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哪儿去钓鱼?这是钓友们在闲聊时提及频率很高的一个话题。确实如此,现如今好钓鱼的地方是越来越少了,偶尔有一处好钓场,不出数日就会出现“僧多肉少”的尴尬局面,这让本已难钓鱼的夏季更是雪上加霜。但在总结夏季作钓经验时我发现,要找到一处有鱼的钓场,要选择一处出鱼的钓点,也并非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一言以蔽之,事在人为。
以作者当地白莲河水库为例,这是一座在大别山区中拦河而建、蓄水量达12亿多立方米、位居湖北第三的大型水库,库区内千山万壑,大小干支流纵横交错,大小岛屿星罗棋布,要在这样的水库找到一处理想的钓场谈何容易。话虽如此,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办法总比困难多,一问二听三比四试。
“一问”是向那些熟悉钓场的钓友或者附近村民询问,他们对钓场肯定比你熟悉;
“二听”是要在出钓前虚心听取一些意见,尤其是大家共同商量的意见或者是无意间听到的信息等;
“三比”是对比自己过往作钓的经验,或者是与其他钓友的作钓经历进行对比;
“四试”是到达某一钓场后进行试钓,包括试探钓点、鱼情等等,有时间的话可多做几天尝试。
如此这样或许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但遗憾的是,在实际作钓时,我发现很多钓友并非如此,盲目从众,到处乱跑,结果可想而知。更有甚者,即便是在有鱼的钓场,占到了出鱼率高的钓点,但还是浪费了机会。在2015年7月26、27日的野钓中,有位钓友一连两晚上都抢占了出鱼率最高的钓点,可两次到结束时,他的钓获竟然最差。找到了有鱼的好钓场,选到了出鱼的好钓点,这当然是钓获丰收的有力保证,但占尽“天时、地利”还不够,还要“人和”,重要的是你要在好的钓点上有所作为,仅靠运气,就算占据了最好的位置也无济于事。
事在人为,位在人谋,唯有如此,夏钓丰收才不仅仅只是梦想。
到哪儿去钓鱼?这是钓友们在闲聊时提及频率很高的一个话题。确实如此,现如今好钓鱼的地方是越来越少了,偶尔有一处好钓场,不出数日就会出现“僧多肉少”的尴尬局面,这让本已难钓鱼的夏季更是雪上加霜。但在总结夏季作钓经验时我发现,要找到一处有鱼的钓场,要选择一处出鱼的钓
一、早晚钓近钓浅在初秋黎明时分或傍晚气温都会比较凉爽,而且近岸的天然饵料较丰富,所以,在这个时间段里鱼群会离开深水区域游向岸边纳凉以及到浅水区域来寻找食物。这样,每天的上午八点之前和下午的五点以后,钓者用断竿在近岸垂钓效果也不错。另外,如在闷热的天气里钓鱼,高
从季节划分上看,虽然8月上旬就算秋天了,但初秋时节恰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白天鱼类大多数还藏身鱼深水区避暑,只有早晚气温相对凉爽的时候,鱼类才向近岸靠拢。这时候,我们白天垂钓还是要沿用夏季选择钓点的原则——钓远、钓深及钓荫,或是太阳落山气温下降后选择夜钓近岸。
环太湖的浙北、苏南地区,河道养鱼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水面承包了,除行船的航道外,村前屋后不规则的河汊、湖荡用竹箔拦起,那些鱼苗就成了放养浜。数年前笔者去一放养浜钓鱼,寻找钓位时发现:与外河相同处有一宽约2米的缺口未设拦鱼装置。正在诧异的时候养鱼人来了。我问怎么
“三分钓技,七分钓位”是野外自然水域垂钓时的经验之谈,即使是在如今的标准竞技池里面,大边也是钓手们梦寐以求的最佳钓位。水库湖泊中的突出部、老河道、大湾子、进出水口等都是不错的钓位,是钓友们必争之地,然而水库、湖泊中离岸不远的小岛与岸边之间所形成的不太宽的水面,
鱼类对水位的变化十分敏感,只有水体有些轻微流动和涨落,它都会有不同的反应。当水位上涨时,水中的溶氧量增加,鱼儿就显得非常活跃,并迫切求进食。在水上涨时新淹没的浅滩地带,如稻田、菜地、晒场、池塘、溪渠的边沿,会有许多细小昆虫的卵。尸体和植物的叶片及碎屑漂浮在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