浮漂耐酸碱度和高温的能力都较好,所以用水清洗即可。这种浮漂可能使用了两年,漂苗已经变色了,但是漂体还是完好的。
一般地,我们不要曝晒和挤压浮漂,最好使用以绒布定位的漂盒,最好不要用漂桶来存放浮漂。在选择漂盒盛装浮漂时,一般尽量选择一些外体结实、内里柔软,且留有专用凹槽的漂盒。漂盒的大小、高低尺寸要适合浮漂,尽量将浮漂置放的宽松些;每次开关盒盖时,尽量要做到轻拿轻放,避免人为损坏(特别是漂尖部分,千万不要被盒盖挤压)。
何:目前在市面上主要流行的浮漂材质有三种:芦苇、巴尔杉木和孔雀翎。三种浮漂各有特点,我们在选用浮漂时可以根据战术和鱼情特点,扬长避短,挑选到合适的浮漂。第一种:芦苇漂芦苇漂的材质其实就是南方的茅草,而非芦苇,取其茎干制作成漂,内包海绵体,在制作的过程中,会有少
子线细,的确是为了方便鱼入口,但长度没有一定,钓鱼比赛对长度的限制是为了体现公平,台湾的钓鱼比赛也是这么规定的。子线粗,是为了钓大鱼,主要是为了防止断线。从技术上说,长和短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钓过程、打接口和钓猾鱼上。曾经有场比赛,来自某一城市的钓手包揽了整个比赛
悬坠钓爱好者配用子线,通常是细线配小钩,子线强力一般低于钩的拉力。它的合理之处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鱼情不佳、鱼吃饵意愿降低、钩子入口不好时,细线能保证钓线的柔软性以方便钩子进嘴;细线配大钩时鱼吃的比较牢,不容易脱钩。这样配的缺点,是子线
1.碳素竿有防电标志,玻璃钢竿没有。2.玻璃钢竿质地粗糙,有网状花纹,能看出纵横交错的经纬线。碳素竿质地细密,管壁外无花纹,呈黑亮色,即便有的有网状花纹,也是碳素纤维底布,其细密、呈银白色,与玻璃钢竿明显的经纬线交织截然不同。碳素竿韧性好,导电性能好,具有耐磨
扬臂抛线,入水压竿,一套完美的动作之后,就等漂动刺鱼了。但经过观察,很多钓友忽略了一个细节,即正常钓况下,竿尖入水过于随意,注意力只在漂上,竿尖往往入水过深。这就造成了垂钓中不单力道运用不好,还会错失良机,缠线、伤线、跑鱼。不管是竞技钓还是休闲钓,有一个共识应
钩、线和线组是由钓饵和钓法派生出来的。如传统钓用自然饵,按饵形选择鱼钩,线组一线到钩,坠钩平底,在不分鱼种什么鱼都钓的时候,为保险起见,脑线再细也以耐得住冲击为前提,所以不会太细。另外钓前先打窝,诱饵沉底,由鱼星和鱼口推测咬钩的是什么鱼、大鱼还是小鱼,形成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