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雾化诱鱼,破解鱼的泳层奥秘。商品饵打窝比较隐蔽,以搓大饵抛钩,沉底抖散代替手撒饵,以后则以钓饵溶散,提竿脱落而有边诱边钓。然而钓鱼人很快发现,拉饵松散,持钩时间短,加快抛钩频率,6~9秒钟抛一次钩,一分钟抛钩10次,同样是边诱边钓。本来钓鲫鱼都是搓饵钓底,可是在松散饵形成一个管状的雾化水体后,鲫鱼不再沉底了,经常出现浮标翻身后沉不下去、往上顶、下沉中突然停住,甚至浮标没有反应就中鱼了。
基于这一发现,一是待鱼上浮后调整浮标和水线,改钓底为钓浮;二是加快抛钩频率,利用雾化诱鱼,促使底层鱼像蚂蚁爬树一样追着钓饵往上跑。钓鱼人将此比喻为“把鱼装到管子里”,以至抛钩后数一二三,提竿就有鱼了。鲫鱼怎么就离底了呢?答案是雾化诱鱼,促使鱼主动改变泳屡。于是又有设钓棚为水深一半、三分之一,甚至一标深,不管有鱼无鱼以一分钟抛钩10—15次的频率诱鱼,一旦浮标出现异常就立即提竿。这一技术的缺点是信号不确定,空钩率高,90分钟比赛60分钟无鱼,但延续至今已成了钓快鱼的基本手段。
2.迎合鱼口,认识钓饵的适口性。雾化的目的是诱鱼,但鱼多信号就乱,反应在浮标上的咬钩信号没法统一,所以拉饵多空竿。诚然,鱼浮多离可以通过钓饵比重、雾化快慢和钓棚离低来控制,但同钓底时鱼只有俯冲和贴底咬钩两种方式,鱼讯简单,容易识别相比,钓离底时因钓饵悬浮,鱼有了向上顶饵和从侧下方冲击钓饵的可能,这样鱼讯的形式多了,这是拉饵多空竿的另一个原因。另外钓底时钓组相对稳定,离底后由于水流、水压的作用钓组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同样下挫1目,钓底的中鱼率比钓浮高。然而除了诱鱼之外,游离于鱼钩的雾化微粒是钓不上鱼的,必须钩上有饵才能将鱼钓上来,所以拉饵讲究雾化和持钩性的统一,即入水后饵化掉多少,钩上还留多少要有一个合理比例。如果雾化多于残留,鱼习惯了用喝的方式吸入悬浮的饵微粒,则触饵轻,标尖频现小动作却钓不上鱼;雾化少,残饵大,虽然鱼聚得少却见饵就抢,这样动作少、幅度大,中鱼率就高了。所以钓快鱼要控制诱鱼,并根据鱼口调整钓饵的持钩性。
3.辨鱼识口,搓拉结合谋攻猾鱼。钓快鱼的一般规律是鱼小用拉,鱼大用搓;鱼沉用搓,鱼浮用拉。不过有三种鱼情让人犯难,一是回锅鱼和健康鱼聚在一起,鱼讯时强时弱,不放过每一个细小动作吧,空竿多,等第二口吧,鱼又放弃了。二是鱼上浮不高,时而离底时而沉底,在离底20厘米的范围里沉浮不定,让钓手搓也不日疋拉也不是。三是穿游鱼多,忽上忽下,不仅干扰其他鱼咬钩,还造成了钓手对鱼讯的误判。此时经验成了胜负的主要因素。其中什么情况用拉,什么鱼情用搓,虽然简单,却有坚持到底和灵活变招的区别。如针对第一种情况有软饵钓灵,硬饵钓钝,下钩搓、上钩拉,伤嘴鱼中钓健康鱼;第二种情况有长子线、拉大饵,鱼不咬钩逗一逗和钓不上鱼换支标等等;第三种情况则可以用延长子线抓接口,鸳鸯标尖调高目,上蹿下跳往下钓,抛钩八成钓窝外。除了鱼越钓越猾之外,鱼口的变化还同天气和环境有关,所以即使有全套功夫也会使不上劲。但钓快鱼不能一拉到底,如果不能辨别鱼口,那么搓改拉或拉改搓,交替使用是最简单的办法。
4.改善钓组,上下求索钓全泳层。鱼不咬钩的原因很多,如鱼嗜腥却用了香饵;被腥饵钓上来的鱼放回去后改吃淡腥不吃浓腥了:天气爽,沉底鱼吃口猛,大饵小饵都吃:天闷热,沉底鱼吃口轻,饵大了吸不进嘴等等。钓快鱼用拉饵,可是沉底和离底的鱼口不同,离底高和离底低又不同,如水深1米,鱼又比较大的话,鱼离底不会超过30厘米:鱼小,尾重20~40克,但密度高,会形成水皮下黑压压一片,不过人眼看到的鱼容易受惊,竿起竿落以及抛钩落水的声音一大就炸了。十年前,拉饵钓一标深风靡全国,但是钓快鱼不能等,于是以钓一标深为基础,有了从上往下钓和自下而上追着鱼的泳层钓。然而,享受过程的钓手不习惯前半场都是空竿,后半场又钓得喘不过气的钓法,他们需要的是快慢有序、张弛有度、该慢则慢、该快则快。这样,在比较了各种钓快鱼技术之后,就有了拉饵为主,搓饵为辅,以鱼重选择线组,强调钓饵适口性和视浮标为钓鱼人眼睛的基本配置,在钓法上就是不设钓棚,顺势应变,在追着鱼钓的同时上下求索钓全泳层。
1.雾化诱鱼,破解鱼的泳层奥秘。商品饵打窝比较隐蔽,以搓大饵抛钩,沉底抖散代替手撒饵,以后则以钓饵溶散,提竿脱落而有边诱边钓。然而钓鱼人很快发现,拉饵松散,持钩时间短,加快抛钩频率,6~9秒钟抛一次钩,一分钟抛钩10次,同样是边诱边钓。本来钓鲫鱼都是搓饵钓底,
众所周知,鲫鱼好钓,并且适应环境能力强,在一般情况下,漂讯是点动一两下,即上升或下沉,非常好掌握。然而,在气压较低的时候,鲫鱼虽然耐低氧能力强,但鱼口就不好掌握了,正常的浮漂信息提竿就是不中鱼,尤其是在立秋前后的当伏天,多数天气气压低,空
笔者90年代初接受搓饵,99年玩起了拉饵术。那时无论走到哪儿(水库还是河流),拉饵半天钓鲫鱼3~4斤是小菜一碟,还时常有鲤、草入护。近几年来,水环境污染严重,加之电鱼、毒鱼、网鱼,水库、河流鲫鱼锐减,到处都是白鲦、马口鱼唱主角。“空军”或只钓中几尾鱼是常事,一
现在野生钓点越来越少,基本是有一些好地方,电工网工也经常光顾,由于受捕、网、吓、电、缺氧、等各方面的影响,很多鱼儿变的很狡猾,垂钓起来也更加困难,如何进行诱钓也成为钓鱼人经常讨论的问题,本篇文章着重探讨诱鲫鱼的话题,钓饵可根据水域的具体情
在夏天闷热的天气钓鲫鱼,由于气压很低,造成水域中严重缺氧,鱼类尤其是鲫鱼都不在水底游动、觅食,纷纷浮在水域的上中层活动。在一般情况下,鲫鱼还是要进食的,但必须采用拖钓法才行。何谓拖钓?就是钓者手持5.4米或6.3米长的手竿、手车竿,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从前
冬季随着温度的下降,鱼类的活动范围收缩,摄食量减少,鱼相对难钓。由于冬季气候特点是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温度也时高时低。温度高的时候,用什么浮标都无所谓,一旦温度低时,鱼的吃口明显变小,这时再用大标很难看出浮标的动作,因此建议:选择长度短的软尾标(标目在7~9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