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饵料钓鲫鱼,调钓很关键,而调钓中最关键的是找底。底没找对,等于调钓就没过关。钓鱼界很多新手像教科书式的只追求调四钓二、调五钓三;须不知调四钓二、调五钓三只是参考,真正调多少目钓多少目还得看实际情况。一旦调目调好后,想钓多少目,是以找底为准。
那么怎样才能精确找到底?凡是一有口(顿口)扬竿中鱼,且是正口,就是最好的底。所谓“上钝下灵”指的是倘老是上钩中鱼,可能钓的有点钝了,老是下钩中鱼,可能钓的有点灵了。无论是钓钝还是钓灵,都爱跑鱼。
钓的过钝的表现:
1.无漂相,准备换饵时提竿中鱼;
2.漂相很乱,空竿很多,下顿或上顶有时中鱼有时不中鱼;
3.上鱼后,摘钩时发现鱼钩不在鱼上嘴唇12点位置,而是在下嘴唇或嘴角。好比绳子不是栓在牛鼻子上,鱼容易翻身扑腾,导致抄鱼时脱钩跑掉。凡是抄鱼时跑掉的百分之九十都是钓钝了。
4.老是上钩中鱼,鱼钩时而是正口,时而是偏口。
解决方法:下推浮漂慢慢调整,直到中鱼后上下钩都是正口。如下图。
钓的过灵的表现:
1.有顿口,扬竿是空竿,有口打不到;
2.在水底一中鱼就脱钩,像是钩不锋利没刺穿,或感觉钩子只勾到鱼嘴皮一点点似的;
3.有顿口扬竿中鱼,鱼是上来了,但鱼钩只勾到鱼上嘴唇上一点点皮,勾的不深,挂的不牢,稍有不慎就会跑脱;如图。
4.上钩从不中鱼,老是下钩上鱼。
解决方法:除了最后一条可调可不调,其余的上推浮漂慢慢调整,一般上推半个钩距或一个钩距。
底找好了,调钓才算是及格。可见钓目是精确找底后才确定的,不是你想钓几目就钓几目。换了饵换了钩,你还得重新找底,尤其是在钓小鲫鱼的时候,精确找底显得十分重要。至于调几目,得看饵重和水深。饵越重或水越深,调目就要调的越高,否则线绷不直。如果你老调重弹,还是调四钓二、调五钓三,在垂钓过程中可能灵敏度差的让你哭,而你却找不到原因所在。
当然,灵与钝与线组粗细也密切相关。钓鲫鱼线组标配是0.8+0.6,此线组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高配是1.0+0.8,再大就是耍流氓(野钓除外);低配是0.6+0.4,主要是冬天鱼口轻时使用。
就讲这么多。最后祝愿广大钓友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大鲫大鲤。
用饵料钓鲫鱼,调钓很关键,而调钓中最关键的是找底。底没找对,等于调钓就没过关。那么怎样才能精确找到底?
钓鱼大多时候是钓底,但是有时候因为钓环境不好。如水底挂,水底有酱层等,环境气候的变化,会导致鱼离底。如果这时候我们还坚持钓底会很少有鱼吃饵料,这时候可以钓离底。但是有部分钓友还不明白钓离底如何调漂,今天小宫和大家一起来聊聊钓离底如何调漂。
都说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大师们都能通过浮漂的情况来获知水底鱼儿吃饵的状况,反正你也看不到水底无法反驳,你就听他给你唠呗。但是该学的还是要学的,今天简简单单说几个场景下的调漂方法,都是瞎琢磨的,不对的大家指出来一起探讨!
昨天钓鱼,一个钓友问,她调平水钓2目,出现的漂相不明显。这个是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钓鱼调漂很重要,野钓的时候很多钓友都喜欢空钩调平水,钓2目。但是有时候漂相不明显,这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处理才能体现出更好的漂相?
在垂钓中顶漂上鱼和黑漂上鱼的区别在哪里?这个得从鱼吃饵料,调漂说起。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漂相是由鱼吃饵时的动作,和双饵在水里的状态形成。所以无论是浮漂上顶中鱼,还是下顿黑漂中鱼都是根据这两点产生的信号。那怎么才能有上顶和下顿黑漂中鱼呢?我们一起分析一下。我们
话说江湖盛传“一朝入坑,三年调漂,五年找底,十年开饵,终生打窝”,本着虚心学习,格物致知精神,在此纯理论探讨,因为实际野钓环境水底复杂,变化莫测,不可硬套理论。纯理论探讨,假设满足以下条件:1.水底平整,区域水深3m恒定,无风无浪。2.浮漂漂尾共20目,1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