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今年的秋季以来,气候开始慢慢的发生着变化,降雨量逐步减少以至空气变得干燥,江河湖泊、水库水塘的水位也大幅度下降,使夏季高温时鱼类的栖息地、回游觅食线路发生改变,给垂钓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针对秋季水位下降的情况,怎样钓好落水鱼,作者本人在此谈谈几点体会。
一、钓点选择
水位下降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老钓点报废,要重新选择新钓点。但选择钓点要在水位稳定以后,如果水位还没稳定下来,水位还处在继续回落的状态,水体的深度、温度、光照等都还在不停的变化中,这些都直接影响着鱼群的稳定性,此时,它们多处于惊慌状态或还为寻找合适的栖息地忙碌而无心觅食,我们如果急于求成往往是徒劳的。
1、找深潭
“涨水钓边,落水钓潭”,这是高温季节垂钓选择钓位的常识。从节气划分来讲,虽进入秋季了,由于还没有出“伏”,所以,气温、光照等与夏末区别不大,在寻找钓位时,还应该遵循夏季的规律。初秋水温高时或个体大的鱼类更多藏于深潭之中,在浅水区活动的多是些小杂鱼。此时选择钓点要跟着鱼群走,找2-3米以上或相对较深的水域打窝子。但我讲的“找深潭”,绝非是建议钓友的钓点越深越好,那些超过5米以上的深水区,虽然也可能有鱼,但不会很多,因为水越深虽然凉快但含氧量较少,天然饵料、浮游生物都不会多,所以,鱼类不会在此久留,加上水体过深钓组太长,会造成讯号反映的滞后和损失,错失提竿的最佳时机,希望钓友辨正理解“落水钓潭”的谚语。
2、找老河道
在河流、水库等水域钓落水鱼,要对涨水前的老河道、老堤坝具体位置有所了解。掌握哪些地方是老河道、老堤坝,距离有多远等。因为鱼类一般都有适合自己生存的相对固定的领地或回游路线,这些领地及线路多是在水位长期处于低位时形成的。当水体回落到涨水前的老河道或老堤坝下,说明离鱼类老的领地或回游路线不远了,我们如果能将钓点选在鱼类的回游线路上,那收获的把握性就会高出很多。
3、找掩体
“掩体”主要是指水体中常年停置的网箱、船舶、木排等物体,它们是鱼类藏身的屏障。这些掩体常年都处于较深的水域,鱼类乐于在下方躲藏。又由于这些物体常会随水位涨落而移动,鱼群也多跟随其迁徙,所以,在这些地方垂钓效果常好于明水区。
4、找石堆
凡是修建水闸、大坝,为了减轻汛期水流对它们的冲击,修建者都要在闸下、坝边投下大量的大石块护坡,年代一长,这些地方就会滋生很多的浮游生物,浮游植物而成为鱼类的食源,另外,石堆中大大小小的洞穴也成为鱼类躲避天敌的场所。当涨水时鱼类会到浅水区的草滩沟渠觅食,而一旦水体下降,鱼类大多会返回这些深水石堆区栖息、觅食、躲藏。
由于这些地方水下地形复杂深浅不一,而且很容易挂钩伤线,所以,窝点要事先多用钓组试探,找到相对平坦的地方下竿。又由于这里石洞很多,常会躲藏一些荤食性鱼类,如:鲶鱼、桂鱼、黄桑鱼,所以,饵料种类的选择方面也要多样化,使用的垂钓方法最好是传统钓的长竿短线定点垂钓,也可以打几个窝子来回走钓,从我的体会看,效果要好于台钓法。
二、钓具钓组配置
任何钓法都不能脱离鱼情水情。秋季钓落水鱼,钓具的配置要与水情相适应。由于涨水期水流的浸泡、冲刷,岸边很多地方发生了坍塌,使岸边地形变浅,原来陡峭的岸边变得平坦,甚至成了沼泽地,我们要想将钓点打到深潭深水区去,就要配置“长枪”了,涨水时钓边的“短炮”此时已经发挥不了作用了。建议出门携带的竿子不能低于8米长,在野外钓鱼,长竿还是占优势的,引用武术俗语叫“一寸长一寸强”。
由于水体发生较大的下降,大河变成了小河,水库水位也几近枯水期的水位,我们再将窝子找在深水区、深潭中,这样,遭遇大鱼的几率就会增加,此时配置钓组就要有防备上大鱼的准备,要注重钓组的质量,在不影响灵敏度的前提下,线径、钩的规格都要适当用大,免得造成遗憾。
步入今年的秋季以来,气候开始慢慢的发生着变化,降雨量逐步减少以至空气变得干燥,江河湖泊、水库水塘的水位也大幅度下降,使夏季高温时鱼类的栖息地、回游觅食线路发生改变,给垂钓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针对秋季水位下降的情况,怎样钓好落水鱼,作者本人在此谈谈几点体会。
秋季不仅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对于垂钓者来说也是垂钓旺季,有挑战就有收获,要想在这最佳的季节中获得好钓绩,笔者在结合多年的各种水域中施钓的感悟认为掌握以下五选择,定能在金秋垂钓中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和收获。一、灵活选择出钓时间随着秋季六个节气的天气变化,初秋,气温依
进入晚秋后,天气转凉,气温明显下降,水温自然也随之降低。此时鱼受水温制约,活动量有所减少,但觅食的欲望依然很强。垂钓时只要关注气象变化,把握钓点转换,钓饵荤素兼备,钓法制作动态,获鱼量肯定不会少于夏天。一、关注气象变化晚秋时节,天气变幻莫测,气温时高时低。有时
仲秋后,鱼类进入了继春天之后的第二个旺食节气,是钓鱼的最好时段。有利条件主要表现是“四个适”:一是温度适宜。众所周知,天时是制约钓鱼活动的首要因素,钓者能不能钓到鱼,天气的温度起着重要作用。如中原地区在白露、秋分时节,气温适宜,水温也降到适合鱼类生存的16℃-
虽然仲晚秋是钓鱼的黄金时节,但也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鱼活动的,尤其是在水深面广的水库。因其近岸深浅不一,水底地形地貌又复杂多变,选择不到好的位置,也是钓不多少鱼的。在钓鱼界,历来有“三分钓技,七分钓点”之说,就充分说明了钓鱼位置对鱼获的重要性。经验告诉我们,选择
秋天,是鱼类活动觅食最活跃的时段,这个时段给钓鱼人提供了垂钓的极佳环境,但也是小杂鱼闹漂最厉害的时候。在平时的垂钓中,经常遇到烦人的小杂鱼闹得浮漂东倒西歪,有时浮漂还未到底,钩上的饵料就被小杂鱼拉着乱跑。对于这种情况,我采取以下办法应对,效果不错,提供给钓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