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回帖赚贝壳】如何正确搭配主线子线

大鱼爱我2015-01-30 09:23:31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关于主线与子线的搭配,从我的角度看,首先要保证不断竿,应该根据竿的调性合理搭配主线,两根子线的拉力之和小于或等于主线的拉力,这样即使上大鱼或是挂底,断的是子线,保证损失最小化。其次,尽量主线和子线用同一种线,能保证涨线同步钓小鱼线组的组合:主1.5——子0.8、1,0;主1.0 ——0,6、0,4 这样的搭配基本都能对付。大型的鱼类:主2.0——1.0、1.2 主2.5——1.5 主3 ——1.5、2.0 。早春、深秋和冬季,鱼儿活动相对缓慢,吃口轻,主线和子线就要相对细一些

很久以前

来学习了!

很久以前

主子线搭配首要准则子线最少要比主线小一个号,其次就是以鱼的大小来定,钓大鱼时主、子线相对号数要大,反之号数就小,冬季鱼的活动加小,线组也要很得少。还有要根据竿的最大承受能力而定,线组搭配超过竿的最大承受线组就是可能爆竿的哦

很久以前

搭配主线子线,首先要大致判断你所主攻的对象鱼的大小,以及鱼竿的钓性,比如对象鱼是小鲫鱼就要选择主线0.4或者0.2而子线就要选择0.15等细线比较合适,而大鲫鱼主线最起码也要0.6号的,而鱼竿的钓性也要和钓线相匹配。比如钓混养首先要了解对象鱼的大小和中钩频率,如果滑口鱼很多则要另辟蹊径,钓性软的鱼竿加细线小钩,这样的钓法入口好,鱼的警惕性底,野钓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野钓中就很单纯的选择对象鱼大的就用粗线大钩,对象鱼小的就要小钩细线。

很久以前

我喜欢钓鲫鱼 基本都是1.5主线 1.0子线 直接飞鱼 遇见别的鱼种3斤左右也没问题

很久以前

个人认为钓组中分为主线和子线,其最主要的是为了防止遇到大鱼切线,以保护主线。如何搭配只有具体钓场具体对待。 野钓中,一般大鱼碰得少,多数是半斤以下的鲫鱼,我一般都是0.8的主线配0.4的子线,偶尔碰到一斤重以上的鲤鱼就要小心翼翼地去溜鱼,溜不好就切线。有时候参加竞技比赛,钓小鲫鱼就配0.4主线盒0.2的子线,混养就配1.5主线和1.0子线。 以上是个人经验,具体怎么搭配都不是一定的,怎么好就怎么搞。

很久以前

我是野钓为主,在南方:1)冬天钓鱼,我主线会选1.2 ,子线选0.8或0.6.主要因为经常会遇到鲤鱼。如果主攻鲫鱼。可以1.0主线+0.8 0.6字,或更细的0.8主+0.6或0.4自。2)在夏天,我更考虑用大线,主线用2.0的+1.5或1.2子。如果想钓大鱼,我会考虑用3.0主。2.0子线。

很久以前

冬春季节鱼口轻而且基本没大鱼上钩了,一般主线子线搭配1.0+0.6 0.8+0.4 0.6+0.3保险期间1.0+0.6,夏秋季节时常有大鱼咬钩,线组搭配根据不同场合调整,一般野钓场1.0/1.2+0.6 1.5+0.8 养殖塘1.5+0.8/1.0 2.0+1.0/1.2或者更大,总之线组搭配的宗旨是保主线、浮漂,主子线差距一般在2个线号样子。个人观点

很久以前

本人一直野钓,主线子线冬季用1.2-0.6,其他时节用1.5-0.8或2.5-1.5,相当不错!关于断主线,我认为扬杆过猛是一大原因。大家想必都有这样的经验,平时拽短一个线头慢慢用力拉,往往手勒得生疼线也不断,而当用手快速拽线时,手也没痛线已经断了,就是这个道理!

很久以前

个人意见:1、主线的号数要大于子线三分之二到一倍,目的很简单,就是保护主线和浮漂;2、主线和子线最好选用同一品牌的钓线,不同品牌的钓线质量参差不齐,涨号的程度不同,用同一品牌钓线可以保证主线和子线的拉力和线的号数匹配;3、最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了:冬钓尽量用小号的线,天热野钓对钓组要求相对宽松。

很久以前

我主要钓鲫鱼,最常用的配置是夏天1.0+0.8和冬天0.6+0.4,主线比子线粗一倍左右,当然钓混养那就得全加一倍才行,如果野钓,我的配置2.0+1.2,毕竟有可能遇到大鱼,不能留遗憾不是

很久以前

本人野战钓鲫,杆子三七调夏天0.8+0.4冬天0,6+0,3钓综合鱼开始先用1,0+0,6看鱼头大小再作调整一般说三斤内没问题钓鱼塘直接上3,0+2,0上耐操杆子比如光威的子线长度钓鲫60对折钓大鱼70对折冬钓25对折

很久以前

一般钓鱼我的 线主搭配是0.6的主线0.3的子线{一两到2斤的鱼都是没有问题的】关键还是要看鱼情,如果鲤鱼多的话1.0的主线0.6的子线就足够了。【4到5斤的鲤鱼也没问题】。

很久以前

一般主线是子线的1倍就好了,这个就要根据你预计钓多大的鱼来定,现在是冬天,主要是钓鲫鱼为主,一般选择1.0或0.8的主线和0.5或0.3的子线就好了。钓鲤鱼或者大鱼的话,需要选择2.0以上的主线,子线用1.0的或者1.5的为佳。

很久以前

新手初学,知识技术有限,且只玩野钓,线组搭配大多主线3.0配子线1.5,线组太细了没技巧怕断线跑鱼。

很久以前

正确搭配主子线,无非就是一个目的,尽可能保护主线。其实现在鱼线质量基本过关了,所以主子线搭配不需要像以前一样刻意追求主线大子线1倍的号,也没必要为了怕跑鱼,去盲目加大主子线号数。个人在野钓中,如果是野塘、溪流等主攻鲫鱼的地方,0.8主+0.4子用得最多,如果兼守鲤鱼,子线用到0.6也可,只要中鱼过程中不搭桥,0.8主线完全可以应对大部分鱼情。如果在水库,钓鲫同进兼守鲤草,一般1.2大线加0.6至0.8子,只要不出巨物,都可轻松应对。

很久以前

版主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感觉很有建议价值。现在的钓线,基本上都是碳素PE线或PA线,以及编织线。不管什么线,首先要了解其标称的拉力值,原则上主线能承受的拉力值是子线的1.5到2倍以上。 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垂钓水域和鱼情,选择适当的线组搭配。如:钓水库要大小兼顾,2.5/1.5就可以了;钓竞技池小鲫或拉白条,0.8/0.4就行;钓黑坑或者是鱼塘,要4/2.5以上。 同一型号的主线,在钓快鱼时,子线号可略大;对付轻口鱼或滑口鱼时,子线号稍小。线组最薄弱的环节应该是子线,如果说经常断竿或切大线,除了操作不当或大线有伤没及时更换。 主线和子线最好用同一品牌的线,要涨一起涨;主线号大于子线号3个规格为保险,大2个规格为标准,我曾经遇到过大2个规格切大线的情况,原因很多,可能是搭桥,双挂地笼,钓小鱼可以用细线,钓快鱼可以用粗线,池钓养殖鱼一般没野鱼那么大劲,可以用细线搏大物 可能钓到10斤以上的鱼,要考虑用4/3的搭配,。要随着季节的变化采用不同的主线和子线。一般早春、深秋或者是冬季线组可以适当减小,夏季由于鱼儿活跃,就应该选用稍大的线组。 我不赞成用大力马线做主线或者子线,因为反应不够灵敏。

很久以前

1、现在冬季,鱼儿吃口轻,主要钓鲫鱼:主线0.8-1.0 子线用0.3-0.6 线用大了鱼口轻很难抓到口 现我钓塘用的0.8主线 0.4的子线,2斤的鱼轻松搞定,如子线花了,一定要勤换,不然跑鱼多2、夏秋季,鱼吃口猛,主线可以用到1.0-2.0 子线.0.8-1.2 具体用法根据目标鱼的大小而定

很久以前

主线肯定要大于子线,最好在做主线的时候加上棉线节,真的很实用,野外钓鱼,一切皆有可能,最好是1.2配0.8,这样大小鱼可以兼顾,一旦碰见很大的鱼,那谁也没办法

很久以前

一、为了保护鱼竿,主线的拉力不能大于鱼竿,否则主线被缠住就容易断竿;二、为了保护主线和不丢漂,主线的拉力要大于两子线的拉力和;三、线分主线和子线,不能主线当子线用,也不能子线用作主线;四、冬季鱼口轻,大鱼相对较少,目标鱼多为耐寒的鲫鱼,故小钩细线就行,主线0.8+子线0.4/0.3都行;五、热天鱼而活跃,劲道大,适当加大线号,主2.0+子1.0基本够用,有更大的鱼则换更大的线。 班门弄斧,不对之处请指正

很久以前
上一页2/3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