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窝料的选择和做窝方法
窝料首选生玉米粒,用30-50斤干玉米粒一次定点投下去。做窝的方法最好是下水投料,这样比较精准。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两人以上同行,下水时先探清水深和水底地形,最好别把窝打在陡峭的斜坡上,这种地形容易打出废窝,因为斜坡,鱼一入窝拱食,就会把窝料拱向深水处而偏离窝点,让你钓不到鱼。下水时最好带上救生圈,牵一根计数绳,在离岸上钓位15-25米处定点投料做底窝。倾倒玉米时不要撒散,尽可能集中,不然鱼进窝时会慢慢吸饱水胀大,然后慢慢发酵变酸。南方的各种淡水鱼都喜欢吃玉米,整粒的玉米打窝不易被小鱼掠去,但容易把小鱼聚来,吃不下又不舍得走,小鱼会愈聚愈偶多,就容易引来大鱼。在做好底窝后,一定要做一个半水窝,这两个窝尽可能做同一位置,这样在作钓时可随时应变钓底还是钓浮。这就是做叠加大窝的好处。半水窝的取材很丰富,如芦苇草尖、黑麦草、南瓜藤、丝瓜藤之类,用量十几千克,用塑料绳捆扎成束,料底绑一5千克砖块或石头坠其下沉,再找一5千克容积的塑料壶当浮漂,将其深度调在5米以下。也可用些糠饼或颗粒饲料用密孔网袋盛5千克吊于半水。
做这样一个大窝可同时供2-3人作钓,由于水深几个人作钓的动静也不容易惊吓走鱼。
窝料也可以用在家发酵好的玉米粒,发酵方法很简单,一是煮熟自然防置十天半月,其自然变酸发臭;再就是煮熟放凉后,拌入酒曲保温3-5天就会发酵出甜酒味,这款窝料会好于干粒和酸臭粒玉米。
另一款底窝料是用木薯来制作。木薯是青鱼和草鱼的最爱,用它来打窝效果甚佳。方法是买来新鲜的木薯用刀切成0.5厘米厚、15厘米长的薯片,一次用量50-100千克,统统倒入窝点,可持续一周不必再打窝续窝。鲜木薯片入水后会慢慢渗出浆液,其浆液有股淡淡的清香,可很快诱来青鱼、草鱼。
当然打窝还可以用糠饼、菜籽饼、花生饼等材料,总之要打大窝重窝才有大的收获。
二、钓法和用饵选择
底钓饵料首选鲜玉米粒,最好买来八成熟鲜玉米棒作钓饵。钓线尽可能细一些,用3.0号主线配2.0号脑线,或2.5号主线配1.5号脑线,7号袖钩或伊势尼钩。这样的搭配灵敏度会高一些。卷线器选用500型小型卷线器,2.5号线容100米,足够应付60斤大鱼。浮漂用吃铅超过6克以上、长度75厘米、漂尾超过35厘米的长漂,单钩调10目钓4目,搓大饵或挂玉米粒。上玉米粒时应把玉米粒胚芽处和另一端用指甲掐破露出汁液,其香气诱鱼会更好。挂木薯时用钩可用10号钩。也可随时变换各种商品饵逐一试之。这里要强调一下,一定要用大漂重坠,否则水深主线拽不直,鱼咬钩时信号不能及时传到浮漂上,错过机会。
浮钓饵料针对不同的鱼用不同的饵,当看到大的半水草窝有草屑泛起时,不是来了草鱼就是来了鲂鱼,此时即可挂嫩草下钩至窝点作钓。可以挂上小虾或拉饵钓翘嘴鱼。
一、窝料的选择和做窝方法窝料首选生玉米粒,用30-50斤干玉米粒一次定点投下去。做窝的方法最好是下水投料,这样比较精准。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两人以上同行,下水时先探清水深和水底地形,最好别把窝打在陡峭的斜坡上,这种地形容易打出废窝,因为斜坡,鱼一入窝拱食,就会把
生存于大中型水库中的鱼类所能摄取的食物的种类是比较单一的。其主要食物是玉米、水稻、大豆、高粱等,笔者认为因地置宜选饵料是最理想的方法。秋季正值玉米等作物的成熟季,若能弄到青玉米,对巨型鱼类必然是极具诱惑的。做法是,将青玉米用刀削下,和上泥土、豆粕或鸡粪直接打窝
有人说:“打窝不就是把诱饵投进钓点吗?多简单。”打窝看似很简单,但窍门却不少,掌握不好这些小窍门,窝子就白打了,或是给别人做了“嫁衣”。在垂钓中经常见有钓友喂了很大的窝子,却钓不到几条鱼,而在他旁边的钓友没喂窝,却大获丰收。有些钓友只撒了一把小米,鲫鱼咬钩很频
1.窝饵野钓大水面河流,打窝的个数,窝饵的多少,时间的长短,必须依据鱼情、水情,甚至天气等情况来决定。千变万变,有两种饵基本不变,这就是苞米(含新、老玉米)和药酒米。其次就是稻谷、谷芽,还有酒拌剩饭以及面粉、麦糠、谷糠、玉米粉等掺合的混合饵。置于多种商品饵,除
将小玉米棒(鲜、陈、熟均可)一掰为二,大玉米棒断为三段,用筷子或粗铁条,将每一段玉米棒芯纵向打个孔,再用尼龙绳或塑料绳将6段玉米棒穿成一串,结成紧凑的环形圈(总量相当于两个大玉米棒)。根据钓场情况,可制作2-3个玉米段圈。由于玉米棒比重轻,具有浮漂性,会随风浪
一、诱钓合一:海竿近钓兼给手竿打窝这种钓法比较适合于在野外自然属于大水面垂钓,尤其是在野外过夜的垂钓。先选择水深3~4米能窝鱼的位置做手竿钓点。投下诱饵后,用1根5~6米手竿挂素饵垂钓;再分别在手竿两边各用1把海竿将用传统方法制作的豆饼钩抛在距岸10~1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