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饵料十分关键,俗话说:“三分钓技七分钓饵。”说的正是这个道理。饵料不对味,鱼连钩都不会咬,何谈钓到它们。当然,饵料行不行,钓鱼人说了不算,商家说了也不算,主要还得看鱼。配制饵料时,要充分了解鱼儿的吃饵习惯,有针对性地调配,只有这样,才能钓获丰厚。
通常来说,鱼儿的吃饵习性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杂食性、素食性和肉食性。这三大类又可以分作先天性和后天性。下面一条条来说。
1.杂食性
杂食性,从字面意思来讲,可分两个,一是杂乱,不拘什么饵料都会吃,二是复杂,说白也即今天偏好吃这个东西,明天又变成喜欢吃另一个喜欢。在我国,大部分的淡水鱼都属于杂食性鱼,比如鲫鱼、鲤鱼、鲢鳙鱼、罗非鱼、泥鳅等等,它们的食性都很杂,主要食物为浮游生物、软体水生动物、植物碎屑、腐殖质、藻类等等。
其中,鲫鱼和鲤鱼在初春以及秋末冬初时,较为偏好高蛋白的荤饵,而在气温较高的春末到初秋这一段,又改为对高等植物类碎屑素饵较为偏爱,因此在夏季钓鲫鱼和鲤鱼的话适合选用素饵挂钩施钓。
鲢鳙鱼为典型的滤食性鱼,对浮游生物和浮游植物较为喜爱。初秋季节,除了浮游生物,腐屑类饵料也会吞食,因此钓鲢鳙,可选发酵类饵料。
罗非鱼、马口鱼、桃花鱼等虽然对植物碎屑并不挑剔,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更喜荤饵,因此钓罗非鱼、马口鱼、桃花鱼的时候,适合选用腥味较重的荤饵下钓。
白鲦属典型的杂食性贪嘴鱼,垂钓时,既可用素饵,也同样可选腥味重的虫饵,当然,效果的话,还是虫饵会更好一些。
2.肉食性
肉食性鱼在我国也有非常广泛的分布,只要是荤腥的肉食,它们都会吞食,当然,有些也会比较挑剔,只吃活饵,对死物却是不闻不问。常见的肉食性鱼有黑鱼、鲶鱼、鳜鱼、黄颡鱼、青鱼等等。
其中黑鱼、鳡鱼、翘嘴鲌、狗鱼、鳜鱼等属凶猛类鱼种,主要以水中的中小型鱼或小动物为食。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对鲜活饵感兴趣,作钓时,用逗钓法效果较好。
鲶鱼和黄颡鱼的嘴没它们那么刁,通常来说,只要是荤饵,无论是死是活,它们都会吞食。因此在钓鲶鱼和黄颡鱼的时候,可选蚯蚓饵、动物内脏等,效果都很好。在水质不太好的地方,甚至可以动物的腐尸来引诱鲶鱼。
青鱼同样属于肉食性鱼,但是它跟上面讲到的几种鱼又有一些区别:跟水生昆虫类饵料相比,它更为偏爱甲壳类软体动物,因此钓青鱼的时候,可选螺蛳、河蚌、河蚬做饵料下钓,效果会比河虾、蚯蚓好很多。
3.素食性
素食性鱼在我国同样很多,像鳊鱼、草鱼、鲴鱼、鲮鱼等都是较为常见的,它们有的偏爱藻类,有的对高等植物根茎嫩叶较为喜爱,有的则对植物碎屑及腐殖质毫无抵抗力。钓者作钓时,根据它们的喜欢选择对应的素饵类型即可。
以上给大家讲了配制饵料时,掌握鱼儿的吃饵习性的重要性,在下一期的文章中,笔者会接着给大家讲讲垂钓时的用饵规律,希望大家喜欢。
钓鱼123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钓鱼的饵料十分关键,俗话说:“三分钓技七分钓饵。”说的正是这个道理。饵料不对味,鱼连钩都不会咬,何谈钓到它们。当然,饵料行不行,钓鱼人说了不算,商家说了也不算,主要还得看鱼。配制饵料时,要充分了解鱼儿的吃饵习惯,有针对性地调配,只有这样,才能钓获丰厚。通常来说
俗话说:“三分钓七分饵。”饵料在垂钓过程中的作用重之又重,饵料具体又可分为诱饵窝料和钓饵,诱饵主要负责诱鱼,钓饵则重在让诱来的鱼吞饵中钩。诱饵在鱼密度较小的钓场中作用巨大,如果连鱼都不能诱来,又何谈让它们吞钩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三种发酵诱饵的配制方法。一、混
野钓和坑塘垂钓是两种截然不同钓感觉,各有各的优势,人工饲养的坑塘中鲫鱼群密度大,但是鲫鱼口滑,肉质要差很多,而野钓水域中的鲫鱼密度比较小,基本不怎么挑食,个头相对要小,但是肉质是非常鲜美的,夏季钓鱼是野外休闲垂钓的好时节,但是野生鱼非常的分散,想要有好的收获是
夏季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的一个时节,在这个季节垂钓将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制约。主要还是因为天气闷热,鱼儿的食欲降低,开口不好,上钩率也会有所下降。因此在夏季进行垂钓,钓者们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如何选择钓饵,一份好的钓饵可以让鱼儿在这样的天气下好好的开口进食。事实上,在夏
在上一篇《适合在野钓时使用的鱼饵制作技巧和经验》文章中笔者已经跟大家介绍了一些有关野钓时搭配鱼饵的技巧和经验,接到很多钓友的提问,想知道马上就要来临的夏季,在水库钓鱼时应该怎么搭配饵料和窝料来主钓大体型鱼,今天笔者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些夏季搭配鱼饵的思路吧,希望能
昨天在《钓友分享的商品饵搭配思路(野钓篇)》篇文章中笔者已经简单的介绍过适合在水库钓鱼或是野钓时使用商品饵的思路,今天继续跟大家聊聊具体在制作鱼饵或是搭配鱼饵时应该如何考虑和操作,希望能对大家在日常野钓时能够更加从容,有关黑坑池塘钓鱼时的饵料制作思路,等后面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