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日常垂钓时,尤其在主要使用搓饵进行垂钓时,经常会根据鱼情的变化来改变搓饵饵球的大小,比如由搓小饵球变成搓大饵,或是与之相反。这种变化基本上与两个方面因素有关,一个是根据所垂钓环境的水情变化而定的,另一方面就是根据鱼情变化而定。通常情况下来看,水环境的变化大致是由主钓浅水改为钓深水,或是由钓清澈的水域改为钓浑浊的水域。改变搓饵大小的原因基本上就是力求更大限度的进行诱钓结合式的垂钓,比如对象鱼比较稀少时;小杂鱼闹窝子非常严重时;或是水底有轻微的水流,指使我们投喂的诱饵窝料很难长时间在水底形成窝子时,我们都会人为的将搓饵饵球的体积增大,通过这种方法来尽量多的补窝子,相当于每次抛竿都在进行投喂窝料诱鱼的工作。
但是我们在制作鱼饵时要如何使饵料适应我们的变化呢?如果制作鱼饵时过分的考虑持钩性和粘性,那么搓出的饵球很长时间不会雾化,这对于台钓技巧里所追求的雾化诱鱼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尤其是在垂钓鲫鱼和小体型鲤鱼时。而如果搓饵雾化效果太好,无论是脱落型雾化还是呈粉状的雾化,都将给我们的垂钓带来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在野钓时疯狂的小杂鱼闹窝子,鲢鳙鱼霸窝等等。当然如果我们主要垂钓鲢鳙鱼的话,那就可以追求饵料的粉状雾化和味型穿透力了。
上面已经简单的介绍过制作鱼饵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说到底怎样搭配一款适合的鱼饵吧。
1.首先搓饵如果钓中等个体的鱼类,比如大鲫鱼,中小个体鲤鱼的话,那么就要求饵料必须有大片状的物质,比如商品饵料里最常见的超诱类饵料,它们都是类似细麸皮式的粮食成份。它们在制作鱼饵时主要会起到支撑饵球形态的作用,在水底化开以后,可能最大限度的进行铺底留窝的作用。
2.而搓饵中只有骨架支撑并不够,还需要适当的添加一些细粉状的填充物,用它们将饵球填充的更加紧密,同时在饵球下落的过程中,也会有细粉状态的雾化,极大限度的留在每个水层,行程横向雾化效果,增强诱鱼能力。
3.最后搓饵的主体里,如果依旧以钓大鲫鱼和鲤鱼为例的话,还需要一些大颗粒类的饵料进行搭配。比如丸九鱼饵里的三色鲤就是非常出色的一款大颗粒类鱼饵。它除了味型状态以外,能够增强饵料脱落型或是炸裂型的雾化,饵料到底化开以后,这些大颗粒能够留底续窝子,使得对象鱼停留在窝子里的时间更久。
4.大致的骨架、大颗粒还有细粉状态的填充物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之后就是考虑持钩性、整体搓饵粘度、网状结构的部分了。利用轻麸、轻粉或是鲫鱼饵料、雪花粉来减轻比重;利用小麦蛋白、网状粉、拉丝粉、面粉来调整粘性等等。
笔者在此将我自己搭配鱼饵时各种类型的饵料比例分享给大家,麦麸类的片状骨架5成、细粉3成、大颗粒2成、减轻比重类3成、调整粘度需要根据鱼口情况来灵活调整了。
有关搭配搓饵时的经验和技巧今天就先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钓鱼123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当我们在日常垂钓时,尤其在主要使用搓饵进行垂钓时,经常会根据鱼情的变化来改变搓饵饵球的大小,比如由搓小饵球变成搓大饵,或是与之相反。这种变化基本上与两个方面因素有关,一个是根据所垂钓环境的水情变化而定的,另一方面就是根据鱼情变化而定。通常情况下来看,水环境的变
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其实这句话用在钓鱼上面也同样适用。今天笔者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有关用葡萄来制作鱼饵的典故。相信经常关注鱼饵配方或是苦命追求商品饵料配方的钓友一定不在少数,笔者自己也是从这个过程慢慢走过来的,其实钓友们大可不必过于忌讳这个,这时很正常的,有哪
钓友们常见的养殖颗粒饵是把一些维持鱼类身体生长所必需的原料,经过机器加工出来的颗粒状鱼饵。这样不仅便于运输和储藏,而且使用起来也非常的便捷,这种颗粒鱼饵是所有养殖鱼类从小(鱼花)阶段,一直生长到成品鱼的主要食物来源,所以自然而然的也就变成了钓友们垂钓养殖鱼所必
在我们垂钓过程中,熟练掌握鱼饵的制作技巧是一门需要勤学苦练的学问。如果按照构成的成份分类,可分为荤腥鱼饵、素食鱼饵、模拟鱼饵、蘸饵。在作钓时,配制一款优秀的鱼饵,有时甚至要比诱饵窝料的作用还要明显。钓鱼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鱼上钩,只有适口的鱼饵才能够让水中的鱼儿
由于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水情、鱼情,自然也顺应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钓技钓法和鱼饵的使用方法。本次笔者就以民间钓法中的“包食钓法”为例,来为钓友们分享一下此种钓法的鱼饵搭配方法。一、包食钓鱼法简介包食钓是使用多种素食面末配合米酒、香精等提味的香料,捏制成花生米大小的状
今天主要跟大家介绍一些冬季钓鱼时的钓组搭配技巧和鱼饵的制作技巧,希望对喜欢冬季钓鱼的朋友们能够有所帮助。一、冬季搭配钓具钓组时要突出“小”鉴于冬季里气温和水温都是一年中最低的水平,一般鱼儿在巢穴里比较懒惰金口难开,游动的范围比较小,而且很少开口摄食,游动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