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前几天的一场秋雨,温度已已经越来越低了。在这秋意渐浓的日子里,鱼儿的胃口也往往会大增。因为它们为了抵御即将来临的寒冬,会大量摄食,以能积累足够的脂肪越冬。俗话说:“三年调漂,十年开饵。”也就是说在垂钓活动中,饵料的配制是最不好掌握的,下面笔者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秋季钓鱼调制饵料时的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饵料的味型
夏季水温高时,选择饵料主要以较为清淡的香甜味型为主。为了能够快速有鱼,通常可以在饵料中添加一点蜂蜜、白糖、草莓香精或者是商品饵料来更好地适应鱼口。
进入秋季之后,气温凉爽宜人,鱼特别是仲秋以后口大增,并且因为它们急于进补,对于腥味味型饵料更为偏爱。这时候在调制饵料时,就需要在诱饵窝料以及钓饵中添加适量的腥,比如可以在诱饵窝料里面加入一些虾粉、蚕蛹粉和浓腥味的商品饵料等,从而提高饵料的腥味来达到快速诱鱼的目的。
秋季选用腥味饵时,即使遇到小杂鱼闹漂情况,也不要急于改变饵料味型。小杂鱼闹漂也并非坏事,它们一闹,反而能够加速饵料的雾化速度。俗话说,小鱼闹,大鱼到。作钓过程中,如果遇到小杂鱼闹了一会儿后却又突然没动静了,此时,多为大鱼进窝的征兆。钓者这时候要集中注意力,眼不离漂,手不离竿,随时做好应对大鱼咬钩的准备。
关于在饵料中添加腥味商品饵料,究竟多少为适,这还得根据作钓当天的天气和鱼情来定。如果是天热水温高,那么就少加点,反之,如果是天冷水凉,那么就可以多加点。夜钓时,通常不会出现小杂鱼闹漂情况,此时也可适量地多加些。鱼口好的情况下,可以少加点,鱼口不好的情况下,就多一些。
二、饵料的状态
秋天的饵料讲究腥、散、软、轻,说白了,这都是状态方面的问题。秋季因为多阴雨天气,洪水进入水库或者水塘里面后,会在水底沉淀出一层很厚的酱层。如果配制的饵料比重很大,入水后,特别容易陷在酱层中,导致鱼根本无法咬钩。
台钓刚刚流行的时候,有钓鱼高手就讲过,饵料的柔软度应该像我们的耳垂一样才好。鱼钩太大、线组太粗都会对线组的灵敏度造成影响。而饵料的状态如果不好,一方面会影响诱鱼,另一方面也不便于鱼吞钩。
三、饵料的雾化效果
秋季调制饵料开饵的时候,一定要注重饵料的比重和雾化效果。可选择在饵料中加入少量的雪花粉、烤麸之类的商品饵料。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饵料的比重,同样也可以保证饵料入水后能够快速雾化。最后,还需要再强调的一点是,为了防止饵料入水后沉入酱层,装钩搓饵团时要适当地小一点。这样还可以更好地保证浮漂的灵敏度。
秋季钓鱼时,钓者要养成逗鱼的习惯,也即每隔几分钟,钓者就应该前后左右摆动一下鱼竿的竿梢,使得饵料在水下稍稍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引起鱼的注意,另一方面还能够将饵料从酱层中提出,更方便鱼儿来吞吃。
钓鱼123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前几天的一场秋雨,温度已已经越来越低了。在这秋意渐浓的日子里,鱼儿的胃口也往往会大增。因为它们为了抵御即将来临的寒冬,会大量摄食,以能积累足够的脂肪越冬。俗话说:“三年调漂,十年开饵。”也就是说在垂钓活动中,饵料的配制是最不好掌握的,下面笔
从今年朋友带着我去野钓,然后拉小白条开始,我就对钓鱼逐渐上瘾,随即开始置办钓具,一到周末就想出去钓鱼。无奈地点不好,电工也可恶,实在不好找钓鱼的小河了,平时出去野钓,钓到的白条也是越来越小,回家都没心情去剖。随着秋季的到来,我在家里看了各种制作鱼饵的配方,学习
在上一篇的文章《分享黑坑搭配鱼饵的方法和技巧(上)》中,跟大家讲了黑坑钓鱼开制饵料时,拉饵与软粘饵的不同之处,下期的文章中,会接着跟大家介绍下黑坑钓鱼开制饵料时,有关干散饵和软散饵特点和不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一、干散饵干散饵通常被用来钓大鱼。拉饵通常不能拉得
使用商品饵料(包括自制鱼饵中的粉状饵)钓鱼时,根据钓场中实际的水情鱼情,我们可以选择将饵料开成拉饵或者搓饵来用。搓饵具体又能够分为软黏饵、干散饵、软散饵等,这几种状态的饵料究竟适合什么时候使用,怎么开饵,对于初学者来讲,往往比较模糊,对此,笔者也做了一个简单的
假设,钓鱼的时候不使用诱饵窝料来打窝,那你钓到的鱼肯定不会很多,因为打窝是钓鱼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整个钓鱼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合理的做窝诱鱼,让鱼儿因食而来、因味而来、因诱而来,来后吃不饱、留得住,是一个成功窝子的标准。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窝子,就要根据鱼情
钓鱼的饵料十分关键,俗话说:“三分钓技七分钓饵。”说的正是这个道理。饵料不对味,鱼连钩都不会咬,何谈钓到它们。当然,饵料行不行,钓鱼人说了不算,商家说了也不算,主要还得看鱼。配制饵料时,要充分了解鱼儿的吃饵习惯,有针对性地调配,只有这样,才能钓获丰厚。通常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