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付水底淤泥厚钓点的方法。
水底淤泥厚的绝大多数是成年老塘,水中之鱼(尤其是鲫鱼)既多又厚,使用常规方法极不好钓。因此,在这样的钓场要想钓着鱼,必须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撒窝的诱饵质量一定要轻,诸如酒糟、麦麸和玉米粉等,绝不能使用分量较重的小米、大米和玉米渣等,一旦错用后者,很可能大部分甚至全部陷入稀泥之中,起不到诱鱼作用。其次,必须采取悬坠擦地钩或抬头钩钓法。只有如此,落在淤泥表层的诱饵才能发挥作用,将鱼引来入窝,钓饵也才醒目,便于被鱼发现和吞食。
二、对付水底长满水绵或苇叶、树叶和腐草厚钓点的方法。
1.水较浅的坑塘,垂钓者既可以下水用手清楚窝点中的脏乱杂物,也可使用工具将水底的水绵及杂草、树叶等清楚干净,然后再撒饵垂钓。
2.如果遇上水比较深的窑坑和水库,人既无法下水清除,使用工具也不方便又该怎么办呢?实践证明,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打重窝的方法,用诱饵将水底水绵和脏物盖严压住,然后再进行垂钓方能奏效。
三、对付乱石头砬子钓点的办法。
解决的办法有两招:一是花上些功夫,用岸边的沙子或泥土把高低不平的石头砬子填平,造一个水底小平台,然后再用三五天的时间定时撒饵喂窝,等鱼习惯了再进行垂钓。这样做虽然耽搁了几天时间,但这个小平台可长期使用。那么,偶尔去垂钓又该怎么办?这就的首先花上点时间寻找乱石较少,湿地较平坦之处,或是乱石当中有较大空隙的地方,撒上些香味浓的诱饵,然后采取坠上钩(钩在铅坠上方五六厘米)垂钓。如此一来,即使铅坠落入小石缝,饵钩仍能留在石块上面。一旦铅坠被石头卡住,由于拴坠的线细,一提就断,亦不会丢钩,换上备用铅坠照钓不误。由于饵钩总是悬空或落在石头上面,目标明显,被诱来之鱼一旦发现比诱饵更鲜美的食物,便会立即吞入口中。
一、对付水底淤泥厚钓点的方法。水底淤泥厚的绝大多数是成年老塘,水中之鱼(尤其是鲫鱼)既多又厚,使用常规方法极不好钓。因此,在这样的钓场要想钓着鱼,必须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撒窝的诱饵质量一定要轻,诸如酒糟、麦麸和玉米粉等,绝不能使用分量较重的小米、大米和玉米渣等
在水库选钓位,其实就是钓鱼人预先分析和判断哪一处水域的鱼儿密度更大一些,然后得出结论选好作钓地点,这就好像指挥官在战场上选好有利的地形,做好战斗前的准备一样。有人总结说,五分钓位三分饵,还有两分靠天给,选钓位在整个作钓过程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理想的钓位有如下几种
到哪儿去钓鱼?这是钓友们在闲聊时提及频率很高的一个话题。确实如此,现如今好钓鱼的地方是越来越少了,偶尔有一处好钓场,不出数日就会出现“僧多肉少”的尴尬局面,这让本已难钓鱼的夏季更是雪上加霜。但在总结夏季作钓经验时我发现,要找到一处有鱼的钓场,要选择一处出鱼的钓
一、早晚钓近钓浅在初秋黎明时分或傍晚气温都会比较凉爽,而且近岸的天然饵料较丰富,所以,在这个时间段里鱼群会离开深水区域游向岸边纳凉以及到浅水区域来寻找食物。这样,每天的上午八点之前和下午的五点以后,钓者用断竿在近岸垂钓效果也不错。另外,如在闷热的天气里钓鱼,高
从季节划分上看,虽然8月上旬就算秋天了,但初秋时节恰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白天鱼类大多数还藏身鱼深水区避暑,只有早晚气温相对凉爽的时候,鱼类才向近岸靠拢。这时候,我们白天垂钓还是要沿用夏季选择钓点的原则——钓远、钓深及钓荫,或是太阳落山气温下降后选择夜钓近岸。
环太湖的浙北、苏南地区,河道养鱼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水面承包了,除行船的航道外,村前屋后不规则的河汊、湖荡用竹箔拦起,那些鱼苗就成了放养浜。数年前笔者去一放养浜钓鱼,寻找钓位时发现:与外河相同处有一宽约2米的缺口未设拦鱼装置。正在诧异的时候养鱼人来了。我问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