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友来信称:有一次他在钓鱼,身后有二人在观钓,漂动了一下,一人说是鲤鱼咬钩,另一人则说是白条。提竿后没有鱼,当然他们谁也没猜到。他们是在猜呢还是有根据地说?能从漂的反应上判断出是什么鱼咬钩吗?能!漂动除了证明鱼在咬钩外,还能从漂的动态上看出是什么鱼在咬钩。这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许多老钓手都有这种本领。
因为鱼的种类不同,摄食习惯也会有所不同,这些差异能从漂的反应上分辨出来。但是鱼咬钩的表现,除了鱼的品种不同之外,鱼的饱饿程度不一,摄食的反应也不一样。人饿了,吃饭时紧往嘴里塞;不饿时筷子只在碗中扒拉。鱼也是一个道理,饿鱼夺食,它会一反常态,猛追猛抢。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养鱼池的鱼因食物充足,不如野鱼夺食凶狠。这些凶猛和迟钝、快和慢,都能从漂子上反应出来。鱼摄食最易受外部条件影响,如水温、水中含氧量、水的肥瘦不同,都能导致鱼儿摄食情况的变化,在漂的反应上当然就有所不同。即使是各种条件都相同,水的深浅不一,垂钓的方法不同,漂的反应都不一样。如果说我们既了解鱼的生活习性,又掌握鱼儿在特殊条件下摄食的各种变化规律,那我们在垂钓时就等于长了一双识鱼的“火眼金睛”,只要它咬钩碰动漂子,就能从漂的变化中将它们认出来。
在垂钓时我们与鱼接触的第一个回合,就是观察漂子的反应。许多老钓手只要见到漂稍有动静,马上就知道是什么鱼在咬钩。他们之所以能辨漂识鱼,有几个主要条件:不仅要了解各种鱼的习性,而且也要了解它们在各种不同条件下摄食的反应;再一个就是心中早有“底牌”他准备的钓饵,就是专钓某种鱼的定向钓饵,例如钩上装草,别的鱼一般都不吃草(鲂鱼吃草),所以咬钩拉漂者虽未谋面,但可能定为草鱼无疑。
钓友来信称:有一次他在钓鱼,身后有二人在观钓,漂动了一下,一人说是鲤鱼咬钩,另一人则说是白条。提竿后没有鱼,当然他们谁也没猜到。他们是在猜呢还是有根据地说?能从漂的反应上判断出是什么鱼咬钩吗?能!漂动除了证明鱼在咬钩外,还能从漂的动态上看出是什么鱼在咬钩。
钓友来信问:经常看到报刊上介绍如何将漂子调得特别灵敏,那么,漂子是调得越灵敏越好吗?报刊上讨论漂子的灵敏度问题,大多是指用悬坠配长尾风漂就是大家所说的“台钓”方法。即使是采用这种灵敏度较高的悬坠方式,但是那些垂钓高手也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漂子的灵敏,在一定条件下,
2011年1月3日因休息在家,我是下午l时左右到河边的,至下午4点半的样子,共钓获鲫鱼30多尾,重约2千克。一、吃相上前提:平时,我们对垂钓鲫鱼的认识,多数认为是送漂的多,黑漂的少,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然而,3日我遇到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几乎都是下沉后黑漂中
垂钓者都希望将自己的漂调得很灵,只要鱼在水下索食,信息就会迅速地传递到漂上,漂就有反应,上浮或下沉,提竿得鱼。我曾有过一段时间追求把漂调得很灵,认为调得越灵越好,费了不少劲。经过几年时间的实践认识到,一味追求调灵是片面的,调灵与调钝,应该
初学台钓的钓友,都必须跨越一道门槛,那就是调漂。近些年来,报刊杂志发表了许多关于调漂的文章,这对初学台钓的钓友起到了启发和引导作用,从而加深了对台钓调漂的理解,提高了操作水平。调几目钓几目,这是常说的一句口头禅,但它必须反映客观实际,鱼情不同,漂情不同,调钓的
本站有篇有关台钓的文章讲的是台钓三步调漂法,对浮漂的调整从理论上进行了讲解,但是对于钓鱼新手有些地方可能看不懂,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台钓调漂法(图解)。下面是各种类型浮漂的应用:长标尾---到位前的行程长,适宜钓接口;短尾标---到位快,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