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扯莽子……
我看成扯犊子...
这……还要不扯的文章。
感觉
感觉你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而且把他上升到一个科学的范筹了,不知你写得累不累,反正我看了是云里雾里半天没看懂,如果你再把不同钩子的重量,还有生胶还是生胶太空豆及飘座,以及什么型号的8字转环再分析研究透,估计我就看得懂了。希望能再次见到你更进一步的佳作。谢谢!不喜勿怼。
嗯,在说一说每种钩子对应哪种浮漂下沉积木。再探讨一下各种饵料,蚯蚓,红虫,玉米,麦子,树叶等挂钩后对浮漂状态的影响。再整上千分尺测测每种线的实际线径。然后……然后我就累死了……
再加上各和饵料的状态及清水浊水肥水瘦水等等等等等你算出来了你就成院士了,拿国务院津贴了。
看了你绷的球拍,就晓得你这个人凡事要求太完美,俗话说满则溢。也就是说凡事要求太完美你会活得好累好累,还是简单点好。
做为一个文人雅士,要赏得了风月,怼的过喷子
你这个评论我喜欢。
其实我很凑活,很抠门的。
这不是评论,我在说我
你这是在说我是喷子?
没说你是喷子啊,要不就是在黑喷子
虽看慒了,但我也算理解了。鱼没我们想的那么矜贵。有感4.0通线7号伊势尼完胜1.2+0.8+2号金袖。
怪我水平有限,不能做到通俗易懂。其实此贴的中心思想还是自己要多想,多实践总结。不要盲目偏信。
大哥,很佩服你的实证精神!指出你一个小小的失误——计算线的密度时,单位是厘米,2米长是200厘米,你用的是2000
69楼我更正过了的……
朋友实验证明了,只要是悬坠,就会产生的结果,只有一个。
只要把钓组看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就更有说服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