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垂钓活动中,脱钩跑鱼是每个钓友都会碰到的问题,通常是没有钩稳鱼嘴、切钩或是直接出现切线的问题,大家称之为“秒切”。一般这个现象主要发生在提竿刺鱼的过程中,在提竿的一瞬间感觉钩住了大鱼,随后在发力时,大鱼脱钩逃跑。虽然相对于中鱼来说,大鱼脱钩那一瞬间的发力也十分刺激,但事后新钓友们都感到有一种深深地无奈,感觉好像是前脚刚踏进天堂,后脚就落入了地狱,真是心有不甘。在野钓中,由脱钩跑鱼造成的惊鱼现象也不少见,往往大鱼逃跑以后,水底产生了剧烈的动静,刚被诱进窝子里的鱼群迅速逃跑,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窝子里没有口的现象发生,这种情况对钓手的心理和发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渔获。
针对脱钩跑鱼这种现象的缘由来说,笔者认为是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其中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鱼钩可能存在问题,鱼钩的质量与脱钩跑鱼有着密切的联系,鱼钩质量不好的话很容易出现切钩的现象。可以说,如果想要避免脱钩跑鱼的现象发生的话,首先就需要从鱼钩的挑选和使用下手,避免钓着钓着出现由于切钩跑鱼导致炸窝的情况。在下文中,笔者将根据自己多年的垂钓经验,给大家介绍一些选用鱼钩知识,希望对刚接触钓鱼不久的朋友们,能够起到一些帮助。
1.鱼钩“开门”导致的脱钩跑鱼
上文提到,脱钩跑鱼现象与鱼钩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从挑选鱼钩的角度来说,笔者认为,在满足钩型的前提下,我们要尽可能的选择质地坚硬、锋利尖锐的鱼钩来进行垂钓。在目前的渔具市场中,不同厂家的鱼钩确实存在着重量的差异,比如,同等体积的袖钩就比新关东要轻的多。但在购买鱼钩时,一定要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要垂钓的对象鱼的鱼情。比如,钓鲫鱼时我们可以选择袖钩,而钓鲤鱼时,我们就应该选择新关东之类比较坚硬,质地优良的鱼钩了。因为如果钓钩的硬度达不到标准,我们在实际使用中,很容易发生钓钩钩门打开的现象。
钩门打开也就是说,在中鱼后,鱼钩出现一定程度的弯曲,钩尖和钩柄之间的角度和距离发生了变化,无法恢复,甚至整只鱼钩被拉直,导致在接下来的垂钓过程中,神不知鬼不觉的跑鱼。与鱼钩开门相反的就是切钩了,通常说开门的鱼钩软,会切钩的比较硬,但都会对我们的垂钓产生影响。
2.鱼钩的质地过软造成的脱钩跑鱼
除了上面提到的钩门打开现象,鱼钩质地过软也会造成脱钩跑鱼,因为鱼钩质地过软会导致鱼钩磨损较快。在我们垂钓的过程中,由于鱼的嘴唇比较坚硬,在每一次刺鱼的过程中,鱼钩都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反复中鱼会导致钩尖不锋利,变钝,甚至弯曲,在提竿过程中,导致刺鱼刺不投,刺不准的现象发生,如果钩不牢鱼嘴,很容易发生脱钩跑鱼。
所以笔者建议,在购买鱼钩时,一定要购买一些质量较好的钩条,虽然价格方面可能相对会差几元钱,但在实际垂钓过程中,却能大大降低脱钩跑鱼的现象发生,与渔获相比,我们买鱼钩所付出的金钱还是比较值得的。
笔者建议:
在我们平时选择购买鱼钩时,建议大家仔细对鱼钩进行分辨,鱼钩拿到手后,首先观察它的色泽是否发亮,优质钢材料制作的鱼钩,表面光滑,摸起来平滑顺畅,不会有凹凸不平的点状物。
其次我们可以用手指掰一掰鱼钩的钩门,好的钢材料制作的鱼钩十分坚硬,钩门很不容易掰开,而质量较差的鱼钩在用力时会被掰开,如果这种鱼钩在放手后回复其原有形状还算较好,如果不能恢复其原有形状,这只鱼钩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关于脱钩跑鱼和鱼钩之间的联系就暂时介绍到这里,希望能够对有需要的朋友起到一些帮助。除了鱼钩的质量问题会导致脱钩跑鱼之外,最常见的就是提竿遛鱼的动作不正确,这同样是导致我们损失渔获的元凶之一,在此给您推荐《钓大鱼时提竿遛鱼的三个关键动作》,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祝您渔获满满!
钓鱼123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在我们日常垂钓活动中,脱钩跑鱼是每个钓友都会碰到的问题,通常是没有钩稳鱼嘴、切钩或是直接出现切线的问题,大家称之为“秒切”。一般这个现象主要发生在提竿刺鱼的过程中,在提竿的一瞬间感觉钩住了大鱼,随后在发力时,大鱼脱钩逃跑。虽然相对于中鱼来说,大鱼脱钩那一瞬间的
在垂钓运动中,新钓友们一般都会遇到一件十分无奈的事情,那就是脱钩跑鱼。针对常见脱钩跑鱼的原因,笔者在今天为大家带来一份比较系统的分析,希望能对新钓友们有一定的帮助。首先我们从脱钩跑鱼的现象来进行分析。脱钩跑鱼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1.提竿后挂中鱼体某一部分,鱼钩
许多钓友们在刚学习钓鱼时,好不容易钓到一条鱼,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拉上岸来。今天笔者就着重介绍一下常见脱钩跑鱼的原因,希望以后大家在钓鱼时多多留意,尽量避免跑鱼。常见的5种脱钩跑鱼的原因:1.鱼钩太大爱跑鱼。可能会造成鱼只吃了一部分,钩子没有完全的被鱼吸到嘴里,
无论是竞技钓还是休闲钓,跑鱼都是心情不快的事,问题是要找出跑鱼的原因,怎么少跑鱼或是不跑鱼。一、钓具匹配不当跑鱼不在少见笔者在一次参赛中手竿钓混养鱼,用2号脑线钓上一条1.3千克的草鱼。到决赛是仍用2号脑线,当一条草鱼上钩,先是向外冲刺,把线拉得嗡嗡作响
跑鱼一直是个叫人恼火的事情,不论是池塘还是野钓,本来口就不多,好容易逮住一口,顿了两下竿子一轻,鱼还没见面就拜拜了,叫人特别不爽。跑鱼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子线过细。扬竿刺鱼的瞬间,中钩的鱼本能地向牵引力的反方向惊慌逃窜,于是“嗞”的一声切水声,子线就断了;提竿力
很多钓友都遇到过跑大鱼的情况,一种是提竿时“咯噔”一下,感觉刺到了大鱼,但瞬间脱钩;一种是溜没几下,脱钩跑鱼;还有拔河、断线、断竿及抄跑等,常常令人扼腕叹息。究其原因,可能纷繁复杂。但仔细推敲,原因也无外乎以下几种:一、 刺鱼不正不透:这种情况是实战中,跑鱼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