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今天看了视频,好像没能理解!

新迎朱静波2018-10-19 21:17:31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半水时钩悬在水中,鱼吞钩时钩鱼嘴承受钩的重力,浮漂上升目数,这时子线是弯曲的,浮漂上升的目数是半水时钩压漂的重反映到漂尾上的距离,不是双钩之间的垂直距离,这叫偷换概念

很久以前本溪

这里需要掌声,顶到首页去,都看看

很久以前本溪

半水时钩悬在水中,鱼吞钩时鱼嘴承受钩饵的重力,浮漂上升目数,这时子线是弯曲的,浮漂上升的目数是半水时钩饵压漂的重反映到漂尾上的距离,不是双钩之间的垂直距离,这叫偷换概念。修改一下

很久以前本溪

饵重4,调7,钓9上钩触底=钩重6目,和钩距没有半毛钱关系,钩距在调钓中之和饵料雾化完钓目上升的多少有关,钩距和上钩何时触底一点关系没有

新迎朱静波

单饵重为4目,所以挂双饵时下钩饵仅仅是下钩搞搞触底。按我之前我估算的公式,如果下钩饵躺底的话,钓目应该是调目加单钩重减单饵重即7加5减4等于8目。我估计案例中的钩重为5目因为8目时下钩饵明显躺底而上钩饵离底很接近,而9目时上钩饵刚触底被水底承担1目。由此得出我的公式没有问题,也就是上钩饵悬空下钩饵躺底全部被坑底承担时,钓目等于调目加单钩重减单饵重。但我的公式实际是很钝了,此时上钩饵处于马上到底的状态。

很久以前沈阳

称饵料?程宁的徒弟

很久以前株洲

钓8也很接近第。钓9我理解为被底承担1目,所以极限为钓8。钩距应该有影响,本来上钩离底较远,要让上钩到底,肯定要多调整浮漂,你再想想?

擎天999

饵重4,调7,钓9上钩触底=钩重6目,和钩距没有半毛钱关系,钩距在调钓中之和饵料雾化完钓目上升的多少有关,钩距和上钩何时触底一点关系没有

很久以前广安

没办法,我在昆明,几乎无野钓

鰙唁91815

嗯,从不竞技或者黑坑,没时间要上班,但是收获还不错

很久以前广安

谢谢

僩然如故QQ

这里需要掌声,顶到首页去,都看看

很久以前广安

钩距对钓目的影响我就是没搞清楚。好像不是简单的钩重问题。

僩然如故QQ

半水时钩悬在水中,鱼吞钩时钩鱼嘴承受钩的重力,浮漂上升目数,这时子线是弯曲的,浮漂上升的目数是半水时钩压漂的重反映到漂尾上的距离,不是双钩之间的垂直距离,这叫偷换概念

很久以前广安

一般我也不称,钩重饵重都不称。遇到口不好时就会想到底是灵了还是钝了,最近几次都钓的比较钝,效果一般。

风中有朵雨作的云

称饵料?程宁的徒弟

很久以前广安

钩距跟钓目有关系吧?比如把钩距调为10多目,你不上拉浮漂很多,上钩怕到不了底?当然距离不一定一样长

僩然如故QQ

半水时钩悬在水中,鱼吞钩时鱼嘴承受钩饵的重力,浮漂上升目数,这时子线是弯曲的,浮漂上升的目数是半水时钩饵压漂的重反映到漂尾上的距离,不是双钩之间的垂直距离,这叫偷换概念。修改一下

很久以前广安

我没看到视频,钓9上钩触底是你题目写的,如果钓9上钩刚好触底钩重=6,因为调7饵重4,钓到平水时下钩触底上钩悬,下钩饵有1目被地面承载(双饵重8-调目7),此时下饵还有3目在浮漂上,想达到上钩触底就必须上推浮漂饵重的剩余重量3+钩重上钩才能触底,9目上钩触底,9-3=6,钩重6目,钩距大小和上钩何时(目数)触底没有半毛钱关系,也就是说和目数变化没关系,只和延长的水线长度有关,也就是说无论钩距多大,无论你上推浮漂多少,目数不变,只是水线再延长,只有上钩触底后目数才会变化,一个是重量,一个是长度,不能相加减

新迎朱静波

钓8也很接近第。钓9我理解为被底承担1目,所以极限为钓8。钩距应该有影响,本来上钩离底较远,要让上钩到底,肯定要多调整浮漂,你再想想?

很久以前沈阳

你再考虑下,比如钩距为十厘米,试试?本来上钩悬着下钩到底并躺着,你往上撸漂,浮漂目数不变?水线不是变长了吗?我有点没想通

擎天999

我没看到视频,钓9上钩触底是你题目写的,如果钓9上钩刚好触底钩重=6,因为调7饵重4,钓到平水时下钩触底上钩悬,下钩饵有1目被地面承载(双饵重8-调目7),此时下饵还有3目在浮漂上,想达到上钩触底就必须上推浮漂饵重的剩余重量3+钩重上钩才能触底,9目上钩触底,9-3=6,钩重6目,钩距大小和上钩何时(目数)触底没有半毛钱关系,也就是说和目数变化没关系,只和延长的水线长度有关,也就是说无论钩距多大,无论你上推浮漂多少,目数不变,只是水线再延长,只有上钩触底后目数才会变化,一个是重量,一个是长度,不能相加减

很久以前广安

我想错了。下钩饵到底后,就跟钓浮差不多了,往上撸漂,只影响上钩到水底的距离,而钓目不变,到底后才会有变化。

擎天999

我没看到视频,钓9上钩触底是你题目写的,如果钓9上钩刚好触底钩重=6,因为调7饵重4,钓到平水时下钩触底上钩悬,下钩饵有1目被地面承载(双饵重8-调目7),此时下饵还有3目在浮漂上,想达到上钩触底就必须上推浮漂饵重的剩余重量3+钩重上钩才能触底,9目上钩触底,9-3=6,钩重6目,钩距大小和上钩何时(目数)触底没有半毛钱关系,也就是说和目数变化没关系,只和延长的水线长度有关,也就是说无论钩距多大,无论你上推浮漂多少,目数不变,只是水线再延长,只有上钩触底后目数才会变化,一个是重量,一个是长度,不能相加减

很久以前广安

那边不是好钓鱼啊

新迎朱静波

没办法,我在昆明,几乎无野钓

很久以前宜春

昆明没得

鰙唁91815

那边不是好钓鱼啊

很久以前广安

当上推浮漂时,钓目上升时水线长度不变,钓目不变时水线延长,钓目变化时水线长度不变是重量问题,钓目不变时水线延长是长度问题,这个现象在调钓中被很多钓友弄混淆了,把重量单位和长度单位相加减了

新迎朱静波

我想错了。下钩饵到底后,就跟钓浮差不多了,往上撸漂,只影响上钩到水底的距离,而钓目不变,到底后才会有变化。

很久以前沈阳

你这几句话把我看蒙了

擎天999

当上推浮漂时,钓目上升时水线长度不变,钓目不变时水线延长,钓目变化时水线长度不变是重量问题,钓目不变时水线延长是长度问题,这个现象在调钓中被很多钓友弄混淆了,把重量单位和长度单位相加减了

很久以前广安

考,我不说你们谁懂?这点能耐都让你们学去了

很久以前本溪

和简单,举个例子,带钩带饵调平水,单钩+单饵=5目,上推浮漂漂尾露尖此时下钩饵轻擦底上钩悬,再上推浮漂此时水线基本不变(忽略钩子长度),只是浮漂在涨目,一直到上推浮漂5目水线长度都是不变的,只有钓目在增加,到达5目(下钩饵失重)后再上推浮漂,此时目数不变,水线长度延长,直到延长的长度达到钩距的长度时,浮漂目数为5目一线上钩饵触底,在5目到5目一线之间无论上推浮漂延长多少水线但钓目不变,只是水线在延长,这个水线延长的长度取决于钩距,但和目数没有关系

新迎朱静波

你这几句话把我看蒙了

很久以前沈阳
上一页2/3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