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外广大垂钓者对鱼饵的研究越来越感兴趣,也越来越具有科学性,这是从对鱼的生理特征的研究而引发的。鱼为了适应自然界的生存竞争,有着自身的本能,突出表现在嗅觉、听觉和视觉,其中又以嗅觉最为灵敏。鱼不仅能辨别各种气味,而且能嗅到其同类在“恐慌”、“警告”时产生的异味。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发生:钓者钓起一条鱼以后,就再也没鱼上钩了。这是因为被钓的鱼的侧耳器官在受惊时分泌出一种液体,其他鱼嗅到此液体的气味就远远游开了。人体中的气味有时通过用手装鱼饵时,使钩、饵也带上这种气味,其中有的气味为有些鱼所讨厌,有的气味为有些鱼所喜欢。如人体分泌物中一种叫左旋羟基丙氨酸的物质的气味,就是鱼最怕、最讨厌的气味。所以我们在使用饵料时,不能不研究饵料的气味,在气味上动些脑筋,以诱鱼上钩。
通常在诱饵中使用的气味有香味、臭味、怪味三种。在香味中,还可以细分为酒香型、油香型、奶香型、水果香型、中草药香型、化妆品香型及提味的味精、咸味等。
酒香型:曲酒、酒糟、酒麸(麸皮加酒曲发酵)。
油香型:炒芝麻(研碎)、芝麻酱、芝麻饼、油渣、黄豆饼、菜籽饼、花生饼。
奶香型:奶油、奶粉、冰淇淋粉。
水果香型:食用香精、椰蓉、香蕉。
中草药香型:山柰、丁香、千里香、干松、白枳、桃草、肉桂、五味子、扁丁香、细辛和维生素b1、b2、b12。
在臭味中有:臭椿树皮(晒干、研碎),羶味如羊油、羊头脑(焙干、粉碎),腥味如鱼虾(焙干、研碎)、鱼粉等。
在怪味中有:阿魏、蚕蛹粉、胎盘粉、蚯蚓粉以及含有甜味(或加糖)的诱饵。
目前国内外广大垂钓者对鱼饵的研究越来越感兴趣,也越来越具有科学性,这是从对鱼的生理特征的研究而引发的。鱼为了适应自然界的生存竞争,有着自身的本能,突出表现在嗅觉、听觉和视觉,其中又以嗅觉最为灵敏。鱼不仅能辨别各种气味,而且能嗅到其同类在“恐慌”、“警告”时产生
在探讨使用香饵的问题上,首先应明确地回答一个问题:鱼能嗅到香味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我国古代钓者,就曾提出以“桂”为饵,“芳其饵”等,指的都是钓饵要香。鱼的感觉就是凭视、听、嗅和触等感官,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嗅觉功能相当灵敏,许多钓友都知道鲢鱼喜酸,鳙鱼喜酸臭
酒,尤其是曲香酒,有浓郁的香味。有些鱼对酒的香味特别感兴趣,因此,钓友们巧妙地利用各种酒香,作为鱼饵的添加剂,有时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当然,香酒也和其他各种钓饵一样,使用时要有一定的条件,才能发挥其特效,例如水的温度、肥瘦,以及平时喂养习惯等条件不同,效果自然大
软面饵团:也是海竿所使用的一种鱼饵,它是以玉米面为主要原料,有的还添加一些细豆饼粉等。制作的方法是先将玉米面调湿,如用量大,可上笼屉散着蒸熟,如用量少,可将湿玉米面捏成厚2~3厘米,直径5~6厘米的小圆饼,用小锅将水烧开,将玉米饼投入沸水中煮15~20分钟(刚
玉米,又称苞谷、苞米和棒子,它含有大量淀粉,并具有清香。玉米粒从青嫩到干老,均可作鱼饵,而且可以作出多种钓饵,很受多种淡水鱼的喜爱,故而它有素饵之王的美称。下面介绍一些以玉米为原料的制作鱼饵的方法,供参考。干玉米粒制饵。有多种制作方
到水果摊收集菠萝皮10千克,放于阳光下晒干(抽空翻动几次,约十多天会干)。将干菠萝皮用打料机粉碎成粉末,再装入塑料袋中密封,置于阴凉通风处。用法:取菠萝粉500克,小鸡饲料粉(腥香味)100克,麝香水1支,白糖5克,面粉10克,用钓场水拌成面团,并分成三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