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水面
进入冬季,随着太阳高度角的一步步缩小和冷空气的接踵而至,垂钓水域的水温会日渐下降。但水温下降的速度和程度大水面和小水面时有所区别的:水面越大、水位越深,整个水体就会受外界的影响越小,于是,水温下降的就会越缓慢、越局限、越肤浅;水面越小、水位越浅,整个水体就会受外界影响越大,于是,室温就会下降得越迅速、越全面、越彻底。生活在水中的鱼儿是变温动物,水温是影响它们活动的第一要素,于是,一进入冬季,那些小水面中的鱼儿就会随水温的下降而早早地变得鱼体冰凉并进入冬眠或半冬眠状态;而那些大水面中的鱼儿,由于水底地形复杂且水底温度较高则依旧比较活跃。因此,冬钓选择钓场,最明智的做法是弃坑塘等小水面,奔水库湖泊等大水面。
2.大密度
冬钓选择钓场,除注意水面的大小之外还要注意鱼儿的密度。那些鱼儿密度较大的库塘或大水面中某些鱼儿较集中的区域是我们冬钓的首选。冬钓不比夏秋,此时钓鱼,即便鱼儿密度小一些,由于室温适宜,鱼儿比较活跃,打上窝子后鱼儿便会召之即来。而冬季就不同了,冬季是“人找鱼”的季节,此时,鱼儿喜欢扎堆集群并窝藏于某些水域不食不动,垂钓水域的鱼儿如果密度低了,所形成的鱼群就会少而分散,于是人们就不容易找到扎堆的鱼儿并成功钓获它们。
冬季,鱼儿密度较大且适宜冬钓的钓场有:水面较大、水位较深且允许垂钓的精养塘;只有到了冬季才偶尔开放的鱼儿密度极大的山塘或小型水库;大中型水库等大水面中鱼儿密集的区域。
3.大水深
鱼儿是变温动物,在寒冷的冬季它们仍能保持一定活力凭借的是水底的低温而非外界的气温。水位越浅的水域,越容易被冷空气浸透,水底温度也就越低;水位越深的水域,水底受外部寒冷环境的干扰就会越小,水温也就会保持较高。所以,冬季钓鱼,特别是在水面较大的山塘水库钓鱼,一定要选择水位较深的地方下竿,那些我们平时常常钓有所获的浅滩部位或浅沟小汊,此时是很难再钓到鱼的。
那么。冬钓应该钓多深的地方呢?根据多年的经验,冬钓山塘水库时,所选钓点的水深应保持在三四米到六七米,太深了和太浅了都不容易钓到鱼;如果是钓坑塘,钓竿(也包括手海竿)应尽量往中间打,越远越接近塘中心越好。
4.大跨度
“跨度”是指钓点与堤岸之间的距离。
自然水域,一般都是离岸边越远的地方水位越深,水底温度也越高,离岸边越近的地方水位越浅,水底温度也越低。根据“冬钓深”、“冬钓潭”的原则,冬钓时,一定要用长竿探远。我们平时使用的5.4米以下钓竿此时一般已很难奏效,只有使用6.3米以上长竿大“跨度地前抛,才能探到冬钓时理想的水深和冬季鱼儿的藏身位置。
另外,还需要提起注意的是,冬钓时,即便是近岸的水深和远处的水深相同或相差无几,也应该钓远不钓近。因为离岸边越近、跨度越小平均水温越低;离岸越远、跨度越大,平均水温越高,这是水体受陆地影响程度的大小决定的。
1.大水面进入冬季,随着太阳高度角的一步步缩小和冷空气的接踵而至,垂钓水域的水温会日渐下降。但水温下降的速度和程度大水面和小水面时有所区别的:水面越大、水位越深,整个水体就会受外界的影响越小,于是,水温下降的就会越缓慢、越局限、越肤浅;水面越小、水位越浅,整个
总所周知,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冬季钓鱼除选择适宜天气外,选钓位则要注意八点。一、注意选水草稀疏适宜处钓谚云:“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言下之意,钓鱼必须钓草,说明鱼类大多栖息在长有水草的地方。但这是有条件的,必须稀疏适宜处才是鱼类的最爱。尤其冬季浅水区
一、肉饵的装钩方法用猪、牛、羊等家畜的肉作钓饵,生熟均可。垂钓前应预先将肉切成大小适宜的肉丁,放在饵料盒内备用。垂钓时取一块肉饵,将其挂在钓钩上即可。二、摇蚊幼虫装钩方法摇蚊幼虫(红虫)形体细小,要选节短粗壮的所谓“公”虫,将其捆成小把儿绑在钩上,这样存活的时
寒冷的冬季北方的一些水域已经结冰,无法正常垂钓,有些忍不住的钓友抽时间也会去冰钓。而南方的钓友在冬季依然可以垂钓,只是渔获没有其它季节收获好。下面分享一下冬季钓鱼的几点建议,都是从实战垂钓中总结的,摸清规律在冬季依然会有好收获。
在不断南下冷空气的侵袭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冬意欲愈发浓厚了。都说冬季鱼难钓,的确冬季是鱼类最不活跃的积极,鱼儿多半栖息在深水区。大多数鱼儿进入冬眠期,不再游动摄食,而鲫鱼却是耐寒高手,依然游动觅食,只是活动量和觅食积极性都不比其他季节了。
寒冷的季节鱼儿都会蛰伏到远离岸边的深水区栖息、越冬,对于喜欢手竿垂钓的钓友来说,这时再到大河、水库等大水面钓场垂钓,就会感到鞭长莫及,往往是空手而归。在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3月这段时期,喜欢手竿钓的钓友应该把垂钓的重点转移到一些小河沟和一些大的水渠等水面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