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选位,主要是在一个“选”字。如果错将钓位选在无鱼或鱼儿稀少之处,自然很难有理想的收获。因此,垂钓者在选位时必须根据天气、环境和水情等精心挑选,寻找那些鱼儿比较密集或经常路过的通道。当然这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到了环境极其复杂并经常被非法狂网滥捕和电鱼的野河野塘,想挑选几个比较理想的钓位,确实绝非易事。
在野河野塘虽说选位比较困难,但也并非无规律可循。像垂钓者深知的“钓草”(即在有水草的水域找草空儿,草缝儿下钩),就是在自然水域选择钓点的一条最简单而又有效的捷径,如熟练掌握就会常常钓有所获。如果所去的野河野塘没有水草那又该怎么办?这同样亦有规律可循。根据笔者在自然水域垂钓30年的经历,野河首选钓位应是流水与稳水的交汇处,野塘要找深水与浅水的结合部。这一“处”一“部”其共同特点是氧气充足食物多,既是鱼儿聚集和觅食之地,又是鱼儿路过或洄游通道,尤其是活水河道流水与稳水的交汇处,还是鱼儿逆流而上和顺溜而下暂时停留、小憩的最佳之地。
同样道理,在无活水流动的老河道和岸边呈下坡状的坑塘,首选钓位应是斜坡下方与塘底平面自然形成的钝角结合部。这种地方不仅容易积存食物,而且鱼儿也很喜欢沿着结合部串游、嬉戏和觅食。无论冬夏或天冷天暖,鱼儿均会通过结合部从深处向浅边,再从浅边游向深处。总之,是鱼儿短距离追温洄游和觅食洄游的必经之路。将钓位选在这种地方,无疑上鱼率就高。比如前些年笔者所去的通州土桥的一个窑坑,它水面大,周边极不规则。水深处约有六七米,边缘深浅不一,有的1米左右,有的2米有余。一年夏天,我与钓友多次到此窑坑垂钓,当浅边的鱼不爱咬钩时,就转移到北岸深边去选点。经过几次试钓和对比,终于在距岸8~9米、水深约2.5米之处,找到了深浅结合部。将窝下在此处,不仅很少闹小鱼,而且钓上来的鲫鱼个头也大,有时还会遇上3~6千余克的大草鱼和大鲤鱼。实践证明,这个结合部是窑坑中各种鱼不断经过的一条重要通道,每次将窝下在这条线上,都比其他部位上鱼率高出许多。
所谓选位,主要是在一个“选”字。如果错将钓位选在无鱼或鱼儿稀少之处,自然很难有理想的收获。因此,垂钓者在选位时必须根据天气、环境和水情等精心挑选,寻找那些鱼儿比较密集或经常路过的通道。当然这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到了环境极其复杂并经常被非法狂网滥捕和电鱼的野河野塘
1.水域要求较深大鱼个子大,容易暴露自己,就是夏季水较浑浊时,大鱼多数时间也都爱在深水里,何况秋季水清,大鱼更加怕被人发现,所以较浅的水域是没有大鱼的。因此,想要钓得大鱼,不要选择浅水,应该选择起码有3-5米深的水域作钓场比较合适。超过5米以上因为水里缺氧和缺
矶竿可以看作是淡水垂钓的万能竿,它配上渔线轮,既能像海竿那样远投,又具有手竿的灵敏度,无论野河、湖泊还是水库都有它的用武之地,特别是在大水面宽阔的水域,钓大鱼其优势更加明显。一般矶竿钓点的选择规律均适应于秋钓钓点的选择。如水草边、回水湾、河汊进水口、深浅交界处
在垂钓爱好者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工薪族。他们每周都要上班工作,只有到了周末,才难得清闲,打起行包,奔赴钓场,体验垂钓的乐趣。在不宜进行夜钓的春秋两头,周末出钓的时间不必太考究,选择钓早、钓午、钓晚都可以,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当进入可以夜钓的季节时
一、对付水底淤泥厚钓点的方法。水底淤泥厚的绝大多数是成年老塘,水中之鱼(尤其是鲫鱼)既多又厚,使用常规方法极不好钓。因此,在这样的钓场要想钓着鱼,必须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撒窝的诱饵质量一定要轻,诸如酒糟、麦麸和玉米粉等,绝不能使用分量较重的小米、大米和玉米渣等
在水库选钓位,其实就是钓鱼人预先分析和判断哪一处水域的鱼儿密度更大一些,然后得出结论选好作钓地点,这就好像指挥官在战场上选好有利的地形,做好战斗前的准备一样。有人总结说,五分钓位三分饵,还有两分靠天给,选钓位在整个作钓过程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理想的钓位有如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