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回帖赚贝壳】如何正确搭配主线子线

大鱼爱我2015-01-30 09:23:31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一般分季节,在夏天的时候因为鱼的力道大,活性强所以在线组选择喜欢使用:2.0+1.5或者2.0+1.2 ,冬季的事情,鱼儿的活性不强,吃口的不猛,所以尽量选择细些线组:1.0+0.8 或者 1.0+0.6 ,当然,线组选择也不是固定不变,很多时候还是根据钓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线组的搭配。比如,虽是气温高的时候,但天气环境影响鱼儿的不怎么开口,这个时候选择粗线组(2.0+1.5)的搭配显然是不合适的。而选择(1.0+0.8)这样的线组也是不怎么合适的因为此时鱼口不好,但鱼儿的力道还是有的,因此选择1.5+1.2或者1.2+1.0为最好基本遇到稍大的鱼也不会出现断子线的情况。总的来说,我在使用线组时候,主线最大不超过2.0,子线最细不超过0.6

很久以前

鼓励一下

很久以前

我平时都是野钓,主线比子线大一、二个号,保护浮漂尽量不受损失。

很久以前

个人总结了点小经验也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既然现在已经到了早春的时节,我就来说说现在的线组搭配吧。针对早春野钓咬钩的大多是鲫鱼,鲫鱼多在100G左右最活跃,而且口一般很小、很轻、信号就弱,鱼上钩后的挣扎力较之夏天小,钓组的配置就要要“细、小、灵”。 100G以下的小鲫鱼,鱼唇薄、很容易就直接拉掉鱼唇,需配用软调手竿。我正常就用0.2~0.4号子线,钩子用不超过2号的细条钩、袖钩,要尽量都用小号配件,减少阻力增大灵敏度,放大鱼吸取饵料的信号。必须用超柔软优质品牌子线,使得漂的信号反映更清晰,超柔软子线是解决小口、轻口、猾口鱼的利器。另外,钓小鲫鱼要抛满竿,线绷直、鱼一吃食漂尾马上会有反映,如线松不直,鱼吃食有可能浮漂出不了信号。 主线的号数一般大于子线的【0.8--1】倍左右。0.6号以下的子线,搭配0.6~ 0.8号的主线,0.6以上的子线,搭配1.0以上的主线,以此类推,绝无定数,可以根据自己用线的品牌来定,主线和子线同款品牌的话可以把倍数缩小,若不同则尽量≥1倍。一句话,钓早春鲫鱼的用线原则是“宁细勿粗,宁柔勿硬”。 粗细线的优缺点,我认为细线的优点是自重轻,柔软,鱼吸饵吞钩顺畅,能捕捉到微弱的咬钩信号。缺点是抗拉强度小,易拉断线;粗线的优点是结实,拉力值大,缺点是自重大,僵硬、鱼吸饵时挡口,会对浮漂尾产生下压趋势,从而会屏蔽掉细小的鱼口。

很久以前

标准搭配是子线为主线线径的一般,但实际钓的时候可以适当用的粗一些,比如我的搭配就是0.6的主线0.4的子线,0.8的主线0.6的子线,1.2的主线0.8的子线,1.5的主线1.0的子线,2.0的主线1.2的子线,3.5号以上的主线1.5号大力马子线

很久以前

我的方式是这样的:首先根据气候和鱼情确定主线,子线比主线小一个号,比如主线2,子线1.5,如果特别容易挂底的野钓场合,我通常子线小两到三个号(保护主线和漂不丢失,哈哈有点小气),比如主线2,子线1.0

很久以前

一直都是台钓,主线现在一般是用1.5号,野钓这个线号足可以了,子线就是0.4-0,8,根据钓场的鱼情来更改

很久以前

主线与子线的合理搭配, 主要有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安全性;即在遇到大鱼、挂底等意外情况时使损失降到最低,也就是所说的丢车保帅。线组配置:两子线的拉力之和小于或等于主线的拉力值。如:主线1.2 子线0.6 另一方面就是从灵敏的角度出发,尤其是台钓在野钓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竞技钓的发展。线组的配置主线比子线大二号即可。如:主线0.8 子线0.6 个人以为要想二者都兼备(既安全又灵敏)除了考虑竿子的调性、对象鱼的大小。还可适当延长子线的长度来增加线组的安全性。像采用0.8主 0.6子 子线可延长到30---40cm以上,甚至更长。我多都在自然水域里野钓 常用线组: 主1.0 子0.8 子线长20---30cm 主0.8 子0.6 子线长25---35

很久以前

个人觉得一般情况下子线的线径最好不要超过主线的一半,比如2.0主线一般配1.0或1.0以下子线。这样在挂到地球或钓到大物时可以有效的保护主线(断子线,保住主线和漂)把损失减少到最少!目标鱼是大物则要选用线径较大的线组,反之类推(钓大鱼用粗线,钓小鱼用细线)。另外线组(特别是主线)的选择也要和所用鱼竿相搭配,主线的钓重要低于鱼竿的钓重。和上面一样道理,发生意外状况时断主线保鱼竿,减少损失!

很久以前

基本钓都是黑坑 鲤鱼。主线一般2#。子线1,5#

很久以前

我线组搭配原则是:根据目标鱼或钓鱼的环境选择子线,根据子线选择主线。按理论,为预防双钩同时挂底时主线的安全,双子线的拉力值,不得大于主线拉力值。各线的拉力值和线径在度娘上一查便知。经我垂钓经验,基本上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不高,而且子线在打结处强度降低,也使得这种情况出现更为少见。我线组搭船原则,同品牌线,主线比子线大两个号。比如子线选1号,大一个号为1.2号,大两个号为1.5号;3号子线,大一个号3.5号,大二个号为4号主线。这几年这种搭配,没切过主线。实例:斤塘,为保证灵敏,一般选能承受的最小号子线。比如鲫鱼塘,如软竿及竿长4米5以下,我子线选0.4,主线大二个号选0.8。硬竿丶水深丶竿长时,子线不应小于0.8号,如硬竿或竿长5米4以上,子线0.8,主线大二个号,选1.5。混养塘,子线选1.5,主线2.5号。野钓,保证在不断竿的情况下,一般保证主线的最大拉力值,确保中大鱼,不留遗憾,我野钓线组,子线3.0,主线4.0。一种情况除外,矶竿,因有泄力,主线2.0,主线8编大力马1.2或1.5,这时子线的拉力值大于主线。这种搭配的目的是因为,钓罗非为保证有足够的灵敏主线不能太粗,要防咬,则子线选8编大力马,且保证子线有足够的柔软,适应罗非轻口。矶竿主线不用大力马,是因为大力马线缠竿尖。此种搭配,挂底是非常头痛的事,不知是否有朋友是否有同样困惑。

很久以前

子线的作主要用有两个:一是细软灵活,易于鱼儿咬钩;二是保护主线、鱼漂不受损失。基于此,对象鱼小时子线就细一些,鱼大时就粗一些。钓点有挂时,子线细一点儿,没挂时可以适当粗一点。还要考虑到主线和子线各自的拉力。我有一次钓小鲫鱼,主线0.6,子线0.4,挂到蒲草根上后,抖不下来,最后子线没断,主线在鱼漂前太空豆处断了。事后觉得如果用0.3、0.2的子线,主线就不会受损失。另外,太空豆太小对主线不利,调漂经常拉太空豆对主线损害很大。

很久以前

如何正确搭配主线与子线,其实就是如何能保证最灵敏的搭配下而上鱼!它与鱼情、水情、天气、对象鱼都有一定的关系,下面说说我的做法:1、对象鱼是小型鱼,如鲫鱼白条,1.0配0.6就可以了;2、对象鱼是大型鱼,如鲤鱼草鱼,1.5配1.0,2.0配1.5,2.5配2.0,也就是说始终大半个号,差距也不可太大,容易跑鱼;3、钓竿也可以选用较软的,利于遛鱼;4、春冬可选用较小的线组,夏秋反之;

很久以前

看到某些所谓“标准搭配”是子线为主线线径的一半,个人认为:1、实际钓的时候子线可以适当用的粗一些。比如0.6的主线0.4的子线,0.8的主线0.6的子线,1.2的主线0.8的子线,1.5的主线1.0的子线等等。2、根据对象鱼及鱼情选择主、子线型号。如钓大草、大鲤等冲击力较强的鱼类,应用较大型号的线组;主钓小型鱼类,可以配型号较小的线组。在野钓不明确对象鱼时,为防止切线跑鱼,可适当用稍大规格的主、子线组。3、季节不同,鱼的力量有别,如冬春鱼的力量比夏秋要小,夏秋线组应比冬春稍粗。

很久以前

1.黑坑:2.0或1.5的主线,1.25或0.8的子线,这是钓鲤鱼。1.25的主线,0.6的子线,这是钓鲫鱼。2.野钓:0.8的主线,0.2的大力马子线或0.6的子线。

很久以前

钓鲢:主线3.0以上,子线1.5以上;钓鲫:夏天主线1.0,子线0.6,冬天主线1.0或0.8,子线0.4_0.6 鲤鱼:夏天主线2.0以上,子线1.0以上,冬天主线1.0或0.8.

很久以前

关于搭配主线子线: 首先要看钓的环境,如果是鱼塘,就要用较粗的主线和子线。主线一般用3.0,子线用1.5.如果是野河垂钓,夏季和秋季的主线一般用1.5和1.2号,子线用0.8和0.6.另外春季和冬季则用主线1.0和0.8,子线用0.6和0.4。所以,主线和子线的号数比例一般为2:1。当然,野钓的时候,1.0的主线也可以配0.8的子线,一般,这样的搭配没问题。只不过灵敏度差一点。 其次,主线和子线的搭配一般要用同一品牌的线,如主线用美人鱼1.2号,子线也用美人鱼,只不过子线用美人鱼的子系0.6.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杆子和浮漂。我的同事曾今用了两种不同型号的主线和子线,结果,子线没断,主线被大鱼拉断了,浮漂是130大洋的阿卢浮漂,这样断主线和丢漂的事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最后,主线和子线的搭配要考虑到杆子的承受度。如,对于迪佳竞技鲤的杆来说,4米5的杆子,配4米2的主线。一定要考虑到大鱼的爆发力,主线一般不要超过6号。否则,断杆,丢线组和浮漂的悲剧就可能发生了。这是钓友最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主线和子线搭配一定要考虑到所钓的对象鱼,也要考虑到季节,不同的垂钓地点等因素。

很久以前

个人认为野钓不是竞技比赛,不用过多的考虑钓线粗细对上购率的影响。野钓中所用线组的粗细主要考虑所钓水域所钓的对象鱼的个体大小即可,当然也要注意你所用的线的质量,假如你用的是几块钱一盘的低档线,那么他的技术指标就要大打折扣了。我在野钓中只配两种组合。1、主钓鲫鱼兼钓鲤鱼,此种情况主要是用饵偏腥,钓鲫中会招来鲤鱼,主线2号,子线1.2号,对付6——8斤的鲤鱼没有问题。2、只钓鲫鱼,此种情况用饵是纯钓鲫鱼饵,鲤鱼上钩的几率很小,主线1.2号,子线0.6号,即使偶尔碰上鲤鱼上钩,3斤以里的鲤鱼也能对付。

很久以前

这个问题个人认为简单,线组搭配,搭配不好的,不断子线断主线二者都不断,就断竿,(如果你用失手绳就叧当别认了)。我都野钓一般线组搭配子线不会超出主线的的号(不管线超不超标,超标线主线超标子线也超标同样如此,子线我肯定不大于主线),还得防止子线二把钩同时挂上一条鱼,也就是说二根子线的元径不超过主线元径就行,以上是个人见解,谢谢大家!

很久以前

支持一下

很久以前
上一页3/3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