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者都希望将自己的漂调得很“灵”,只要鱼在水下索食,信息就会迅速地传递到漂上,漂就有反应,上浮或下沉,提竿得鱼。我曾有过一段时间追求把漂调得很灵,认为调得越灵越好,费了不少劲。经过几年时间的实践认识到,一味追求调灵是片面的,调“灵”与调“钝”,应该根据具体环境具体条件而定,就是应该根据季节(气温、风)、水域(静水、流水)、鱼种(鲫鱼、鲤鱼、草鱼、鲢鳙鱼等)、人员(年轻、年老)来确定。分述如下:
一、季节(气温、风)的区别
(1)初春、深秋和冬季,天气寒冷,水温低,鱼儿游动缓慢,不爱拿食、摄食时嘴张得小,动作轻微。漂应调“灵”。
(2)夏天天气闷热,水中缺氧,鱼儿不爱吃钩,摄食时吞吞吐吐。漂应调“灵”。
(3)鱼最适宜的水温为20~30℃,此时鱼儿活跃食欲旺盛,漂不要求灵,调“钝”一点没关系。
二、水域的区别
(1)在静水、清水、浅水和无风时垂钓,漂应调“灵”。
(2)在流水混水、深水和有风时垂钓,漂应调“钝”。
(3)在水草中垂钓,漂应调“灵”。
(4)在经常有人垂钓的水域(鱼塘),鱼被钓滑了,常会出现小漂现象,漂应调“灵”。
三、鱼种的区别
(1)钓鲫鱼、小白条等小鱼时,漂应调“灵”。
(2)钓鲤鱼、草鱼、鲢鳙鱼等较大的鱼时,漂应调“钝”调“钝"时还可以隐去小鱼、虾抢食的轻微反应。
四、人员的区别
(1)年轻人的动作反应敏捷,眼快手快。漂应调"灵"。
(2)老龄钓者,动作缓慢,视力不佳。漂应调"钝"。漂的"灵"与"钝"的简便转换。
调漂都是漂坠相匹配,重力归零。钓"灵"时,调目等于钓目。钓"钝"时,可采用延长水线长度的方法,把漂调整到一小半在水中,一大半在水上或略斜着即成。当漂平躺在水面时(或下沉),提竿便可得鱼。
垂钓者都希望将自己的漂调得很灵,只要鱼在水下索食,信息就会迅速地传递到漂上,漂就有反应,上浮或下沉,提竿得鱼。我曾有过一段时间追求把漂调得很灵,认为调得越灵越好,费了不少劲。经过几年时间的实践认识到,一味追求调灵是片面的,调灵与调钝,应该
初学台钓的钓友,都必须跨越一道门槛,那就是调漂。近些年来,报刊杂志发表了许多关于调漂的文章,这对初学台钓的钓友起到了启发和引导作用,从而加深了对台钓调漂的理解,提高了操作水平。调几目钓几目,这是常说的一句口头禅,但它必须反映客观实际,鱼情不同,漂情不同,调钓的
本站有篇有关台钓的文章讲的是台钓三步调漂法,对浮漂的调整从理论上进行了讲解,但是对于钓鱼新手有些地方可能看不懂,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台钓调漂法(图解)。下面是各种类型浮漂的应用:长标尾---到位前的行程长,适宜钓接口;短尾标---到位快,适
台钓的精髓一是用饵在一个就是用漂,要想用好浮漂首先要对浮漂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比如浮漂的分类,各种类型浮漂的用途等等。下面以图片的形式介绍一下各种浮漂的分类和介绍。浮漂的介绍长脚长身长尾浮漂长脚长身短尾浮漂长脚短身长尾浮漂短脚长身长尾浮
学习钓鱼先学调漂,很多钓鱼爱好者刚学钓鱼的时候,对调漂很是头疼,调四钓二是学习台钓调漂的入门调法,浮漂好调难的是临场的应用,只有把基本的调漂法学会了,才可以举一反三。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调漂方法,俗称三步调漂法:第一步;调好调目1、把大坠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台湾钓法传入大陆,当时只有一种浮标孔雀羽材质、7目软尾、身长120毫米、标脚长50毫米,钓鱼人称之为鲫鱼标。随着钓鱼技术的发展,以及钓具产业的崛起,不论是浮标材质或是形体,都越来越多样化。面对形形色色的浮标,该如何去应用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