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隆冬时节,北方钓友都要进行冰钓。笔者有一些酷爱垂钓的南方文友,在这一时期,也会专程来到笔者所在的城市,小酌叙旧的同时,也一尝冰钓之乐。
天时
要寒中取暖,选择温差在5℃左右的阴暖天出钓,并且要随时留意当地气象台发布的预报,大风前、雪前、雪中的冰钓效果较好,大风中、大风后、雪后则不宜出钓。冰钓的时间,以上午9点至下午16点为宜。
钓点
这里说的钓点,就是开凿的冰眼。如果条件允许,还是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水域。这样对钓点的深浅、水下是否有暗草和障碍物都会了然于心。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钓谚云“钓鱼不钓草,等于瞎白跑”,但是在冰冻的初期(人刚刚能够上冰垂钓时),不可把露出冰面的明草处作为钓点,因为这里的冰往往冻得不结实,人在上面很不安全;同时越往水域的中心走(尤其是大型水域),冰面越薄,这是因为中心水深,且水温相对偏高,所以要谨慎前往。
冰钓不同于冬钓明水,不存在一日三迁的说法。因为隆冬的气温本来就很低,中午偶尔的阳光只能改变冰层的温度和厚度,不能直接作用于水体,所以冰层之下的水体温度照旧很低,鱼依然不愿意四处游动。而且这种天气的温差往往较大,鱼也不愿意开口,这也是冬日的晴朗天冰钓的渔获不如阴天多的原因。
在背风处的冰面上,找冰层透明、凝结有小冰泡且三五个连成线状的地方,这样的冰面不但结实i,而且冰层下面的水中肯定有鱼窝,如果凿开冰眼之后,发现其下的水域不是清澈透亮,而是较为浑浊,那就是最佳的钓点了。垂钓的时候,倘若发觉冰眼之下有暗草,不能用锚钩除草,因为这样容易惊走鱼群。最好的办法是:把冰洞凿得略大一些,在垂钓之前不挂子线,仅用铅坠试探水底,然后根据浮漂露出的目数,来确定一处相对平缓的水底作为钓点。
饵窝
隆冬的气温很低,手指的灵活性明显下降,所以在冰面上穿挂红虫和细蚯蚓的时候,就显得十分费力,因此建议钓友在家将红虫邦成把(3-5条红虫为一把),然后带至钓场直接使用。在垂钓的过程中,红虫要揣在怀里,避免低温将红虫冻僵。
笔者见过有钓友在冰钓的时候用颗粒打重窝,然而效果很不好,因为天寒地冻的隆冬时节,绝大多数鱼群的地方,即使窝料再多再好,也鲜有鱼进窝。此时可以多开冰洞少打窝子,每个窝子撒一小把酒米,或者头天黄昏打窝子,延长诱鱼时间,靠慢功引鱼,然后第二天垂钓。
钓具
冰钓的对象鱼主要是鲫鱼,所以钓竿一要短、二要软,最好选择1.2-1.5米、带渔线轮的冰钓竿,0.8号主线搭配0.4号子线,2号冰钓漂,3号袖钩即可。很多钓友在冰钓的时候,依然采用悬坠双钩,也有采用坠上坠下各一钩的钩坠配制——上钩子线的长度大致与铅坠平行,这样既可以防止走漂,又令鱼吃钩不费力。但笔者还是推荐用单钩垂钓,避免出现钩多挂在冰洞边缘的尴尬局面。
除了要准备冰镩和笊篱之外,搭钩也是必不可少的冰钓工具。
每年的隆冬时节,北方钓友都要进行冰钓。笔者有一些酷爱垂钓的南方文友,在这一时期,也会专程来到笔者所在的城市,小酌叙旧的同时,也一尝冰钓之乐。天时要寒中取暖,选择温差在5℃左右的阴暖天出钓,并且要随时留意当地气象台发布的预报,大风前、雪前、雪中的冰钓效果较好,大
天寒地冻,还有不少钓友坚持在水边冬钓,甚至夜钓。有时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气温很低,开出的拉饵过不了多久,有时就不好拉出丝来啦,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最近想出了一个办法,不论是夜钓还是农家乐,黑坑不妨建议钓友试一下。之一是:拉饵尽量用温水开饵,开完立刻就能拉出丝来
进入冬季,天气寒冷水温降低,鱼儿食欲不佳,众多钓友面临封竿困扰,但谚语云:“立冬鱼肥壮,钓好拎不动”,所以说冬季并非无鱼可钓,关键在方法。打仗讲究 “知己知彼”,钓鱼也不例外,冬季钓鱼掌握鱼的习性也会有渔获拎不动的时候。
进入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逐渐变得寒冷起来,水温也不段下降,大多数鱼类开始进入冬眠或半冬眠状态,很少四处活动觅食,也难以钓到,而鲫鱼等少数鱼类耐寒性比较强,有时还可以钓到。不过,在冬季外出垂钓要注意选择天气,有时也要关注风向变化,否则很难钓有所获。
1.小鱼种冬季钓鱼,特别是冬钓自然水域,一般是以垂钓耐寒能力较强的作为小型与的鲫鱼为主,那些在高温时节常常钓有所获的鲤鱼、草鱼、鲢鳙等,由于要求的水温比较高,在寒冷的冬季除偶然钓获外,一般不视为主要垂钓对象。故而,钓谚中有“低温钓鲫,高温钓鲤”的说法。2.小温
1.大水面进入冬季,随着太阳高度角的一步步缩小和冷空气的接踵而至,垂钓水域的水温会日渐下降。但水温下降的速度和程度大水面和小水面时有所区别的:水面越大、水位越深,整个水体就会受外界的影响越小,于是,水温下降的就会越缓慢、越局限、越肤浅;水面越小、水位越浅,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