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酷热的夏季相比,秋季的鱼确实比较好钓。这是广大钓友在长期的垂钓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无需置疑的。经过炎热难耐的夏季,鱼儿备受“煎熬”,一旦到了天凉气爽的秋季,气温和水温下降,鲫鱼们感到非常舒适,加上为了储存营养准备过冬,鲫鱼的活动量、活动范围增大,食欲旺盛,便不停地到处(特别是浅水域)游弋、嬉戏、觅食,鱼确实好钓了。但是,我认为,在秋季里钓鲫鱼,要真正做到鱼好钓,应该做到 “四活”,即灵活掌握出钓时间,灵活选择钓位钓点,灵活选用饵料,灵活运用钓技钓法。
一、灵活掌握出钓时间。初秋的气温、水温基本上与夏末的相似,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出钓的时间应“早钓东方红,晚钓鸡进笼。”即早上6点到9点,下午3点到7点,钓谚云: “宁钓早晚一刻,不钓中午半天。”在这个时间段里,气温和水温较低,鲫鱼感到舒适,食欲旺盛,喜欢到处游弋、觅食。仲秋,天气变得较凉爽,气温水温都较低,真正到了年中钓鱼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一天都可以进行垂钓。到了晚秋,如果没有寒流来袭,气温和水温与初冬相似,早晚气温水温较低,出钓时间早上应为7点以后,到下午5点收竿。
一、灵活选择钓位钓点。虽说:“秋天到,鱼好钓。”但如钓位钓点选择不好,鱼也就不好钓了。正如钓谚所说:“三分钓技,七分钓点。”秋钓野鲫,必须根据初秋、仲秋、晚秋不同时段来灵活选择钓位钓点。初秋早晚钓近岸(浅水域),中午钓远岸(深水域)。因早晚近岸的气温水温较低,水中氧气充足,水中有小虾、小鱼、草籽、各种水虫,鲫鱼喜到那里游弋、觅食。中午钓点应选在较深的水域,因为气温和水温的升高,鱼都游到深水域避热觅食去了。钓点选在建筑物的背阴处、大树下、桥墩下、竹林边。仲秋钓点的选择与初秋差不多,只是离岸的距离稍微远些。晚秋的气温水温接近初冬。早晚选钓深水域,中午选钓浅水域。所以秋季钓野鲫选择钓点应该灵活,一日三换。
总之,不管是钓近,还是钓远,都应该把钓点选在水草的草缝、草洞、草隙处,选在草头的40—50厘米处,选在倒树、断枝、败叶、杂物处,选在河底的小坑洼、小沟坎处,那里食物多,氧气充足,可以藏身避敌,是理想的居处。
三、灵活选用饵料。钓谚日:“饵料对了口,鱼儿跟着走。”秋季钓野鲫用饵,要根据“三秋”不同时段灵活选用“对鱼口”的饵料才能多钓鱼。初秋用饵可在纯清淡的饵里加一些腥味料,如用面蘸药米钓,可在面里加一些骨粉或虾粉、鱼粉。仲秋用饵腥味可适当浓些,也可素荤饵都准备,在垂钓中分别试用。晚秋诱饵要有浓腥、浓香味,钓饵用红虫或红蚯蚓,饵要鲜活,大小适中上鱼率才会高。
四、灵活的钓技钓法。初秋可守窝钓,打两三个窝子,在垂钓中汰劣保优,钓底和浮钓灵活用。仲秋,可采用守钓走钓相结合。打窝时可打轻窝,几个窝轮流钓。钓时可用引逗法,没鱼咬钩时,可将钩饵轻轻提起15厘米,再慢慢放下,把死饵变成活饵,引鱼吞饵。精力要高度集中,做到三不离,及时发现漂讯,抓住提竿机会抖腕抬竿。晚秋可不打窝,用游击战术“甩大鞭”,不断地移动钓位、钓点,把钩饵投到草洞、草头、河底的小沟坎、坑洼处,每个钓点引逗两三次,引鱼吃饵上钩。
和酷热的夏季相比,秋季的鱼确实比较好钓。这是广大钓友在长期的垂钓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无需置疑的。经过炎热难耐的夏季,鱼儿备受“煎熬”,一旦到了天凉气爽的秋季,气温和水温下降,鲫鱼们感到非常舒适,加上为了储存营养准备过冬,鲫鱼的活动量、活动范围增大,食欲旺盛
一、选择适宜的出钓时间:1.选阴天。特别是连续几天阴而不晴天。2.选雾天。农谚日:“十雾九晴。”雾天水面的空气格外清新,水中溶氧量增加,鱼儿活跃,容易诱聚,肯咬钩。当雾散天晴时,也会暖而不热,气温和水温也很适宜鱼的生存,也会好钓。3.选择雨天。仲秋多是绵绵细雨
1.雾化诱鱼,破解鱼的泳层奥秘。商品饵打窝比较隐蔽,以搓大饵抛钩,沉底抖散代替手撒饵,以后则以钓饵溶散,提竿脱落而有边诱边钓。然而钓鱼人很快发现,拉饵松散,持钩时间短,加快抛钩频率,6~9秒钟抛一次钩,一分钟抛钩10次,同样是边诱边钓。本来钓鲫鱼都是搓饵钓底,
众所周知,鲫鱼好钓,并且适应环境能力强,在一般情况下,漂讯是点动一两下,即上升或下沉,非常好掌握。然而,在气压较低的时候,鲫鱼虽然耐低氧能力强,但鱼口就不好掌握了,正常的浮漂信息提竿就是不中鱼,尤其是在立秋前后的当伏天,多数天气气压低,空
笔者90年代初接受搓饵,99年玩起了拉饵术。那时无论走到哪儿(水库还是河流),拉饵半天钓鲫鱼3~4斤是小菜一碟,还时常有鲤、草入护。近几年来,水环境污染严重,加之电鱼、毒鱼、网鱼,水库、河流鲫鱼锐减,到处都是白鲦、马口鱼唱主角。“空军”或只钓中几尾鱼是常事,一
现在野生钓点越来越少,基本是有一些好地方,电工网工也经常光顾,由于受捕、网、吓、电、缺氧、等各方面的影响,很多鱼儿变的很狡猾,垂钓起来也更加困难,如何进行诱钓也成为钓鱼人经常讨论的问题,本篇文章着重探讨诱鲫鱼的话题,钓饵可根据水域的具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